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阿盟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A.释迦牟尼

    B.鉴真

    C.玄奘

    D.阿倍仲麻吕

  • 2、从修建骊山墓、阿房宫、长城事件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暴政之一突出表现在(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罚 D.可怕的殉葬

  •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送礼”指的宋统治者缴纳的岁币

    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财政负担

    ④“送礼”政策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4、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仓颉和嫘祖

    B.尧和舜

    C.盘古与女娲

    D.炎帝和黄帝

  • 5、都江堰修建于

    A.春秋时期

    B.西周时期

    C.西汉时期

    D.战国时期

  • 6、揭示历史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搭配不正确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B.《史记》——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

  •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 春秋和战国

    B. 秦和春秋

    C. 战国和三国

    D. 秦初和汉初

  • 8、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开通

  • 9、中国人的名字寓意丰富,时代感往往也很强。“牛”“耕”等字出现在中国人的姓名中最早可能是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 10、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为解决这-“缺陷”,元代

    A.推郡县制度

    B.建立刺史制

    C.设立通判制

    D.建行省制度

  • 11、你认为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赞扬下列哪位人物的功绩

    A.周武王 B.嬴政 C.项羽 D.汉武帝

  • 12、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④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 13、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它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它是

    A.上海工人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省港大罢工

    D.香港海员大罢工

  • 14、苏辙《栾城集》中记载“(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反映的是(     

    A.辽与北宋长时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B.北宋时期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

    C.民族政权并立推动边境贸易兴旺

    D.战乱给社会生产力带来严重破坏

  • 15、宋初的统治者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重文轻武政策,其目的是

    A.发展科学技术

    B.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C.改革科举制度

    D.促进各地经济交流

  • 16、有个成语叫“助________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该空应该填

    A. B. C. D.

  • 17、1964年紫金山天文台将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在很多领域都取得重大成就,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祖冲之的是

    A.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B.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

    C.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D.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 18、下列三幅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与其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图1都江堰外景图

    图2秦始皇兵马俑

    图3道教圣地青城山五洞天

    A.图一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B.图二是反映出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成就

    C.图三所示宗教形成于东汉

    D.三幅图片所示内容反映出我国科技辉煌

  • 19、下图出自明代一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其作者是(  

    A.郭守敬

    B.利玛窦

    C.宋应星

    D.徐光启

  • 20、下表为王安石变法前北宋三位皇帝部分年份的财政收支表,从下表可以反映出王安石在1069年进行变法的背景是(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12625万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A.中央集权加强

    B.财政危机加重

    C.提倡“重文轻武”

    D.对外战争失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苻坚企图灭亡东晋,最后在_____中战败,此战之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 22、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________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秦统一后,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

  • 23、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到晋惠帝在位时皇族内部爆发了“________”,西晋从此衰落。383年,前秦政权进攻东晋,双方经过________(战役)的较量后获胜的东晋取得了暂时的稳定。

  • 24、以下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关于“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的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来完成。

    探究内容

    探究成果

    探究感悟

     

     

    科技

    成就

    青铜

    工艺

    (1)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它展示了

        (朝代)高超的铸造水平。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认识到中国古代优秀科技和传统文化曾领先于世界。

    造纸

    之术

    (2)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   (朝代),后又经   (人物)的技术改进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文化成就

    文字

    演变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朝开始。当时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它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思想

    光辉

    (4)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创立了   家学派,该学派思想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25、图一是"二里头遗址宫殿复原图",这复原的是_____(朝代)的宫殿。图二文物是商代铸造的青铜器,它的名称是____

  • 26、西周的都城在______;东周的都城在______。西周的疆域比商朝进一步扩大。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朝实行了______

  • 27、唐朝都城_____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明朝的_____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 28、1684年,清朝设置___________,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______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 29、

    作品

     

    评价

     

     

    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关汉卿的代表作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水浒传》

     

     

    《本草纲目》

     

     

     

     

  • 30、图三中的钱币在秦朝时期产生 ,具有统一货币的作用,它叫做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作者 作品

    罗贯中 《西游记》

    施耐庵 《红楼梦》

    吴承恩 《三国演义》

    曹雪芹 《水浒传》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写出相应的战役名称

    ①战国后期,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国的战役是______

    ②秦末,项羽击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是______

    ③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______

    ④出现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战役是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设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史。职官志》

    (1)在材料出处的“?”处,你认为应该填(   

    A.宋        B.元        C.明        D.清

    (2)依据材料说出哪一官职被废除﹖该官职的废除始于哪个皇帝?撤销中书省后提升了哪些部门的职权?

    (3)材料反映该朝官制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起到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