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因素是
A.澶渊之盟 B.订立宋夏和约 C.宋金达成和议 D.岳飞抗金
2、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读到活字印刷的书籍 B.到大相国寺逛庙会
C.参加岳家军抗金斗争 D.乘坐装备指南针的海船
3、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整风运动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兴盛的原因有: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③实行文化专制④重视人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南宋与金对峙中被金所灭 B.北宋与辽,西夏一时并立
C.元朝攻灭南宋后统一全国 D.辽和北宋都是被金兵所灭
6、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中①朝代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A.汉族
B.蒙古族
C.女真族
D.满族
7、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A.元昊
B.阿保机
C.阿骨打
D.松赞干布
8、在电视剧《唐太宗秘史》中可能出现的事件有
①魏征直言②文成公主入藏③玄奘西游④任姚崇为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这部作品可能出现在()
A.唐朝 B.秦朝
C.宋朝 D.汉朝
10、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这是对哪一次重要会议的论述(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七大
11、某历史兴趣小组想了解唐朝时印度的一些文化概况。你会向他们推荐( )
A.《史记》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大唐西域记》
12、岳飞受到人们尊敬的根本原因是( )
A. 岳飞抗金维护了南宋的统治
B. 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C. 金军南下攻宋,使人民受到很大灾难
D. 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13、每一历史时期都具有不同的历史阶段特征。隋唐时期的历史阶段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走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4、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材料中的他是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15、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
A.休养生息 B.文字狱 C.文臣统兵 D.五代十国
16、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其中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更迭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 )
A.后梁、后汉、后晋、后唐与后周
B.后唐、后梁、后晋、后汉与后周
C.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D.后周、后唐、后晋、后汉与后梁
17、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A. 耶律阿保机 B. 赵匡胤 C. 阿骨打 D. 元昊
18、明朝初年为强化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实行八股取士 ③设置厂卫制度 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它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时代觉醒,比较全面地觉察到时代的脉搏,觉察到当时社会必然覆灭的命运和陈旧势力拖住新生力量的悲剧场面。”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红楼梦》的
A.作者阅历 B.内容结构 C.艺术特点 D.社会意义
20、“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 岳飞 B. 郑成功 C. 戚继光 D. 邓世昌
21、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_____,他还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
22、_____利用设酒宴的手段,解除______等统军大将的兵权。这就是有名的“______”。
23、唐朝 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有“诗仙”的美誉。 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
24、隋朝皇帝______在位时科举制确立;北宋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活字印刷。
25、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____年,____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____和秦桧害怕抗击力量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令岳飞班师回朝,并以“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3)宋金议和: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____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局面形成。
26、措施:打击____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27、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的标准是________;隋唐以来选拔人才的标准是________;隋炀帝设立________,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武则天创立了________制度;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答卷的格式采用________形式,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解释必须以朱熹的《________》为标准。
28、司马光的________和司马迁的________被称为"史学双壁"。
29、清朝在对全国的统治过程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________,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祟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30、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了浪漫情怀,他因此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
31、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吴承恩 《西游记》
司马光 《窦娥冤》
罗贯中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三国演义》
李白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天工开物》
宋应星 《静夜思》
3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名胜古迹享誉世界。
(1)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____________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3)北京的____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史叛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军民顽强抵抗。
材料二 《旧唐书》语:“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材料三 黄巢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材料四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南宋)王应麟撰、章太炎重订《三字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安史叛军”指哪一事件?“军民顽强抵抗”的效果如何?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2)材料二中的“藩臣”指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的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的“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在起义中黄巢提出了哪一口号?
(4)材料四中的“梁灭之,国乃改”指什么?“五代”建立的地区在哪儿?
(5)通过回答上述问题,说明了什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