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三明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奇迹,伴随着这个奇迹而来的还有中华文明的日渐复兴。从来没有一个重重灾难的民族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再到站起来的伟大转变。新时代的中国以更加坚定、自信、负责任的大国情怀和博大、宽广的世界眼光,努力践行着推己及人的古老智慧,不仅让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也给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和依循的中国方案和路径。

    A.从来没有一个重重灾难的民族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

    B.从来没有一个灾难重重的民族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再到站起来的伟大转变。

    C.从来没有一个经受重重灾难的民族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

    D.从来没有一个经受灾难重重的民族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再到站起来的伟大转变。

  • 2、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就科学家而言,这句话既是对其科学建树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其人格价值的突出强调。

    ②这也是所谓学科学,首先要学做人的道理所在。

    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④可见,具备良好的品格对科学家是何等重要啊!

    ⑤让我们铭记:一个有高尚人格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

    A.③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③①④②⑤ D.①③④②⑤

  • 3、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豁然开朗 忌恨 诬蔑 浅尝辙止

    B. 纷繁芜杂  驱逐  衷心  独到见解

    C. 不可估量  遗误  肤浅  插科打浑

    D. 绰有成效  诽谤  诅咒  源远流长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当然我们不能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B.许多旅行家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无法以语言形容”之类的词。

    C.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D.80后作家毕竟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南京站比赛开战,广西名将韦永丽在女子60米决赛中状态奇佳,闲庭信步 般地跑出了7秒19的佳绩,这也是她这一周之内两次平了亚洲纪录。

    ②斯坦利在家私销售中业绩斐然,是因为他鹤立鸡群 ,以追求自我生活态度的品牌主旨———“开始你的梦想”引领了寝居新风尚。

    ③老胡是一位高级技工,做的零件从未出过次品,他对徒弟们说,“我年届六十,马齿徒增 ,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而已。”

    ④毕竟是习惯在路上风餐露宿的人,举止不拘一格 ,并不将就,略带心不在焉。

    ⑤这座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 的静谧中,立感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忘记了工作的疲劳和生活的烦扰。

    ⑥去佛罗里达孜孜以求 地找寻世外桃源,哪怕用整整一年的时间在户外挥洒汗水,与大自然亲近都嫌不够。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66%的人认为保健品业滥用孝心绑架消费者

    近年来,保健品市场鱼目混珠、夸大宣传等乱象丛生。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189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47.0%的人表示对保健品的信任度降低,其中20.3%的人对保健品“完全不信任了”。另外,47.0%的人表示“一直对保健品有怀疑”。受访者中,71.5%的人购买过保健品。

    保健品到底有没有用

    武汉市市民吴先生坦言,自己一直对保健品的功效不大了解,“据说燕窝的营养价值不如鸡蛋,只是被贴上了营养圣品、保胎圣品、美容圣品等各式‘圣品标签’而已,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调查发现,受访者对当前保健品的功效普遍持怀疑态度——51.0%的人感觉保健品“没什么作用”;21.5%的人担心保健品“反而有害”。另有36.0%的人确信保健品“有一些作用”,2.5%的人认为“作用很大”。

    北京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周爱琴认为,大多数人买保健品就是买个“安慰”和“放心”。周爱琴参加高考前,母亲曾为她买过保健品,据说“每天一瓶可以舒缓神经,增加记忆力”。她“吃了之后觉得轻松了许多”,但现在想来那只是一种心理作用,“因为当时身体其实没有明显变化。”

    调查中,30.5%的人觉得很多人购买保健品就是一种“安全感消费”。另有44.9%的人认为,保健品市场火热是因为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39.0%的人觉得很多人“生活习惯不健康,希望用保健品来弥补”。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食品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提出,有针对性地服用保健品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保健品的一个明显优势是本身有营养,有的还具有医疗辅助作用。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保健品市场的繁荣还将继续。当前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规范保健品市场。

    76.6%的人呼吁加大对虚假宣传的惩罚力度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凤指出,如今保健品市场火热,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消费者对健康高度关注。很多商家正是抓住了这个契机,通过广告宣传等形式向消费者传递信号,比如“小孩子一定要补钙、补锌才能成长”,“成年人要补充各种维生素”等,以此来操纵消费者的购买观念。此外,保健品广告还会通过视觉上的冲击、明星的代言来诱导消费者。

    保健品市场存在什么问题?调查中,87.5%的人首选“ 虚假和夸大宣传的情况较多”;66.0%的人认为,滥用“孝心”宣传的情况较多,有绑架消费者之嫌。

    周爱琴认为,当前保健品宣传主打“孝心牌”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商家在广告和促销过程中将顾客买不买直接与孝不孝顺挂钩。一些保健品的广告上,还经常描述一个孝子拿着保健品送给父母,一家其乐融融的场面,这是一种变相的“滥用孝心”现象。

    调查中,76.6%的人呼吁加大对虚假和夸大宣传的惩罚力度。

    《保健品监督管理条例》一直未能出台

    对于当前保健品市场存在的问题,73.3%的人直指“市场鱼龙混杂”。

    业内人士张先生告诉记者,要解决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国家在2009年出台的新《食品安全法》虽然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一致,但具体的《保健品监督管理条例》一直未能出台。保健品市场没有具体的行业规范,因此相关的监测和监管工作也无法展开。

