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越国以鄙远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阙秦以利晋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相坐,即“连坐”,古时的一种罪名,指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
B.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词,表示尊敬对方。
C.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官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
D.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一般译为“您”。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哪首诗?( )
A.《归园田居》 B.《饮酒》 C.《杂诗》 D.《九日闲居》
4、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根据下面的文字,提取出的有关“京剧”的主要信息,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京剧是徽剧在吸收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和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在京剧舞台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一出完整的戏,其实就是表演者根据这些程式把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京剧那五光十色、形态生动的脸谱,那精致华美、色彩艳丽的服饰,令人目眩神迷。
A.京剧源自徽剧 B.角色分类细致 C.表演程式化 D.表现形式绚丽多姿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夜
魏巍
雪夜。在前方,也有动听的锣鼓声。
现在周仆正坐在知琴里的一个茅屋里,守着他那盏旧马灯,动情地听着远远近近的锣鼓声。这是各连的战士们,正在赶排节目,准备明天的庆功大会。
二次战役结束以来的十多天里,周仆虽然忙碌,却特别愉快。整个师的穿插成功,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通报表扬。虽然本团因为陆希荣的事件受到批评,但整个成绩是肯定的。
陆希荣的问题也得到了处理。师党委根据批判从严、处理从宽的原则,党内给以留党察看的处分,行政上降职,到第六连担任连长,在下一次的战斗里继续考验。
周仆的心飞到了几十里外白茫茫的临津江畔。现在离新的战役发起只有两天时间,而这条江水还没有完全封冻。据昨晚报告,靠近江的两岸倒是结冰了,但江心的激流,却翻滚着黑魆魆的波浪。
周仆在屋子里待不住,披上他那件半旧的羊皮大衣正想到外面看看,只听门外喊了一声报告,是陆希荣的声音。
“政委在么?”他在门外低声地说,带着可怜的音调。
“你进来吧。”周仆说。
他在门外扑打扑打了雪花,脱去靴子,弓着腰走了进来,带着从来少有的恭谨打了一个敬礼。
“政委,我想找您谈一件事。”他脸色忧戚地说。
他拘拘束束地坐在周仆的对面。
“政委,我想向您声明,我对您并没有意见。”他望着周仆,显出十分诚恳的样子,“过去,我总认为您打击我,现在我从内心里觉得我的认识错了。您不但不是打击我,而且是真正地关心我,爱护……我……”
“你究竟要谈什么事呀?”周仆皱皱眉,平静地问。
“我的错误的确是极端严重的。”他停了停,显出十分痛心的样子,“其实我的毛病,政委您早给我敲过警钟了,可是我不自觉,一直沿着错误的道路走……”
他说着说着,哭出声音来了。
“快不要这样。”周仆说,“问题不在于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对错误的态度。革命的道路还长得很,只要真心改正,还是来得及的。”
“有一件事……我想请政委帮助。”他吞吞吐吐地说。一面从口袋里取出一封揉皱了的信,交给周仆。
“你仔细地看看吧,政委,”他忧伤而又气愤地说,“我真万万没有想到,在我处境最困难的时期,接到小杨这样的来信!”
周仆把信交还给他,神情严肃地问:
“那么,依你看,原因在哪里呢?”
“这不是很明显吗!”他从鼻子里冷笑了一声,“她是听说我被降职了,如果我还是营长,她就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然,也还有另外的原因……”
周仆瞪了他一眼,问道:
“那么,你要我做些什么事呢?”
“我要求政委:以党委的名义给她去一封信,指出她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
周仆已经按捺不住了,但仍极力用平静的语调说:
“不行!”他把手一挥,“这是个人问题,你不要想利用组织来达到你的目的。”
……
陆希荣突然改变了刚才毕恭毕敬的态度,满脸愠怒地说:
“好吧,那我们就谈到这里。”他立起身来“哗啦”推开屋门,急匆匆地走出去了。
两个小时以后,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
二营教导员李芳亭报告说:陆希荣在查哨时被特务打伤,倒在雪地里。
周仆立刻打电话,命令团保卫股长前去搜查。
过了一段时间,电话铃又急促地响起来。保卫股长要求周仆最好能够亲临现场。
周仆喊起了小迷糊,匆匆披起了他那件旧羊皮大衣,出了门,沿着山径向靠近沟口的一片人家走去。夜色被雪光照得相当明亮,但是雪很深,山径完全被大雪掩盖住了,没有走出几步,雪就灌到靴筒里。大雪仍在继续飘落,大朵大朵的雪片不断地飞到脸颊上。
“特务捉住了没有?”周仆忙问。
“捉个鬼吧!”那个低矮粗胖的保卫股长冷笑了一声,“这是自伤。”
“自伤?”周仆一惊,“确实吗?有根据吗?”
