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鞍山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据此,大运河在唐朝发挥的作用有

    ①沟通了南北的交通

    ②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③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④推动造船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唐玄宗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也是开创唐朝盛世的杰出帝王,以下哪些事情是他在位时做的

    ①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②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④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唐朝时期社会风气的特点是(     

    A.开放、兼容并包

    B.封闭、保守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 4、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 统一六国 B. 建立元朝 C. 统一蒙古 D. 建立明朝

  • 5、唐朝时期诗坛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吴道子

  • 6、“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至贞观十年,米每斗值二钱。”这说明贞观年间(  )

    A.货币紧缺,经济凋敝 B.米价没有任何波动

    C.占城稻推广到全国 D.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 7、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会议是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遵义会议

  • 8、明朝时商业的发展表现在

    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②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

    ③明朝时出现了有名的商帮

    ④开始出现纸币“交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9、下列历史人物都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大臣.其中以敢于直言进谏面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 10、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

    A. 游夜市,喝冷饮   B. 坐牛车,住邸店

    C. 瓦子,吃甘薯   D. 挂年画,贴桃符

  • 11、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

    A.辽的统治者

    B.西夏的统治者

    C.金的统治者

    D.吐蕃的统治者

  • 12、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 13、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A.唐初北方无隐患

    B.长城已彻底失去防御功能

    C.唐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更融洽

  • 14、运用历史地图感知历史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图中读不出的历史信息是( 

    A.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各项事务

    D.设置澎湖巡检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 15、北宋在边境地区设立榷场,与少数民族进行经济交往,即以中原地区的茶叶、丝绸、瓷器等来换取少数民族的优质马、牛、羊等。这反映了

    A.宋朝的财政来源主要依靠边境贸易

    B.宋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先战后和

    C.民族交往促进宋朝商业经济的繁荣

    D.经贸往来是民族交往的重要途径

  • 16、下列古诗中属于“诗仙”代表作的是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 17、日本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字等传回日本,大大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以上讲述的是日本遣使来唐的

    A. 背景   B. 条件   C. 过程   D. 影响

  • 18、乾隆时期来华的马夏尔尼曾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因为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导致中华帝国“破败不堪”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封建制度衰落,落后于世界潮流

    B.清朝政治腐败,军备废弛

    C.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

    D.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 19、如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读取的主要信息是

     

    A.政治清明 B.农业发达 C.胡乐流行 D.经济发达

  • 20、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①君主专制不断强化②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③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④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下图人物是_____。  

  • 22、“贞观之治”:

    (1)背景:626年,_____即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

    (2)措施:①在思想上,吸取______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如敢于直言的____);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如著名宰相_____、杜如晦)。②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③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__”。

  • 23、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_______民族的生活。

    (2)与北宋对峙,定都兴庆府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1227年,它被_______军队所灭。

    (3)1115年建立政权,1127年灭亡北宋,这个政权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它在______年被蒙古所灭。

    (4)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__________

  • 24、科举考试的变化

    (1)命题范围: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答卷格式: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________”。

    (3)特点:内容空疏,形式________,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4)历史影响:应试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________”“________”,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 25、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________

  • 26、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________,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 27、唐朝时,闻名中外的陶器( ),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时兴起的江西( ),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 28、党项族:(1)区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_____的一支。(2)建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史称____。(3)统治:仿效_____,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

    知识点2 辽与北宋的和战

  • 29、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 ,南越_____”,超越汉朝和______

  • 30、"十万烟火,甲于天下,地值寸金"写的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作者     作品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三国演义》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西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唐玄宗册封的三位少数民族首领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发展简图》

    (1)A处应是哪位著名皇帝?

    (2)B处反映的是唐朝哪一清明统治局面?

    (3)C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在清朝国家机构中,“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设立后,“军机大臣,每日召对,承旨遵办”,议政王大臣成为虚衔,并“无应办之事”,所以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清廷便明令停设议政王大臣,诸王贵族左右朝政的可能性,从制度上被彻底铲除了。

    ——白寿彝《中国通史》

    (4)根据材料二叙述的是清朝哪一中央政治机构?为什么说它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材料三:下图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块纸币印版的拓片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版材为铜质,版面为竖长形,长16厘米,宽9.1厘米。上半部刻着“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二十九个字,下半部刻有房屋,人物和成袋的包装物,以及3个人正在房屋外面空地上背运货物等图形。

    (5)这种纸币的名称是什么?想一想它的出现对促进商业发展带来哪些便利?

    材料四:《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寓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6)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元朝设立宣政院是为了对哪一地区进行有效管辖?这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五: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分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7)材料中的“戚少保”是谁?这首军歌表现出怎样的战斗意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