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铁门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民族英雄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

    A. 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 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 新疆地区造受侵略 D. 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 2、中共八大提出的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大跃进

    D. 抗美援朝

  • 3、唐朝的书法艺术成就斐然,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

    A.王羲之,钟繇

    B.阎立本、吴道子

    C.颜真卿、柳公权

    D.房玄龄,杜如晦

  • 4、下图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

    A.

    B.

    C.

    D.

  • 5、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诗中的“两帝”是指(  )

    A.宋徽宗、宋钦宗

    B.宋高宗、宋真宗

    C.宋高宗、宋钦宗

    D.宋高宗、宋徽宗

  • 6、钱穆《国史新论》记载:“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里的“此项制度”应指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 7、唐朝长安城内“市”的职能是

    A.商业区

    B.娱乐区

    C.住宅区

    D.宗教区

  • 8、学习历史要分清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宋朝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B. 北宋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C. 北宋前期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D. 经济重心南移使得南方沿海城市迅速发展

  • 9、北宋和南宋之间的关系类似于(  )

    A. 西晋和东晋的关系   B. 隋和唐的关系

    C. 曹魏和北魏的关系   D. 武周和北周的关系

  • 10、明朝著名小说有

    ①《西游记》

    ②《本草纲目》

    ③《三国志通俗演义》

    ④《水浒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1、某班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成公主入藏”“遣唐使”等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12、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一一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一一宋应星   

    ③《红楼梦)一一曹雪芹   

    ④(农政全书)一一贾思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某中学中国古建筑研究性学习小组,想要考察明长城最西端的情况,他们应到

    A. 阳关

    B. 山海关

    C. 嘉峪关

    D. 玉门关

  • 14、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A.宋夏和议

    B.澶渊之盟

    C.宋金和议

    D.靖难之役

  • 15、关于杜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②他的诗多反映复杂动荡的历史,因而被后人称为“诗史”

    ③他最著名的诗篇就是“三吏”和《长恨歌》

    ④由于他的创作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仙”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16、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

    A. 青瓷   B. 白瓷   C. 青花瓷   D. 唐三彩

     

  • 17、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主要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B.提高办事效率

    C.让“群臣”监督皇帝 D.精简政府机构

  • 18、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张旭、顾恺之、李白

    D.张旭、顾恺之、杜甫

  • 19、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抗击金军,收复许多失地;他虽然立下盖世奇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他”是

    A.岳飞 B.文天祥 C.卫青 D.霍去病

  • 20、下列民族,由波斯人、阿拉伯人和汉、蒙、畏兀尔等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是

    A.匈奴族

    B.回族

    C.藏族

    D.满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代设立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清代顺治时期,颁布“____”,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 22、玄奘西行

    (1)时期:______年间,玄奘西行______取经。

    (2)贡献: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教最高学府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______记载了他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 23、元朝建立的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

  • 24、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雍乾三朝,大兴“_______”。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 25、设驻藏大臣的皇帝是________

  • 26、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________,标志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 2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________

  • 28、中国四大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传播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 29、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填入题中空白处。

  • 30、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

    (2)商业:

    ①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_____

    ②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____,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____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乾隆时期的____,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③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拥有雄厚的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例如, 山西商人组成的____,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____”,便于货币流通。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____,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荼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女真族      吴道子

    诗圣      元昊

    党项族 阿骨打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关内容

    (1)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_______

    (2)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_______

    (3)被称为古代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贞观之治)

    材料一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震惊,惧怕)。”

    ——吴兢《贞观政要》

    (1)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

    (盛世景象)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2)杜甫的诗描写了唐朝前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之为什么?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当时的统治者善于用人有很多的关系,当时的统治者重用的宰相是谁?

    (科技创新)

    (3)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包容开放)

    材料三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4)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灌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5)材料四中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佛学著作是什么?

    (文化璀璨)

    材料五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以上两首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

    (7)综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时期我国出现盛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