“这种事别想瞒我。”保卫股长摸摸他的少白头,又冷笑了一声,“你去看看,连伤口都是黑的。”
“的确是自伤。”医生也说。
“要搞确实。”周仆说,“这种事可不能马虎。”
“这还有什么不确实的?”保卫股长说,“他还事先伪造了特务的脚印,结果一查是他老先生自己的脚印。……这个怕死鬼还真是煞费心机哪!依我看,他还是没有经验。”
……
周仆回身向团部走,胸脯里像塞了一团脏东西似的恶心和难受。
走了不远,忽听前面路边有人唤他。是侦察班长老牛的声音。周仆大步赶过去,见雪地里站着三个人,浑身上下都是雪,像三尊白皑皑的石膏像一般。
“你们可回来啦!”周仆抢上去同他们握手。一只只大手,全冻得像冰棍似的。
“没问题啦,政委,没问题啦!”老牛兴奋地说。
“结实极了!”老牛说,“我们在冰上爬到江心,江面上的冰‘咔叭咔叭’直响,这里一声,那里一声,我们生怕冰薄,把我们漏下去。后来我们站起来,跺一跺脚,没事儿,跺了好几十脚也没事儿。”
周仆高兴得哈哈大笑,迈开快步向团部走去。敌人的夜航机在云层里时远时近地嗡嗡着,丢着照明弹。在照明弹的亮光里,可以看到大朵大朵的雪片,好像万万千千只白蝴蝶,得意扬扬地翩跹飞舞。各个连队赶排节目的锣鼓声,也显得更加起劲,更加动听了。
(选自《东方》,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周仆雪夜听到锣鼓声开始,以各个连队赶排节目的锣鼓声结束,前呼后应,结构连贯、完整,暗示志愿军的此次军事行动也会获得胜利。
B.本文既关注主要人物,也不忽视次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保卫股长“摸摸他的少白头”“冷笑”以及幽默诙谐的案情分析,让这个人物跃然纸上。
C.本文最后写周仆“高兴得哈哈大笑”,与开头的“在屋子里待不住”对比,不回避他作为年轻指挥员喜怒容易形于色、处事尚不够成熟的一面。
D.本文语言形式丰富,口语与书面语结合,句式长短错综。修辞运用娴熟自如,生动形象,如把浑身是雪的侦察兵比作石膏像,把雪片比作白蝴蝶。
【2】本文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小说节选部分里,一明一暗两条线索齐头并进。就本文结构的这种安排加以简析。
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我们即将告别难忘的高中生活,即将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有不舍,日后会思念。未来,相隔两地的我们会同望一轮明月,希望在追逐月光中将思念寄予对方,这便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动人情感。新的人生之路上,希望大家记住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2)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_”的告诫,像《劝学》中“(3)_________,功在不舍”那样坚持学习,永不懈怠。当我们遇到复杂的现实问题时,不要像《石钟山记》所反诘的“(4)_________,_________,可乎”那样,我们要亲身实践,求得真知。相信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终会成为各个领域的英杰,就像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的那样,“(5)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下列空缺处的句子。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揭示一个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李白《蜀道难》“________”一句,描绘了诗人在高峻的山峰上, 用手抚胸,对天长叹的情状。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将江山、人物合写,既与词的开头两句相应,又为特写周瑜营造了背景,渲染了气氛。
(2)《岳阳楼记》中既能揭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又可以表现作者胸襟阔大而不被外在因素所左右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当听者置身于无声之境以为乐曲即将结束,而后演奏者又积蓄力量把乐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一带山河地势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诋毁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11、默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____________。(《孟子·孟子见梁惠王》)
(3)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左传·晋灵公不君》)
(4)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____________,不作瓦砾长存。(《史通·直书》)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病起书怀【注】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陆游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之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诗人病后瘦削,故感帽檐宽松,也暗含其被贬官之意。
B.颔联为全篇的主旨,“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意相近。
C.由“事定犹须待阖棺”可见诗人对暂时的挫折并不介意,对前途仍充满希望。
D.颈联宕开一笔,写北伐无望,故都难以重返,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和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2】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论语·季氏》)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上》)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亢认为伯鱼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了很高深奇异的学问,但伯鱼并不这么认为。
B.孔子要求伯鱼学《诗》,而伯鱼听从了父亲的劝告。
C.咸丘蒙觉得《诗》中所说并不能完全解释现实中的实际情况。
D.孟子认为咸丘蒙拘泥于文字而曲解了《诗》的意思。
【2】对于学《诗》,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14、阅读下面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化”这个词我们很是耳熟,使用也多,如现代化都市、现代化生活、现代化价值、思想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等。而“现代化”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具有现代先进科技水平”。
你如何理解“现代化”呢?请根据漫画及相关信息的提示,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