    张先生说,在一些发达国家,保健品类属于食品,与药品界限明晰。但我国很多东西都是药食同源的,比如枸杞子,既可以作为食材,也具有保健作用。所以在我国,保健品介于食物与药品之间,如果相关的界定和审批标准不够完善,会导致界限不明晰。这样一来,很多厂商会将保健品当做药品来宣传,且虚假宣传比较多,从而误导消费者;有的厂商则为节省成本,不走保健品的审批程序,但在售卖时极力宣传其保健功能。

    中国保健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政府应尽快出台《保健品监督管理条例》,同时保健品行业应建立安全诚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成为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另外,国家还应加强营养保健知识的科普宣传和教育,让消费者树立“只吃对的,不吃贵的”的消费观念。

    (《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报告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保健品市场的繁荣还将继续。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规范保健品市场。

    B.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凤认为,当前消费者对健康高度关注是当今保健品市场火热的唯一原因。很多商家正是抓住了这个契机,操纵了消费者的购买观念。

    C. 在我国,一些和食材药材相关的界定和审批标准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了那些介于食物与药品之间的保健品归属不好界定。

    D. 规范保健品市场,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应尽快出台《保健品监督管理条例》,保健品行业应建立安全诚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消费者则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下列选项不属于目前中国保健品业存在的问题的是

    A. 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质量难以保证。

    B. 保健品销售虚假宣传现象严重,特别是一些广告将顾客买不买直接与孝不孝挂钩,有绑架消费者之嫌。

    C. 我国很多东西药食同源,既可以作食材,又可以做保健品。

    D. 有些厂商把保健品当药品推销,误导消费者;有的不按保健品进行审批,销售时又把保健功能作为卖点。

    3这次调查反映了购买保健品的中国消费者存在着哪些心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

    (3)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5月12日汶汉川大地震,毀坏房屋数百万间,数百万人无房可居。面对受难的同胞,最能表达我们心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8)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9)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0)龚自珍《己亥杂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 !今宵酒醒何处? 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5)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人生代代无穷已, 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表现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气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总结达到真正自由自在的三种境界是“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

    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

    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耶律俨,字若思,析津人。本姓李氏。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咸雍初,坐误奏事,出为榆州刺史。俄诏复旧职,迁汉人行宫都部署。六年,赐国姓,封韩国公,改南院枢密使。时枢臣乙辛等诬陷皇太子,诏仲禧偕乙辛鞫之,蔓引无辜,未尝雪正。乙辛荐仲禧可任,拜广德军节度使,复为南院枢密使,卒,谥钦惠。俨仪观秀整,好学,有诗名,登咸雍进士第。守着作佐郎,补中书省令史,以勤敏称。大康初,历都部署判官、将作少监。后两府奏事,论群臣优劣,唯称俨才俊。改少府少监,知大理正,赐紫。六年,迁大理少卿,奏谳详平。明年,升大理卿。丁父忧,夺服,同签部署司事。大安初,为景州刺史。绳胥徒,禁豪猾,抚老恤贫,未数月,善政流播,郡人刻石颂德。二年,改御史中丞,诏按上京滞狱,多所平反。同知宣徽院事,提点大理寺。六年冬,改山西路都转运使。刮剔垢弊,奏定课额,益州县俸给,事皆施行。寿隆初,授枢密直学士。以母忧去官,寻召复旧职。宋攻夏,李乾顺遣使求和解,帝命俨如宋平之,拜叁知政事。六年,驾幸鸳鸯泺,召至内殿,访以政事。帝晚年倦勤,用人不能自择,令各掷骰子,以采胜者官之。俨尝得胜采,上曰:“上相之征也!”迁知枢密院事,赐经邦佐运功臣,封越国公。修《皇朝实录》七十卷。帝大渐,俨与北院枢密使阿思同受顾命。乾统三年,徙封秦国。六年,封漆水郡王。天庆中,以疾,命乘小车入朝。疾甚,遣太医视之。薨,赠尚父,谥曰忠懿。

    节选自《辽史·耶律俨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齿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微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

    B. 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

    C. 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

    D. 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赐紫,唐宋三品以上官,公服为紫色,官位不及而有大功,也可赐紫,以示尊宠。

    B. 夺服,是中国古代礼俗,指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也叫夺情。

    C. 顾命,是顾惜生命之意,耶律俨能被皇帝选为顾命大臣,说明他是才德俱佳之臣。

    D. 徙封,是指有爵位者,从原封地改封其他地区。从西汉初年到清末此类情况很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耶律俨勤敏有才,清明公正。两府在评判官员优劣时,唯独称赞他才能出众;后来升任大理少卿,上报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十分公平。

    B. 耶律俨善治有方,宽严有别。他任景州刺史时,约束官府衙役,拘禁强横狡猾之人;抚恤老人和穷人,没过几月,美名传播开来。

    C. 耶律俨处事有能,办案有效。他在御史中丞任上,审查了上京的积压案件,平反了很多冤案,后担任同知宣徵院事,提点大理寺。

    D. 耶律俨深受器重,担当重任。他曾守孝未满就被朝廷召回,官复原职;又因为有文采而被皇帝称有上相的征兆,并被赐予要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仲禧偕乙辛鞫之,蔓引无辜,未尝雪正。

    (2)刮剔垢弊,奏定课额,益州县俸给,事皆施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你的审题立意。

    罗曼·罗兰曾说:“理智是一颗冷酷的太阳,它放射光明,可是让人眼花,看不见东西。在这种没有水分与阴影的光明底下,心灵会褪色,血会干枯。”

    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曾说:“感情压倒理智,这就是人间产生罪恶的原因。”

    英国诗人蒲柏说过:“我们航行在生活的海洋上,理智是罗盘,感情是大风。”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