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鹤岗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是宋与西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空白方框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赵构

    B.阿骨打        B.

    C.元昊

    D.铁木真

  • 2、为了解决唐朝后期五代十国以来国家的割据分裂问题,北宋初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些措施的积极作用或影响有(   )

    ①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3、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最能反映的娱乐场所是

    A.手工业作坊

    B.市镇

    C.瓦子

    D.宫廷

  •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称蒙古族的英雄铁木真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下属于成吉思汗功绩的是

    A.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B.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C.灭掉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D.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

  • 5、近年来,肯尼亚北部海域的拉穆群岛,不断有当地人自称是中国人的后裔。研究发现,该岛恰好位于环印度洋航线的交通要道,是郑和船队前往上述东非沿岸城市的必经之路;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对数百年前的事情根本没有文字记载,只能依靠口头相传;这些所谓的中国人后裔家中有世代相传的古瓷器,多数人的面目特征与当地人有较大差别,其中有些人颇像中国人。对以上材料的正确 解读是( )

    A.岛上居民一定是中国人的后裔 B.郑和一行当年到过该岛的可能性很大

    C.古瓷器一定是中国瓷器 D.暂不能确定当地人血统是否和中国有关

  • 6、“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直接威胁北宋都城-----使双方保持相对和平局面”这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

    A. 澶渊之盟

    B. 宋夏议和

    C. 靖康之变

    D. 宋金议和

  • 7、中国昆曲博物馆坐落于苏州古城区平江路张家巷全晋会馆内,在这里你会了解到昆曲发源于

    A.云南昆明

    B.苏州昆山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 8、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些豪言壮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国有企业改革

  • 9、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封建政权。请问元朝统一全国是哪一年

    A. 1127年

    B. 1279年

    C. 1276年

    D. 1271年

  • 10、丞相被誉为“百官之首”。中国古代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废除的皇帝分别是( )

    A.秦始皇、明成祖

    B.秦始皇、隋文帝

    C.秦始皇、明太祖

    D.秦始皇、唐太宗

  • 11、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后完成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 12、康熙帝有一个贴身侍卫,武艺高强,下列史实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有

    ①随康熙帝率清军在乌兰布通大败噶尔丹

    ②随康熙帝出巡东北,在雅克萨抗击沙俄侵略者

    ③随康熙帝到承德避暑山庄,召见少数民族首领

    ④随康熙帝参加了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3、下图为《雁塔题名》拓片(部分),雁塔题名反映了历代文人学子通过考试取得功名后,以此纪念,为非常荣耀之事。该典故可以印证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文字狱

  • 14、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到清朝的“康乾盛世”。从这些盛世局面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保证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5、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

    A. 辽夏向宋称臣

    B. 北宋割地求和

    C. 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D. 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 16、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苏州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B.宋朝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C.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 D.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 17、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我国科举制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文字狱”的出现 B.“八股文”取士

    C.进士科的创立 D.重文轻武的政策

  • 18、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亡于

    A. 政治腐败

    B. 民族矛盾

    C. 外敌入侵

    D. 农民起义

  • 19、南宋初年,率领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的是(   

    A.曹操

    B.霍去病

    C.岳飞

    D.文天祥

  • 20、18世纪末,冲破沙皇俄国的重重阻挠,渥巴锡率领帐下全体回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妥善安置。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平定大小和卓之乱

    B.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C.雅克萨之战

    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 22、宋元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1)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____加以管理。

    (2)宋代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城市中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______。

    (3)元政府设置______________,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4)______________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的艺术

  • 23、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________

  • 24、党项族:(1)区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_____的一支。(2)建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史称____。(3)统治:仿效_____,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

    知识点2 辽与北宋的和战

  • 25、南宋____(人物)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徽调不断吸取昆曲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____”。

  • 26、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①背景:______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②目的:学习中国的______

    ③影响:把唐朝先进的______、天文历法、文字、典籍、______、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

    ①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___

    ②贡献:在日本传授_____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 27、清朝颁布“禁海令”,不许片帆出海的皇帝是________

  • 28、配对填空

    A.徐光启B李时珍C施耐庵D吴承恩E.宋应星F.罗贯中G.汤显祖

    《西游记》________《水浒传》________《天工开物》________《三国演义》________

    《农政全书》________《本草纲目》________《牡丹亭》________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朝皇帝是____

    (2)命令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抗击沙俄的皇帝是____

    (3)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

    (4)907年,原农民起义军将领____建立后梁政权,标志着唐朝灭亡。

     

  • 30、背景: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生活。12世纪时,部落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

    统一:_____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势力,于_____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______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

    知识点2 蒙古灭西夏与金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根据所学,连一连

    北宋李时珍 活字印刷术

    元朝毕昇   《授时历》

    明朝郭守敬   《本草纲目》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宋代著名的三大词人。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在对待少数民族的问题上,采取了多样化的方式。唐太宗采用恩威并施的手段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关系。唐玄宗又多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加强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密切联系。民族友好成为了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主题词。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三种方式。

    (2)材料二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说说此“誓书”签订后对宋辽关系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 除此之外,清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管辖西藏和新疆的事务?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