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形近字组词。
辞______ 抑_______酷_______竟_______忍______械_______
甜______ 仰_______醋_______竞_______忽______诫_______
2、从关键语句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填一填。
(1)学习《天窗》这课时,我从“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人家》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
(3)我从“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感受到作者对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3、填上动物名,补充歇后语。
1.( )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骑( )看唱本——走着瞧
3.铁( )——一毛不拔
4.( )鼻子插葱——装象
5.( )过街——人人喊打
4、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手( )脚( ) ( )拳( )掌 ( )( )成竹
养( )( )优 一( )见( ) 神( )妙( )
(1)类似画波浪线的含有数字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用画“____”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词语。
(1)照样子写词语:金灿灿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含有”风"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激励人们勤奋学习的四字词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读诗句,完成练习。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句中“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下列诗句与前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后两句诗驰骋想象,淘金者表示要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____的气概,同时寄托了淘金者心中对______的向往。
7、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解释词语。
莫:_____ 彻:____________
闻:_____ 闲:____________
【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 )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__________。
【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从诗句中我感受到桃花开得_________________,作者赏花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的。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材料二)民营实体书店现状
(媒体信息)4月20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市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
(他国调查)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
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材料三)2020年第十七次我国国民阅读调查量结果
年度 |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 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 | 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 |
2018年 | 4.65本 | 2.84本 | 19.81分钟 | 84.87分钟 |
2019年 | 4.67本 | 3.32本 | 19.69分钟 | 100.41分钟 |
*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
【1】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
B.很多外国政府都对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
C.从近两年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D.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
【3】学校举行“碎片化阅读利弊谈”的辩论比赛:甲方观点是“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乙方的观点是“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如果你是辩手,请拟写一段辩论词,陈述你方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上述材料,至少从四个方面推断民营实体书店衰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材料三),结合前几则材料请你对提高全民阅读量提出自己的建议。(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果麦子没有考验(14分)
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上帝本来以为他并不会被认出来,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上帝了。想不到的是,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轻易地就认出他来。农夫趋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终于来了。”
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求什么呢?”
“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与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人所愿的世界。”
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兴奋不已,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仁慈的上帝,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搞错了某些部分?”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根据短文,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6分)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就
如果人没有任何考验,就
(2)读了本文,你明白了什么?(4分)
(3)汶川大地震,温家宝写了“多难兴邦”,请你联系上面的文章,谈谈你对“多难兴邦”的理解。(4分)
