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赢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包含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作出突出贡献的朝代有
A.秦朝、隋朝、宋朝
B.秦朝、隋朝,元朝
C.金朝、元朝、明朝
D.秦朝、宋朝、明朝
2、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代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A.三公九卿制 B.二府三司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3、下图为火炕结构示意图,它是我国古代生活在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一带的少数民族人民冬季取暖神器,沿用至今,这个少数民族是
A.契丹
B.党项
C.突厥
D.女真
4、有历史学家指出:“明清社会变革的一大特征是商品经济发展,以下史实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出现了晋商微商等大的商帮 B.推行垦荒政策
C.推广了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D.人地矛盾突出
5、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册封“达赖”和“班禅”称号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与图中③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隋朝建立
B.开凿大运河
C.隋统一全国
D.唐朝建立
7、央视新闻热播的《大国工匠》,弘扬了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等“工匠精神”。下列著作最符合本题题意的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九章算术》
8、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下列有关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展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B.重用酷吏,打击元老重臣等反对势力
C.编修《贞观氏族志》,提高了士兵地位
D.采取措施促进生产发展,为唐朝全盛奠定基础
9、抗击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统一的英雄事迹永载史册。下列属于这个主题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和靖难之役 B.岳飞抗金和陆秀夫抗元
C.戚继光抗倭和雅克萨之战 D.黄巢起义和李自成起义
10、下列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 )
A.《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宋应星的药物学巨著
B.《天工开物》是记载清朝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专著
C.《农政全书》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上述著作是我国明朝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11、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辉煌。下列科技文化作品与人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罗贯中——《西游记》 B.宋应星——《农政全书》
C.李时珍——《本草纲目》 D.马致远——《窦娥冤》
12、(2015·湖南衡阳)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 壮族 B. 满族 C. 回族 D. 白族
13、《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三司
B.行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
14、明清时期文学作品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 都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
B. 大部分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
C. 都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D. 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15、词是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唐朝民间,两宋时期达到顶峰。下列文学家属于宋代杰出词人的是
①苏轼 ②李白 ③辛弃疾 ④杜甫 ⑤李清照 ⑥曹雪芹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6、“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
B.
C.
D.
17、下表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辖的相关史实。据此判断,这个地区是( )
A.新疆 B.台湾 C.蒙古 D.西藏
18、下列四幅图片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它们应收录于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9、宋代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海路的航线远至( )
A.日本和高丽
B.东南亚
C.印度
D.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20、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空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人期盼最高统治者能够重新振作精神,打破陈规陋俗,使普天下涌现出各种人才,来迎接华夏的新生。你知道明朝清朝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闭关锁国的政策
B.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D. 军机处的设立
21、宋朝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传统节日受到人们的重视。
22、暑假即将到来,许多同学准备利用假期旅游考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陶冶性情。李萌同学计划前往我们的省会城市——南京,请你帮助他搜集相关资料。
(1)灵谷寺。寺中玄奘纪念堂供奉有唐朝玄奘法师顶骨舍利。玄奘西行前往____ 求取佛经精义,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当地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 (2)江南贡院。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科举制度____创立,唐朝完善,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但发展到明清时期,只许在____的范围内命题,在很大程度上演变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
(3)明孝陵。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的合葬陵墓。他杀掉丞相胡惟庸后,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____,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 (4)宝船厂遗址公园。1405年起,明政府先后七次派____乘坐这里生产的宝船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
(5)《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____ 战争战败后,中国被迫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丢失了近代以来的第一块领土____ 。 | (6)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并颁布 ____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23、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设立册封制度: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1653年正式赐予他金册、金印和“__________”的封号;康熙时,册封班禅五世为“___________”。
(2)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____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________,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
(4)颁布法律:1793年,清朝颁布《______________》,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章程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谕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_______、外交等事务;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___________,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5)六世班禅与乾隆皇帝:乾隆时,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六世班禅不为所动,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此后还到达承德避暑山庄为乾隆皇帝祝寿。乾隆皇帝特意下令在山庄的北面,仿照班禅在________的扎什伦布寺,修建了__________庙供他居住。
24、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________》,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明代宋应星编写了《________》一书,这是一部科技著作。
25、为加强对文人的控制,明朝采取的方式是________;清朝康、雍、乾时期大兴________。
26、唐朝的瓷器工艺水平高超,__________ 闻名中外;明朝时景德镇发展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__________ 畅销海内外。
27、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________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8、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________。
29、指南针发明与改进: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_______。
30、朱元璋在位时,废除______和______,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31、将下列历史现象(事件)与相关人物连接起来。
32、请你例举我国科技成就的表现(最少写出四项),并选择一项说说它的影响。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小亮同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大家介绍了宋代的娱乐,听完故事,可以了解到宋朝人想听说书、看杂技可以去________。
(2)小丽同学为了解宋代的节日,收集了3组诗歌,请你填上诗歌对应的节日名称。
(3)从以上的活动,可以得出宋代社会风貌的特点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