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司马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完成,历时十九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材料主要反映了( )
A.《资治通鉴》的来历
B.《资治通鉴》的价值
C.《资治通鉴》的体例
D.《资治通鉴》的内容
2、“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脏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材料表明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 )
A.残酷的刑法
B.沉重的赋税
C.繁重的徭役
D.可怕的殉葬
3、电视剧《贞观长歌》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 )
①虚心纳谏 ②轻徭薄赋 ③统一文字 ④北击匈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大篆
5、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材料中“司马氏骨肉相残”是指( )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牧野之战
D.官渡之战
6、毛泽东诗词《沁园春 雪》中提到中国古代著名帝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的主要政绩是( )
A.打败金人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推行行省制
7、战国初年,晋国被三家大夫瓜分,史称“三家分晋”。这“三家”是:( )
A.韩、赵、齐
B.韩、赵、楚
C.韩、赵、魏
D.韩、齐、魏
8、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设置的中央机构是
A. 宣政院
B. 澎湖巡检司
C. 北庭都元帅府
D. 枢密院
9、东晋在口口口口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这段话中的口口口口处填写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0、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11、“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结论逻辑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2、唐朝诗人王理有诗句:“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材料反映西汉的建立者是( )
A.陈胜
B.项羽
C.刘邦
D.刘秀
13、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A.唐太宗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玄宗
1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典故的意思可能与以下哪本著作的思想一致( )
A.《韩非子》
B.《论语》
C.《道德经》
D.《诗经》
15、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6、“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思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被牧民广为传唱,主要是因为人们至今仍感念他( )
A.创制蒙古文字
B.统一蒙古草原
C.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D.攻灭南宋残部
17、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引起全国人民对诗词的关注。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8、常熟历史悠久,早在5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居住。下列遗址中与其同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
A. 山顶洞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19、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汉武帝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重视“以德化民” D.推行察举制
20、公元前1046年,周军向商军发起总攻击,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掉转戈矛,帮助周军作战。周军猛烈冲杀,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商朝灭亡,商朝的亡国之君是
A.桀 B.汤 C.厉王 D.纣
21、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了生产工具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灌溉工具)。
22、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________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 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1662年,经过8个月的围攻,________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投降。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23、根据提示写出人物。
(1)三国时期,魏的建立者是 。
(2)西晋的建立者是 。
(3)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南朝科学家是 。
(4)“书圣”指的是 。
24、历史人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他治水有功,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___________
(2)他“尊王攘夷"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他是____________
古代的科技文化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3)西汉时,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东晋时,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
25、清朝人关后,顺治帝在北京隆重接见了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1653年正式赐予他“_____”的封号;康熙时,册封另一位首领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26、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________
27、________在位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8、造纸术的发明:_____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29、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军队作战。后来,刘邦率军直抵秦都____,秦朝灭亡。
30、两宋时期,契丹族的杰出首领________,女真族的杰出首领是_______,党项族的杰出首领是______。
31、将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贾思勰 《归园田居》
陶渊明 《齐民要术》
王羲之 《兰亭序》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
(1)炎黄大战——
(2)武王伐纣的决胜战役——
(3)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的战役——
(4)楚汉之争,项羽彻底兵败的战役——
(5)“围魏救赵”经典战法的出处——
33、请结合下列图片中的人物活动和所处的时代,写一篇60-10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紧扣人物与所处时代的关系;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