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请罪 难以______ 相___为___ ______不舍
完___归___ ______有序 ______无束 直言______
上面的词语中是历史典故的是:________ ________
形容说话坦率,毫无顾忌的是________。
2、形近字组词
衰(___________) 遇(___________) 竖(___________)
哀(__________) 偶 (___________) 坚(___________)
3、读拼音,写词语。
cù yōng juàn liàn zhē yǎn chuāng lián xiā nào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4、按要求填空
(1)《舟过安仁》一诗中写出了渔船小童调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 ________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写出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到和好的经过。
(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指的是《三国演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王熙凤是《________》中的人物。
5、根据诗句,动手画一画自己想象中的乡村四月美景吧。
6、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第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决心。
【4】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物”是____________,“志”是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
独坐敬亭山
, 。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_ 代诗人____________ 写的。
【3】这首诗中诗人对“______”“_______ ”进行描写,用了“_______ ”“________”这两个字把诗人心里的_______之情表达出来了。
【4】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古诗练习。
闻宫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下列诗句中标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初闻涕泪满衣裳涕:眼泪。
B. 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妻子和儿女。
C. 漫卷诗书喜欲狂漫卷:慢慢卷起。
【3】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短文
阅读《石榴》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位给无聊和卷怠。越王回国做了什么?如何勉励自己?
【1】本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流露出作者的怎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精彩语段我来品。(10分)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副主席 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1)给第2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2分)
(2)文中“投”的意思是________;“投票”中的“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投入战斗”中“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投篮”中“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这战斗的声音”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为什么说“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服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敌人)妄图________吓唬________他,要他投降
(2)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填空。
(1)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____________
(2)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______________
(3)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中特务“愣了一下”“发抖地举起枪”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第一个“休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三个描写吉鸿昌神态的句子。
【6】“死也不倒下”的正确含义是( )
A.吉鸿昌坐在椅子上,死都倒不下。
B.吉鸿昌死也不愿倒下。
C.吉鸿昌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的英雄形象。
12、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从我脚边( )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了。
【1】以上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些词语写出了时间_________的特点。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心情。
【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也来仿写一句。
下课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
【4】时光匆匆流逝,请你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句或诗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母爱无言
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行李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将这根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么走回几里地外的家的。
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的。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带来的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籽。葵花籽已经炒熟,老母亲全磕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籽肉,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葵花籽。嗑好的葵花籽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自己没有舍得吃一粒。十多斤葵花籽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了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葵花籽,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一次,一位结婚不久的同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于是,我就把这两个故事讲给他听。听毕,他泪眼朦胧,半晌无语。
【1】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
(1)衣服破烂不堪。( )
(2)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
【2】本文讲了哪两个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来。
________
【3】儿子珍藏裤腰带实际上珍藏的是_____。
【4】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
【5】那位经常抱怨母亲的人听了这两个故事,为何“泪眼朦胧,半晌无语”?
_______
14、读新闻,做练习。
为让阅读触手可及,营造浓郁班级阅读氛围,某小学开展了“最美图书角”评比活动。评比内容包括图书的拥有量、书籍内容、出借记录、特色布置、成果展示等。孩子们通过团队商量、个性设计、协作布置、共同维护等环节,创建出了一个个凝聚了师生及家长智慧的优秀图书角。此次评比共评出了“书香绿化奖”“书香布局奖”“书香创意奖”“书香色彩奖”“书香展示奖”等奖项若干个。
【1】请为自己班的图书角设计一个好听的名字:_____________。(6个字以内)
【2】班主任指定由你担任讲解员,向评委介绍本班图书角,请将你的开场白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百花洲。请将下面的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突然,一群人拦住了高斯的去路。
把字句:
被字句:
16、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这不就像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一齐跳舞的场面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阻止父亲。(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爱是什么?爱是母亲口中的“精彩极了”,也是父亲冷冷的一句“糟糕透了”;爱是父亲摇动的小舟,也是母亲掏出那一卷_________;爱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句型,补充完整)。
19、按要求写句子。
①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车开走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年轻人吃起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昨天夜里刮了很大的风,昨天夜里下了很大的雨。(用关联词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考完试,他首先第一个走出教室。(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1.满月的小猫不是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跟它生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它贪玩,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热心肠”“小问号”“故事大王”……看到这些词语你会想到哪些朋友或同学?为什么会想到他(她)?现请你把他(她)介绍给大家,用上三个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