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淮南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隋朝大运河的赞颂,它的中心是(  

    A.涿郡

    B.洛阳

    C.余杭

    D.临安

  • 2、生活在明朝的张武智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一定要读的书是( 

    A.唐诗 B.《资治通鉴》 C.《史记》 D.“四书”“五经”

  • 3、九年级(1)班黑板报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图片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     

    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唐三彩骑驼乐舞佣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文化交融

    C.海外贸易发达

    D.社会经济繁荣

  • 4、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某同学想了解我国明朝医药学方面的成就,你可以向他推荐的著作是

    A.《三国演义》 B.《本草纲目》

    C.《九章算术》 D.《农政全书》

  • 5、郑和的船队第六次远航返回时,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使团共1200余人随船队来到中国。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A.促进西洋诸国的发展 B.密切了民间文化的交流

    C.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D.提升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 6、他一心为国,奋勇杀敌,曾在郾城大捷,迫使敌军后退,有望收复中原,并说出了“还我河山”名言,他是

    A.卫青 B.戚继光 C.岳飞 D.郑成功

  • 7、瓷器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清朝时期中国著名的制瓷中心是

    A. 南京

    B. 松江

    C. 广州

    D. 景德镇

  • 8、“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 国家繁荣,社会稳定

    B. 统治暴虐,人民抱怨

    C. 人民安家乐业

    D. 社会急剧变化

  • 9、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是邵阳洞口县的80后“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曾对记者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他的许多名篇我都能背诵。”下列作品属于李白的是

    A. 《蜀道难》

    B. 《念奴娇赤壁怀古》

    C. 《窦娥冤》

    D. 《如梦令》

  • 10、下列有关李白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坎坷   

    ②其作品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   

    ③其作品具有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的特点     

    ④他被人们称为“诗仙”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1、宋朝宰相赵普建议宋太祖削弱藩镇的权力,说:“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宋太祖为“制其钱谷”而设置的官职是

    A.通判

    B.转运使

    C.市舶使

    D.节度使

  • 12、“打虎”“拍蝇”“猎狐”这些出现在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新名词,主要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 13、“天下的租赋,江南居其十九”、“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

    A.两宋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 14、《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教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当时的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辽灭金

    D.蒙古灭宋

  • 15、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通常被称为“圣人”。“诗圣”是指

    A.李白 B.张旭 C.吴道子 D.杜甫

  • 16、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17、唐太宗患有气喘病,在长安居住的宫殿潮湿,容易犯病,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以上材料说明唐太宗( )

    A.虚心纳谏,任用贤才 B.戒奢从简,身体力行

    C.轻徭薄赋,关注民生 D.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 18、“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诗句与下列哪历史事件有关?(  )

    A. 宦官专权 B. 藩镇割据 C. 安史之乱 D. 黄巢起义

  • 19、玄奘西行的出发点是

    A. 逻些

    B. 长安

    C. 涿郡

    D. 洛阳

  • 20、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制度上有诸多创新,在选官制度上曾首创武举和“殿前试人”制度,她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武则天

    D.唐太宗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明成祖称帝后,派_____ 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海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李时珍的代表作——

    (4)吴承恩的代表作——

  • 23、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贿赂上级,结党营私。乾隆以后,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____的趋势。各级官吏为了一己私利,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百姓。

    (2)官场的腐败之风在____中蔓延。八旗兵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军备废弛。

    (3)到了乾隆后期,财政虚耗非常严重。嘉庆以后,朝廷出现了____。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很多农民变为流民。社会的____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____重重。

  • 24、观察下面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南宋都城:临安

    B.岳飞大败金军主力地点:郾城

  • 25、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官场腐败:________以后,官场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

    (2)军队腐败:八旗兵久无战事,昔日的尚武精神荡然无存,将领________现象十分普遍。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

    (3)财政危机:嘉庆以后,出现了________危机。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社会危机:清朝中期以后,________现象加剧。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 26、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______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等人继续抗元斗争。__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 27、编排历史短剧,大家找来了A《本草纲目》、B《资治通鉴》、C《牡丹亭》、D《送子天王图》、E《天工开物》等书做道具,请你帮忙分派给下列演员。只写序号即可

    (1)剧中的刘大是一个医生,喜欢钻研中医中药书,你分派给他——

    (2)剧中的赵二是个农民,想查找农事的经验,你分派给他——

    (3)剧中的张三爱好书画,想临摹“画圣”的作品,你分派给他——

    (4)剧中的李四是个戏迷,想研究明清时期戏剧发展情况,你分派给他——

    (5)剧中的王五是个史学家,想研究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你分派给他——

  • 28、文成公主和________公主先后嫁到吐蕃,促进了唐朝和吐蕃的优好关系。

     

  • 29、生产工具的革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发展。唐朝时期创新的耕种工具和灌溉工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目的:为了加强____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中国古代文化灿烂,科技成就领先世界。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贡献连起来。 

    毕昇________       ①编写《资治通鉴》

    司马光________     ②发明活字印刷术

    李时珍________     ③编写《本草纲目》

    徐光启________     ④编写《天工开物》

    宋应星________     ⑤编写《农政全书》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他的诗有“诗史”之称——

    (2)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契丹”——

    (3)他是党项族人,于11世纪前期称大夏皇帝——

    (4)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1115年建立金朝——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材料三:“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1)材料一中“此河”是指什么?

    (2)隋朝的灭亡与此河与关吗?为什么?

    (3)依据材料二,家住余杭的书生李某要乘船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请问他要经过此河的哪几段?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