11、课内阅读。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给这段文字加个小标题:________。(不超过四个字)
【2】读文中画“——”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和闰土初次见面时,闰土的性格特点是______。
【4】用“——”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并说说外貌描写的作用。(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芝麻的秉性
芝麻般的事情,不大。芝麻的身份也卑微,其安身处,多在边缘地带,薄瘠得很,人称“望天收”。
种植芝麻,在暮春浅夏时分。起初,芝麻苗弱小,看似刚苏醒的草儿,并不惹眼。气温渐渐升高,雨水一场接一场地来。湿热里,其他的农作物蔫巴起来,这芝麻苗却随风偃仰,渐渐挺直腰身滋滋生长,嫩乎乎绿油油,枝繁叶茂地长成自己的一方风景。
芝麻长到一尺高左右,开始生出花蕾。随着茎身的伸展,花蕾渐渐密集起来。不经意间,最底下的芝麻花率先开放,白色细长如喇叭,小姑娘似的羞答答,在绿色茎叶之间斜垂着。接下来,其余的花蕾次第开放,渐开渐上,上演着“ ”的精彩。
每朵芝麻花下面都藏着一枚芝麻蒴[shuò]儿,暗青色,呈长四棱形。小孩子到田里割草,看到芝麻即将成熟,就会擗一两个来吃。芝麻蒴儿往往由两瓣儿合在一起,一瓣又有两列芝麻粒,由外壳紧紧地包裹着。吃芝麻时,用指甲抠开外壳,让芝麻粒裸露出来放至嘴边,然后猛然一松手,借助芝麻蒴儿外壳的弹性,就可将芝麻粒送入口中。
待到芝麻的白花开到头顶时,下端的芝麻叶开始泛黄,随后黄色慢慢向上攀缘,黄色叶子越来越多,再由黄转白,直至整株芝麻近乎晶莹透明。叶子脱落后,芝麻就成熟了,要收割了。
农人常把收割芝麻叫作“杀”或“锁”。此时,芝麻秸尚有绿色,用“杀”字恰如其分。趁芝麻蒴儿尚未张开,不会往外掉芝麻,可“锁”得其时。
收割的芝麻秸被拉回场地,先束成小捆,再把十几捆戳在一起,搭成一个个“人”字形小柴屋以便晾晒。那可是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或围着芝麻秸跑来跑去玩打仗,或钻进芝麻秸里过起“小家家”,时不时还能剥开芝麻蒴儿往嘴里倒芝麻。没晾干的芝麻粒也有香味,吃起来还不油腻。
在“人”字形小柴屋的下面,大人们早已铺好了塑料布。晾晒上几天后,取来芝麻束,倒置着一一捶打。此时,芝麻蒴儿的口已经充分张开,里面的芝麻黑白分明且已充分干透。轻轻摇一摇,整束秸秆瑟瑟作响,芝麻粒如雨点般落下。
这情景,让人记起《齐民要术》里的描述:“以五六束为一藂[cóng 古同“丛”],斜倚之……候口开,乘车诣田抖擞;倒竖,以小杖微打之。还藂之。三日一打,四五遍乃尽耳。”令人感叹的是,这样的操作方法历经千余年,居然与现在并无二致。
芝麻分蘖[niè]极少,因此芝麻秸直顺。干透的芝麻秸不但踩起来易碎,还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是过年踩岁的最好选择。
万物通灵,植物也有秉性。古人深以为然。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濬说:“俗言芝麻有八拗:谓雨时薄收,大旱方大熟;开花向下,结子向上;炒焦压榨,才得生油;膏车则滑,钻针则涩……观此数端,可知其性。”
想想芝麻的一生,这话着实有几分道理。
【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意思。
(1)恰如其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无二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最底下的芝麻花率先开放,白色细长如喇叭,小姑娘似的羞答答。
B.轻轻摇一摇,整束秸秆瑟瑟作响,芝麻粒如雨点般落下。
C.芝麻蒴儿往往由两瓣儿合在一起,一瓣又有两列芝麻粒,由外壳紧紧地包裹着。
【3】下列句子中应该补充的内容是( )
其余的花蕾次第开放,渐开渐上,上演着“ ”的精彩。
A.芝麻开花节节高
B.清雅脱俗
C.势如破竹
【4】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农人常把收割芝麻叫作“杀”或“锁”的原因是此时,芝麻秸尚有绿色。趁芝麻蒴儿尚未张开,不会往外掉芝麻,可“锁”得其时。
B.这篇文章记叙了芝麻的生长过程,揭露了万物通灵、植物也有秉性的道理。引用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濬的话可以删除。
C.童年的生活妙趣横生。存放芝麻秸的场地是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可以玩打仗,可以过“小家家”,还能剥开芝麻蒴儿往嘴里倒芝麻。
【5】文中提到的《齐民要术》,其作者是( )
A.明朝 李时珍
B.北魏 贾思勰
C.唐朝 陆羽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寂静 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 重担)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 照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发射 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用“______”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
【2】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的亮光 (_____)的金边 (_____)云霞 (_____)重围
【3】“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这句话中“深红的圆东西”指什么?你从“深红的圆东西”和“射得人眼睛发痛”感悟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身穿绣着“中国”两个大字运动服的许海峰紧握手枪,神色庄严地站在40号靶位上。在他的眼前,靶心上最小的圆圈就像52年来那个令人屈辱的“0”字。“击碎它!击碎它!”许海峰决心为祖国争光。
【1】请在选文中分别用“横线①”“横线②”画出描写许海峰神态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2】许海峰此时为什么神色庄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对许海峰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5、判断修辞方法,并仿写句子。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式魔术(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改成反问的语气)
_______________
(2)没有哪一个学生说王老师不是好老师。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小明说:“今天我不去学校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17、毛主席轻轻地把灯芯拨了拨。(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干将登上一座又一座高山,找齐了五块精铁,又走访山川大地,冒死找回六块上好青铜,备齐了铸剑的材料。(缩句)
_____________
20、母亲心疼地抱着小张,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我会一辈子陪着你。”(改为转述句)
_____
21、写话。
驴的嗓门很大,它总爱大吵大嚷,吵得其他动物不能好好休息。
驴知道动物们对自己的大嗓门意见很大,就亲自去道歉,它亮开大嗓门说:“我以后尽量小点声!”说完动物们更加生气了。
你觉得驴应该怎么沟通呢?根据提示写一写。
我觉得驴应该___________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