1、《三字经》中记载道:“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其中“嬴秦氏”最终完成“兼并”的时间是( )
A.公元前841年
B.公元前356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7年
2、2019年9月11日,讲述中国根脉故事的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上演。剧中提到的黄帝被尊称为
A.治水英雄
B.人文初祖
C.炎黄子孙
D.农耕之宗
3、成语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成语的来源与我国古代的著名战争有密切关系。下列成语与相关战争搭配正确的是( )
A.围魏救赵——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C.草木皆兵——巨鹿之战 D.卧薪尝胆——赤壁之战
4、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5、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这一事件应标于时间轴的
A.A
B.B
C.C
D.D
6、能反映民族交融的诗句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7、暑期研学活动中,小朱同学在参观西安半坡博物馆时,能感受到( )
A.木结构水井的精巧
B.象牙雕刻的灵动
C.干栏式建筑的巧妙
D.彩陶纹饰的古朴
8、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研究水稻几十年,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大量人工栽培这种农作物的远古时期遗址及所在区域是( )
A.半坡、黄河中下游地区 B.河姆渡、长江下游地区
C.河姆渡、淮河流域 D.半坡、渭河流域
9、下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 )
A. 发明指南针 B. 发明活字印刷术
C. 编著《本草纲目》 D. 编著《天工开物》
10、下表为曹魏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 | 曹魏 | 西晋 | 东晋 | 隋 | 唐 | 北宋 |
比例 | 26% | 15% | 4% | 17.2% | 24. 5% | 46. 1% |
A.孝廉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与完善
C.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D.唐宋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平民阶层的政府
11、一位中国高僧为了传播唐文化,东渡日本,历尽千辛万苦,历时十二载,才完成夙愿。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日本奈良修建了唐招提寺,请问这位高僧是( )
A.鸠摩罗什
B.法显
C.鉴真
D.玄奘
12、“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以宫室”(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如下图所示,居住这种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13、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临洮—辽东
B.临洮—咸阳
C.陇西—辽东
D.临洮—函谷关
14、“剑指青山山欲裂,马饮长江江欲竭。精兵百万下江南,干戈不染生灵血。”从元朝大将伯颜的这首《奉使收江南》诗中,我们能够得出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A.文天祥抗击元军
B.蒙古灭西夏和金
C.忽必烈建立元朝
D.元军进攻南宋
15、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商鞅变法使秦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扩大秦国疆域起直接作用的是
A.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B.国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D.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
16、使用如图文字的是(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17、春秋战国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社会动荡与诸侯争霸
18、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下列关于甲骨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
B.它的发现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C.它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官制等
D.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
19、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短暂而繁荣
B.开明与开放
C.繁荣与开放
D.繁荣与包容
20、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相似之处是( )
A.都是割据政权间的战争
B.都发生在黄河流域
C.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D.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21、科举制度是从________开始的,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_______
末年才被废除。
2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学派 | 代表 | 思想主张 |
儒家 | 孔子 |
|
| “仁政”等 | |
| 墨子 |
|
道家 |
| “无为而治” |
| 韩非 |
|
兵家 |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 |
23、北朝著名的两大石窟是______________石窟和_______________石窟。
24、1561年_____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1662年,郑成功发动总攻_____ (国家)殖民长官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5、约_____年夏朝建立;约_____年,商朝建立。
26、__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7、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内容。
A.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历史上称为“________”。
B.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对________正式实行管辖。
C.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4世纪初经________人传到了欧洲。
D.明朝末年,广大农民纷纷起义,________的队伍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E.清朝时期,________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28、商鞅变法的目的:确立新的_________秩序,以求___________-,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时间:____________年 支持者:_____________ 改革者: __________(“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29、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 ,使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清朝设置 ,
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0、将下列三国图表填充完整:
31、连线
(1)司马光 a.《史记》
(2)司马迁 b.《资治通鉴》
(3)李白 c.诗圣
(4)杜甫 d.诗仙
(5)关汉卿 e.《窦娥冤》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2)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强调以法治国
33、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对地方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概括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 汉朝礼制规定只有皇帝的葬服可以用金缕玉衣。但西汉初年诸侯王大多使用金缕玉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金缕玉衣反映汉武帝在控制地方上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 出于对匈奴不断骚扰与丝绸之路上强盗横行的状况的考虑,同时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汉宣帝神爵二年,设立了汉朝直接管辖西域的专门官职和机构。
——《河西走廊》
(4)写出材料四中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5)古代中国的各朝代均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你认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