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厂卫制
2、历史上曾立下“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的壮志,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的是
A.王安石变法
B.宋真宗澶渊之盟
C.后周世宗的改革
D.赵匡胤陈桥兵变
3、唐太宗时期,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武则天时期,创立殿试制度;唐玄宗时期,改革税制和兵制。据此可知,唐朝兴盛得益于:( )
A.社会稳定发展
B.文化丰富多元
C.制度创新发展
D.对外开放包容
4、清朝时期,我田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B.设置内阁和六部
C.设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5、后人称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她”是
A.武则天
B.白居易
C.李清照
D.王安石
6、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 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
D. 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7、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财产充作军费;到元军大营谈判时,他遭到扣留,威武不屈……从容就义。请问他是( )
A. 张骞 B. 苏武 C. 岳飞 D. 文天祥
8、岳飞抗金得到人民的尊敬,其主要原因是
A.岳家军纪律严明 B.岳飞被秦桧陷害
C.抗金符合,“大人民的利益 D.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9、“……唐朝经过了百年的发展与积累,已臻于鼎盛,进入了黄金时代。但同时也已处于盛极而衰的边缘,开始出现腐朽的现象。”唐朝“盛极而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陈桥兵变 D.蒙古崛起
10、“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与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1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称颂的诗人是
A. 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12、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中书省时,打破“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政区。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A.改变以前地方无权状态
B.巩固统治,防止地方割据
C.便于各族杂居,促进民族交融
D.便于发展畜牧经济
13、1661年,郑成功致书荷兰总督揆一:“ 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当归我。”横线处应填入
A. 雅克萨
B. 台湾
C. 澳门
D. 新疆
14、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从本质上反应了( )
A. 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 B. 文化专制的强化
C. 思想控制的强化 D. 近代化因素的萌发
15、“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设立丞相。”与材料中相关的人物是
A.赵匡胤
B.李世民
C.成吉思汗
D.朱元璋
16、1643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的地点是
A.南京
B.西安
C.北京
D.洛阳
17、“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
A. 唐蕃和亲的意义 B.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C. 宋夏议和的影响 D. 土尔扈特部回归的原因
18、唐朝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呈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制度先进、疆域扩大 B. 对外交通发达
C. 经济繁荣、国力富强 D. 政府注重对外交往
19、唐朝时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
A.朝鲜
B.波斯
C.天竺
D.日本
20、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A. 鉴真
B. 吉备真备
C. 玄奘
D. 阿倍仲麻吕
21、“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当时重要粮仓在_____和_____。
22、既有南曲的轻柔婉转,又有北曲的激昂声腔的戏曲是________。
23、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辽),都城在上京他就是辽太祖。
24、历史上,很多中央政权都重视维护边疆的稳定和捍卫祖国的统一。
(1)1793年,清朝颁布《_____》,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2)元朝政府设置_____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3)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
25、清朝设置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6、宋词风格多样,内容广泛,杰出代表人物有豪放派的__________ ,婉约派的_________ 。
27、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概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啊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表现:
耕地面积增加 | 到________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
兴修水利 | 对________、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________ |
庄稼种植 |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________、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经济作物种植 | ________增加,棉花、甘薯、烟草、茶叶、药材、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
(3)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________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8、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______
29、 ① 于1260年继承汗位,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并于 ② 年正式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 ③ (今北京)。元朝建立后,继续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 ④ (今杭州),南宋灭亡。 ⑤ 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统一全国大业,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30、
31、请对下列著作与相关作者进行搭配
李白 《长生殿》
苏轼 《水浒传》
关汉卿 《春夜洛城闻笛》
洪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施耐庵 《窦娥冤》
宋应星 《天工开物》
32、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请写出上述朝代的文学代表人物(写出一人即可)。
(1)唐之诗——
(2)宋之词——
(3)元之曲——
3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对世界做出过重大贡献。在世界文明坐标中确立中国符号,融入中国元素,是增强民族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围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为政》
材料二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三 见如图
材料四 《天工开物》封面和插图
材料五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回答: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材料二中英国学习了中国的什么考试制度?这一制度诞生于什么时期?
(3)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本图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两岸商业繁盛的景象,是北宋风俗画的杰出代表,请说出本作品的名称。
(4)材料四中提及的《天工开物》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请写出《天工开物》的作者。
(5)请根据材料和自己的理解说说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