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须臾却入海门去,______。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________。
(2)_________,自用则小。
(3)_______,审问之,慎思之,________,________。
(4)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
(5)《鹿柴》这首诗描写得“有声有色”,其中描写了“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流着______,流着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_______
(2)丁香花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_____
(3)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_____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_
3、按要求写词语。
(1)写表示“绿”的词:一碧千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写含有比喻的词:流苏如画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春”的成语:春回大地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我会查字典。
生字 | 音节 | 音序 | 组一个词 |
降 |
|
|
|
钱 |
|
|
|
病 |
|
|
|
5、形近字组词
疆(_____) 析(_____) 浑(_____) 戈(_____) 辩(_____)
僵(_____) 晰(_____) 挥(_____) 我(_____) 辨(_____)
6、阅读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2】关于这首词,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意思是见到。
D.这首词流露出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3】词中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词中读出来的。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晞:______。 阳春:______。 德泽:______。 徒:______。
【3】解释下列诗句。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 , 深树鸣。
晚来急,野渡无人 。
【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2】诗中“怜”的意思是____(填序号)A.可怜。B.爱。
“深”的意思是____(填序号)A.茂盛。B.深浅。
【3】第一句写幽草是___景,第二句是___景。(用“动”或“静”填空)
【4】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画面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琐忆(节选)
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然而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渐浅薄;这种时候,鲁迅先生便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有一次,我从别处听来一点掌故,据说在北京的时候,有个并不太熟的青年,靴子破了,跑到鲁迅先生住着的绍兴县馆,光着脚往床上一躺,却让鲁迅先生提着靴子上街,给他去找人修补。他睡了一觉醒来,还埋怨补得太慢,劳他久等呢。
“有这回事吗?”我见面时问他。
“呃,有这回事,”鲁迅先生说。
“这是为的什么呢?”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进化论牵制过我,”鲁迅先生接下去说,“但也有过帮助。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这一点终归是好的。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还有虫豸。我懂得青年也会交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
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要我努力,他们交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1】结合文章,补充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
( )的胡须 ( )的目光 ( )的头发
【2】文章中详写的一件事是_________,突出了鲁迅先生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3】文章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叙述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5】文章标题为“琐忆”,但是贯穿全文主线的是写鲁迅先生平易近人的品质,这样有矛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精彩回放。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shī sī)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lèn nèn),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shì sì)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我能从文中找到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粗糙( ) 湿润( ) 安全( )
3.读了这一自然段,我知道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了:
①
②
11、课外阅读。
①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 宏大)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②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活 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③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④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⑤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利用这种原理,还可用来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有关气体色层分析仪的结构原理中。
【1】在文中括号里每组词语里都有一个不恰当的词语,请用“/“划去。
【2】我能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
【3】认真读②③自然段,我会按顺序把苍蝇传播气味的途径填出来。
“鼻子”——(______)分布在(_____),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内含上百个(_____),把气味刺激转变成(_____),送往大脑。
【4】根据句子环境,按要求作判断。
①“风马牛不相及”的解释哪一句与短文内容更符合,打“√”
A.风和马、牛彼此顾及不到。( )
B.疯了的马和牛跑不到一块儿。( )
C.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
②下列关于小型气体分析仪的作用的描述,请在相符合的括号里打“√”
A.优化飞机的飞行速度。( )
B.检测宇宙飞船舱内气体的成分。( )
C.检测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 ( )
【5】短文中有一个设问句,请你找出来并在下面画“ ”,然后再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仿生学真是一门大学问,期待你能结合短文提出一个有思考性的问题并尝试着解答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美文,做题。
萧伯纳与小姑娘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戏剧家。有一次他在前苏联访问时,遇到一位小姑娘。小姑娘长得白白胖胖,一对有神的大眼睛,头上扎着一个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萧伯纳非常喜爱这个孩子,竟同她玩了许久。
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说完,萧伯纳暗想:当小姑娘知道是与一位世界大文豪玩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您就是萧伯纳伯伯?”“怎么,难道我不像吗?”“可是,您怎么会说自己有多了不起呢?请你回去也告诉您的妈妈,就说今天同您玩的是一位苏联小姑娘安妮娜。”
萧伯纳听了,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自己太自以为是了,不禁一时语塞。回家的路上,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我( )离开了苏联,( )小姑娘给我的美好的东西,却永远留在我心里。是啊,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平等相待,永远谦虚。小姑娘真是我的一位好老师呀!”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语塞:________________
自以为是: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的括号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萧伯纳对小姑娘所说的话,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小姑娘对萧伯纳所说的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
【4】小姑娘与萧伯纳的对话很_________,却阐述了深刻的道理,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文章后,这位小姑娘和大戏剧家萧伯纳,你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一读,完成练习。
小白兔
一二三四五,五只小白兔。
长耳朵,红眼睛,
一蹦一跳学跑步,比比看谁跑第一,奖它一根胡萝卜。
【1】一共有几只小白兔?用“√”选出来。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2】把描写小白兔样子的句子画上“_______”。
【3】谁跑了第一,会得到( )(填序号)
A.小白兔。
B.胡萝卜。
C.长耳朵。
14、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熬”字在这里是________的意思,从“熬过去”我们可以知道____________,从“总能”我们可以感受到渔夫的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是对渔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细致描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是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5、句子加工厂。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用“如果……就……”改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改句子。(2分)
例:小牛吃了地里的菜。 小牛把地里的菜吃了。
(1)一条小河挡住了他的去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送给我一朵小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蔡桓侯派人去问扁鹊:“你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改为他人转述)
_____________
19、少先队员怎能向困难低头呢?(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练习。
1.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看图写话。
下课了,同学们在哪儿做哪些活动?请你按照顺序仔细观察图画,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