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安庆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一位同学以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为主题整理课堂笔记,做了如下表格,表中①②③应依次填写

    A.东汉、唐太宗、光武中兴 B.西汉、唐高宗、光武中兴

    C.东汉、唐玄宗、王莽政权 D.西汉、唐玄宗、光武中兴

  • 2、对下图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项目

    南方

    北方

    垦田数

    人口

    垦田数

    人口

    1077年

    3.1848亿亩

    5688.8万

    1.43175亿亩

    3398.4万

     

     

    A. 唐末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 宋朝时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

    C. 北方人口南迁主要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

    D. 说明了“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正确

  • 3、元灭南宋后不久,中国再度完成统一。下列史实发生于元代的有( )

    ①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  ②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 ③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 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4、郾城之战是古代历史上又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给予南进的金军以沉重打击。在此次战役中率军抵抗金军的是

    A.石守信

    B.岳飞

    C.寇准

    D.文天祥

  • 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是

    A.开凿运河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设置行省

  • 6、印度历史学家阿.里说“如果没有他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他提到的这位历史人物是( )

    A.唐太宗 B.玄奘 C.晁衡 D.鉴真

  • 7、《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扩大六部权力

    B.改革丞相制度

    C.扩大地方权力

    D.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 8、“天子好蹴鞠,满城尽高俅(宋徽宗喜欢蹴鞠,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除了讽刺的意味外,同时也(       

    A.说明了知识分子备受社会尊重

    B.体现了宋朝对外开放的风气

    C.展现了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

    D.反映了宋朝市民文化生活的一个侧面

  • 9、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A.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 B.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C.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D.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 10、清朝前期,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荒田的大量开垦 B.天然植被的破坏

    C.人口的快速增长 D.沉重的赋税

  • 11、“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是描写北宋开封相国寺节日场面的诗句。它描写的是

    A. 春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 12、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是

    A.汉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13、总计唐玄宗执政期间,全国共建了五十六项农田水利工程。相当于唐朝所建农田水利工程总数的20%以上。说明唐玄宗统治前期

    A. 政治清明

    B. 经济繁荣

    C. 社会安定

    D. 文教昌盛

  • 14、史实与结论一致是历史理解的基础,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表明了少数民族地位卑微

    B.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C.1206 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D.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加强了大将的兵权

  • 15、今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在唐宋元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下列节日与习俗搭配不当的是

    A.春节-拜年 B.元宵节-吃粽子

    C.端年节-赛龙舟 D.清明节-祭扫

  • 16、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唐蕃会盟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 17、两宋时期,政权并立。下列政权与其建立者对应正确的是

    A. 辽——耶律阿保机 B. 金——元昊

    C. 西夏——阿骨打 D. 辽——朱温

  • 18、建立元朝的民族和形成的新民族分别是( )

    A. 蒙古族 回族 B. 朝鲜族 回族 C. 土家族 藏族 D. 蒙古族 满族

  • 19、“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与君主的广纳贤才密不可分,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在贞观年间被重用的宰相

    ①房玄龄②姚崇③魏征④宋暻⑤杜如晦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 20、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磁石”的发明及外传的重大意义主要是

    A.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B.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C. 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 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_______,植棉地区向北推进到_______________

  • 22、________________、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 23、唐都__________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__________是手工业的突出代表。

  • 24、1644年_____(人物)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 25、他们都是少数民族杰出的首领,都对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开发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他统一契丹各部,916年称帝,国号“契丹”________

    (2)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________

    (3)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1115年称帝,国号金________

     

  • 26、游历西安,站在“____________”的起点,寻踪这条沟通欧亚陆上交通道路;赤壁怀古,可以感叹昔日之战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27、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________”之称。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编的《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 28、朱元璋强化皇权

    (1)措施:

    ①在地方:朱元璋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_____”,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朱元璋还先后分封_____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②在中央: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__________,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_____﹐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③设立_____特务机构: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设立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_____”,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2)影响: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__________大为加强。

  • 29、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鉴真传授佛经地

    B.玄奘取经地

    C.唐朝都城所在地

  • 30、唐朝繁荣昌盛,名人辈出.

    (1)唐太宗知人善用。房玄龄善于谋略_________敢于决断,他们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_”。

    (3)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_游学,玄奘回到长安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作者     作品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三国演义》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西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宋元时期的商业城市(至少3个)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盛世气象新)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盛唐时期,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进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1)材料一中的话出自唐朝哪位统治者之口?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式农具的名称及其用途?

    材料三  盛唐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

    (2)阅读材料三,指出将唐朝推向鼎盛的皇帝是谁?他统治前期被称为什么?从当时的国情和诗歌的繁荣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和同为一家)

    材料四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中国古代史》

    (3)根据材料四,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海内存知己)

    材料五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当时世界各国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强大的国力、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和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4)根据材料五,请写出唐朝时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我国两位杰出高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