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克拉玛依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体现豪放风格的宋词作者包括(   )

    ①苏轼  ②李清照  ③李白  ④辛弃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 2、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1953~1957年期间优先发展的是(  )

    A.农业 B.军事工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 3、历史学家张岂之曾说:“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有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南宋政府外贸收入大量增加的原因有(   

    ①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

    ②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

    ③国家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④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4、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会议是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遵义会议

  • 5、“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穿越时空,来到如下图所反映的那个时代,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

    A.游夜市,吃小吃

    B.坐牛车,住邸店

    C.挂年画,贴“桃符”

    D.逛瓦子,看《窦娥冤》

  • 6、2019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时的讲话中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古代贤君也提到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把君主和百姓关系比喻成为舟与水关系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7、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僧人,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位唐代僧人是(     

    A.释迦牟尼

    B.鉴真

    C.法显

    D.玄奘

  • 8、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深情地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精忠报国”四个字,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其中,习近平“一生追求的目标”是下列哪位英雄的写照

    A.文天祥 B.戚继光 C.岳飞 D.郑成功

  • 9、请阅读下面句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些句子属于

    A. 唐诗

    B. 宋词

    C. 元曲

    D. 明清小说

  •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受安史之乱的悲怆情怀。他被后人称为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仙

  • 11、“咱们的钢铁炼出来了,咱们的钢铁卫星上天了,咱们到县上报喜去!大家都立功了……十五年赶上英国,超过美国不在话下……”这是电影《活着》里牛镇长的经典台词。此镜头与台词反映的历史场景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三大改造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2、明朝时期,专制统治不断加强。下列属于明太祖强化君权措施的是( )

    A.实行郡县制 B.建立行省制度

    C.废丞相,设锦衣卫 D.设立军机处

  • 13、它是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但它也在客观上维持了长久和平,是宋辽关系由战到和的转折点。这个“它”指的是

    A.陈桥兵变 B.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为王 C.澶渊之盟 D.与吐蕃联姻

  • 14、《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下列史实能在此书中查到的是

    A.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B.战国七雄

    C.元灭南宋

    D.设置驻藏大臣

  • 15、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迅速蔓延。以下能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的中医著作有

    A.《医学集成》和《医典》 B.《本草纲目》和《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和《红楼梦》

  • 16、下列各项属于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   )

    A.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B. 文成公主入吐蕃

    C. 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 D. 唐朝封怀仁可汗

  • 17、元朝时在全国设立了多少个行省?

    A. 12个

    B. 10个

    C. 9个

    D. 8个

  • 18、“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的这首《无家别》描述了哪次战乱后,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   )

    A. 玄武门之变

    B. 安史之乱

    C. 唐末农民起义

    D. 隋末农民起义

  • 19、1553年,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来自于(   )

    A.英国 B.荷兰 C.西班牙 D.葡萄牙

  • 20、清朝初年,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麻亲自进京朝贺,受到清制皇帝的隆重接见,这位清朝皇帝是

    A.皇太极

    B.顺治帝

    C.康熙帝

    D.乾隆帝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朝时被周边众多民族尊奉为“天可汗”的皇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____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_____局面。

  • 23、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

     

  • 24、明清时期时代的特征是________

  • 25、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明军攻占了元大都,结束了______对全国的统治。

  • 26、

    河段名称:A( )B( )C( )D( )

    城市名称:E( )

    此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哪五大流域?

    ( )( )( )( )( )

  • 27、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________位,我国的几次铁路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营运效率。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 28、"舟楫塞巷,街道肩摩"描写的是________

  • 29、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北宋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_______。

    (3)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是_________。

    (4)抗击沙俄、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清朝皇帝是________。

    (5)清朝统一台湾后,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___________。

    (6)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医药学著作是《________》。

    (7)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_______》。

  • 30、六次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行子婿之礼。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遂“和同为—家”。

    材料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为皇帝;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盟约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该盟约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归纳列举

    (1)下令开凿隋朝大运河的皇帝  

    (2)被唐太宗成为一面镜子的大臣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谁  

    (4)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事件是  

    (5)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事件是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fǔ)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创立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一中“科第之设”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