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南北两端分别是( )
A. 洛阳、涿郡 B. 余杭、长安 C. 洛阳、长安 D. 余杭、涿郡
2、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下列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这一历史进程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南方地区商业贸易和海外贸易的繁荣
B.南方地区地理、气候条件优越于北方
C.大量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D.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3、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
A.注意任用贤才
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重视发展生产
D.提倡节俭
4、“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辽阔,为实现有效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 分封制
B. 刺史制度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5、《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社会分工完成 B. 边境贸易繁荣
C. 民间艺术精湛 D. 市民生活丰富
6、唐朝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统管京师六学。律、书、算学为明法、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B.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
C.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D.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
7、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其反映的实质是
A.自给自足的封建小生产 B.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C.明朝的大商人很多 D.明代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
8、杜甫在《无家别》这首诗中写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篙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揭示了“安史之乱”( )
A. 爆发的主要原因 B. 演变的基本过程 C. 体现的根本性质 D. 产生的重大影响
9、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创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是( )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焦裕禄 ④王进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
10、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生活的民族是(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党项族 D.回纥族
11、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这体现了南宋统治者什么样的心态
A. 立志收复中原
B. 与金对峙
C. 偏安江南,不思进取
D. 向往和平
12、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是从哪个朝代开始?( )
A.唐朝 B.南宋 C.北宋 D.元朝
1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14、下列搭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阿保机——契丹
B.赵匡胤——北宋
C.元昊——西夏
D.阿骨打——后金
15、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披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高宗
16、“澶渊之盟后,辽宋分别在边境上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北宋向辽朝输出吞料、犀象。茶叶、瓷器、绢帛等,辽朝向北宋输出羊、马、骆驼等。”材料表明澶渊之盟( )
A.促进中原与边疆的经济交流
B.加速辽朝农业生产技术发展
C.推动汉族和女真族民族交融
D.有利于各个政权间文化互鉴
17、自称是唐朝皇帝外甥的少数民族首领是下列哪个民族的( )?
A. 吐蕃 B. 回鹘 C. 突厥 D. 南诏
18、宋朝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的是
A. 浙江余姚 B. 河北保定 C. 河南汝州 D. 江西景德镇
19、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王朝。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洛阳
B.589年,隋朝灭掉宋朝,统一南北
C.隋炀帝时,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D.隋文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20、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有
①鉴真东渡
②玄奘西行
③张骞通西域
④郑和出使西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1、明朝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____,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23、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的皇帝是________。
24、元朝设置_____,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清朝设置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5、李白生活在________时期,诗歌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被称为________
26、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_____________”。
27、
1966年 |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 ① 飞行实验成功 |
1967年 | 我国第一颗 ② 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 |
2003年 | 航天员 ④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成功返回地面 |
2008年 | 航天员翟志刚乘坐的 ⑤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28、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外的__________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9、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________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改国号为宋,以________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________。
(2)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解除___________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在中央,宋太祖采取__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派___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0、元末明初,描写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小说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31、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徐敬业起兵造反之前,有位叫骆宾王的文学家为他起早了一篇檄文。骆宾王在檄文中极力申讨武则天的罪行,辱骂武则天的身世,武则天读了檄文之后感慨不已,惋惜的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1)材料反映出武则天什么治国理念,为了践行这一理念武则天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重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2)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32、给下列称号写出他们的名字
诗仙—— 画圣—— 诗圣——
33、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邮票中的历史
(1)材料一中的两个人物各有何历史贡献?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足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二册
(2)宋代为加强和管理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了哪一机构?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哪里?
材料三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与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3)依据材料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什么?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对外通商,封闭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和管理海外贸易。
(4)材料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