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正确的认识是
A.表扬是鼓励,批评是鞭策
B.表扬是肯定,批评是歧视
C.表扬是爱护,批评是放弃
D.表扬是喜爱,批评是讨厌
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
A.敬重和爱戴父母
B.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
C.多帮助父母做家务
D.在经济上多支援父母
3、无论我们对所在的集体是否满意,心中都充满对美好集体的向往,都希望自己的班级积极向上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的( )
A.集体愿景
B.精神支柱
C.伟大理想
D.个人追求
4、“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中学生来说,自强( )
①能让青春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
③能保证事业一定成功 ④需要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表明( )
①学习能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②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
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④学习就是永远在学校进行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一个学生,他肩负着学习的使命;作为父母的儿子,他承担着孝敬长辈的义务;作为哥哥,他承担着爱护妹妹或弟弟的责任。这样不可避免地就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了矛盾。面对角色冲突,我们要( )
①分清主次轻重
②服从整体利益
③突出个人的需要
④调整自己的节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B.要有自强精神。要有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C.成功需要自信
D.要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而有益的兴趣
8、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中被认为典型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表现出最基本的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正确认识性别角色( )
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点②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
③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④可以帮助我们看透人的本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妈妈是我的好朋友,有时候,我在外面受了气,她就安慰我,逗我开心,我有不会做的作业,她总是耐心给我讲解,直到我昕懂了她才放心;爸爸是我的好伙伴,他常常陪我下棋、打羽毛球、做游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这段初中生的话说明了 ( )
A.现代家庭的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B.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C.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是现代家庭的重要内容
D.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朋友
10、荣荣进入青春期后,一听到妈妈“唠叨”,她总爱“顶牛”,事后又觉得后悔。针对荣荣的情况,你给他的合理建议是
①及时调适,否则会影响亲子关系
②换位思考,与父母良好沟通
③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顺其自然
④尊重父母意愿,什么都不与父母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进入初中后,小红同学遇到了以下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情,可是有时候却渴望他们在我身边。”说明小红出现了青春期闭锁心理
B.小红和同桌小峰互相帮助,关系很好,经常一起进出教室,于是有同学议论他俩早恋。早恋有坏处也有好处,不应提倡也不必反对
C.小红最近打扮爱追求个性,她的穿着总和妈妈有分歧。小红想,她这是有独立思维的表现,思维独立就是要追求独特,追求个性
D.小红要帮妈妈洗碗,妈妈笑着说:“你先去做作业吧,碗我来洗。”妈妈乐于我来帮忙,但更看重我未来的发展
12、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我们的情感体验愈加丰富。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以下属于我们获得美好情感的行为是
A.喜欢读经典名著
B.热衷于网上交友
C.喜欢穿奇装异服
D.痴迷追娱乐明星
13、守护生命,不仅要爱护身体,而且要养护精神。下面属于养护精神的正确做法有( )
①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②参观黄金实景博览苑
③感受“京剧”、“评书”等艺术
④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对青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青春只有欢乐,没有烦恼
B.青春只有烦恼,没有欢乐
C.青春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年华
D.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挥霍时光
15、“兰州好人”苏晓勇13岁时母亲病逝,22岁时父亲瘫痪在床。他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照顾年迈的祖母,用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人间大爱。苏晓勇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孝敬父母主要是物质上要赡养父母
②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青春期的少年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成长,在思想和精神方面中学生应特别注重( )
①发展独立思维②培养批判精神③追求与众不同④开发创造潜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我们有自己的节奏,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节奏,当自己的节秦与集体节奏不一致时,应该( )
A.坚持自己的节奏
B.置集体节奏于不顾
C.调整自己的节奏
D.打乱集体的节奏
18、类似于飞行员这类在传统观念中由男性从事的职业,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业者。这种变化不断挑战着人们的认知经验。这告诉我们( )
A.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
B.男女生的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C.应平和地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D.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19、一位哲人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是指( )
A.一味追求独特,不人云亦云
B.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接纳他人的意见
C.以自我为中心,坚持自己的观点
D.对问题见解独到,对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
20、男生逻辑思维敏捷,数理化功课好;而女生在英语、语文等功课上占上风。这启示我们( )
①欣赏对方的优势,不断完善自己 ②欣赏自己的优势,塑造自我形象
③认识各自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④认识性别的特征,不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1、基础知识填空
①法律是治理国家的____________,生活离不开法律的____________。
②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____________的重要内容。
③在情绪表露的过程中,有时为了从众或出于其他想法,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带上表演痕迹,这体现的青春期情绪特点是____________。
④进入青春期,小雨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启示我们,而对未知而又新奇的事物,我们需要学会____________。
⑤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是____________。
22、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________,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23、基础知识填空
(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求我们通过自省和慎独,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这里的“慎独”是指____。
(2)“天生我材必有用”告诉我们,青春的探索需要____。
(3)小华因为疫情不能出门而感到烦躁,可他转念一想“躺家里总比躺ICU强”,马上就安静下来了。小华是用____的方法调节情绪的。
(4)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24、(1)异性相处有何重要的意义?
①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___方式、____特征。
②是我们成长的一个____方面,也是对我们的____。
(2)集体生活的作用是什么?
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_____和能力。
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________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3)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①______。②_____。③______。
25、基础知识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诫我们_____。
(2)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创造的源泉是_____。
(3)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_____的重要标志。
(4)班干部选举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每位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了美好的集体是_____、_____。
(5)古语:“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告诉我们_____。
26、连线: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适应环境,成为情绪的主人。请把下面左框案例与右框情绪调节的方法对应连线。
27、现在是法治时代,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道德就无所谓了。
判断:( ) 理由:
28、在学习《共奏和谐乐章》一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一些有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材料发到班级的贴吧上,以下说法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
29、小强说:“我们今天的学习与创造生命的价值没有多大联系。”
判断:
理由:
30、 有人说:"异性之间的友谊容易遭到质疑,为了避免麻烦,异性之间应该杜绝交流。有人说:"有了自信,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好。
这两种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31、美好的青春时光
(青春创造)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1)根据你对创造的认识和理解,请写出两例青春创造的具体事例。
(异性交往)在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总有一种关注让我们心存感激,总有一种情愫让我们难以割舍。 我们渴望了解异性,也希望与异性良好相处并建立友谊,为此,我们应保持理性,学会正确与异性相处和交往。
(2)学会正确与异性相处和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何意义?
(名言赏析)下面是小智同学收集的两条名言,请阅读赏析:
名言一: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
名言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3)阅读名盲一说说你怎样理解“行已有耻”。
(4)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去追来这种境界?
32、 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调节情绪的方法。
(1)调节的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情由心生,它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美好的情感需要我们创造。
(2)我们如何创造美好的情感?
33、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34、处于青春期的人,在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点。青春期的情绪有哪些特点呢?
35、 材料一 “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从古至今无一例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可让我们见到这样的知耻之心:“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位古代官吏知耻知足知止的形象跃然纸上。
材料二 电影《焦裕禄》中有这样的镜头:焦裕禄一到兰考,正值无数灾民“大逃亡”。此情此景,使这位新上任的县委书记百感交集,他对县委一班人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了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正是这位有着“知耻”之心的县委书记,抱病带领全县干群奋力拼搏,终于征服了风沙、盐碱和洪涝这三大灾害。真可谓:“知耻者,近乎勇。”为官知羞,惠及于民。
“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青春的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行己有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