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佳木斯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古代很多德才兼备的人常常被称为“圣人”。“诗圣”、“画圣”、“书圣”分别是(     

    A.杜甫、吴道子、王羲之

    B.杜甫、吴道子、张旭

    C.李白、吴道子、王羲之

    D.李白、吴道子、张旭

  • 2、下列哪项不属于清朝前期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A.设置台湾府,加强海防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册封达赖、班禅并设置驻藏大臣

    D.派戚继光平息东南沿海倭患

  • 3、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历史上攫取澳门居住权,进而霸占澳门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 4、夏、商、西周的人们使用的器具包括

    ①青铜器

    ②玉器

    ③陶瓷器

    ④铁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5、主张通过修身养性、炼丹服药,得道成仙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 6、我国古代曾出现过许多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治世局面。其中“光武中兴”治世局面出现在(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 7、历史时间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下列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表述,采用了“公元”纪年的是(     

    选项

    时间

    事件

    A

    高祖五年

    高祖在汜水北面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B

    建元三年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C

    230年

    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D

    庚子年

    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A.A

    B.B

    C.C

    D.D

  • 8、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可以享受米饭的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 9、该图是中国历史朝代更迭示意图中的一部分,图中“?”处应是

    A.西晋

    B.隋

    C.唐

    D.元

  • 10、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毫(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商从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定再一次迁都。材料旨在论述盘庚迁都的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 11、下图所示信息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A.精湛的造船技艺

    B.独特的活字印刷

    C.发达的农业生产

    D.活跃的南方商业

  • 12、统一黄河流域,被后人尊奉为华夏之祖的人是 ( )

    A.尧、舜、禹

    B.黄帝、蚩尤

    C.黄帝、炎帝

    D.炎帝、蚩尤

  • 13、北宋中期有一位大商人,他要外出做一笔大生意,他最应该携带的是(     

    A.银子

    B.黄金

    C.交子

    D.铜钱

  • 1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的作者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柳永

     

  • 15、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了解我国境内原始人类最有力的证据是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 16、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四大家”不包括

    A.关汉卿

    B.马致远

    C.郑光祖

    D.王实甫

  • 17、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材料反映汉文帝主张是

    A.以农为本

    B.轻徭薄赋

    C.减轻刑罚

    D.崇尚节俭

  • 18、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圆周率日。中国古代有一位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取得这项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科学家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毕昇

    D.郦道元

  • 19、秦统一六国,最先和最后灭掉的国家是

    A.燕国 韩国

    B.韩国 齐国

    C.楚国 齐国

    D.魏国 楚国

  • 20、某同学用百度搜索关键词“东晋”“绘画”“顾恺之”等。该同学查找的资料是(       

    A.《女史箴图》

    B.《兰亭集序》

    C.《宣示表》

    D.《比丘道匠造像题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造船水平世界领先】____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尧舜禹之间传让部落首领的制度一一______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朝代——______

    (3)主父偃建议汉武帝推行的政策——______

    (4)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的盛世局面一一______

  • 23、(1)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是——( 

    (2)发生在约公元前1046年,导致商朝灭亡的战役——( 

    (3)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4)西周建立者是——( 

  • 24、1915年我们思想领域迎来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25、________年,________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 26、___________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明朝,对科举考试的题目、答卷格式及内容作了严 格规定,这种文章被称作 ___________

  • 27、唐朝后期,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____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狂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 28、元朝设置______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1684年,清朝设置______________,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 29、东汉张仲景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_______

  • 30、回眸事件,追寻历史,历史事件是鉴古资今的访踪器。

    公元前209年爆发的 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动摇了秦朝的统治根基;383年爆发的________是我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此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诸子与其对应观点连线

    孔子                    主张“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庄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提出“仁”的学说,提出“仁者爱人”

    墨子                    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

    韩非                    强调治国应顺应自然和民心

    荀子                    “兼爱”“非攻”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成语典故写出相对应的战役。

    (1)破釜沉舟——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草木皆兵——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三   行中书省,秩(官吏品级)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摘编自宋濂《元史》等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隋唐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太祖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采取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所述内容,指出元朝实行的重要制度名称。

    (4)综合三则材料,说说这些朝代实行相应政策和制度的共同目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