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中的“千里长河”是指
A. 黄河 B. 大运河 C. 淮河 D. 长江
2、唐朝的书法艺术成就斐然,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
A.王羲之,钟繇
B.阎立本、吴道子
C.颜真卿、柳公权
D.房玄龄,杜如晦
3、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开射运送的粮食六百万石。下列表述与此相对应的是
A.“苏湖熟,天下足”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
D.“一半胡汉似汉家”
4、“中下层的读书人登上政治舞台,在宋代才能彻底实现,这要拜技术发明所赐。”这一观点的得出是基于宋代
A.市民阶层的壮大 B.考试内容的调整
C.印刷技术的发展 D.四大发明的外传
5、下列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宋代经济发展的笔记,符合史实的有
①农民跨坐秧马拔秧 ②乘坐配备了指南针的海船 ③使用“交子”购买商品 ④去“夜市”吃夜宵 ⑤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6、纸币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不仅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兴盛,在印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元朝
7、“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是( )
A.颓废与反抗
B.开明与开放
C.专制与跋扈
D.任性与狂妄
8、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最终结果是( )
A.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B.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C.统一了黄河流域
D.稳定了西北边疆
9、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诸侯并起战乱频繁的时期,以下战争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桂陵之战 B.牧野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10、十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政权的是
A.松赞干布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尺带珠丹
11、使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玄武门之变
B.安史之乱
C.天宝危机
D.黄巢起义
12、清初一位文人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结果,该文人被朝廷定罪问斩。这反映了清初实行( )
A.厂卫制度 B.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闭关政策
13、如果同学们围绕“民族融合”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可以收集的相关史料有
①鉴真东渡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回族的形成
④元朝在西藏设宣政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4、陕北首个“闯王”纪念馆位于延安市富县太平村,该馆通过文物实物和文史资料展现了“闯王”战斗辉煌的一生,该馆的修建是为了纪念
A.陈胜
B.吴三桂
C.黄巢
D.李自成
15、下面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②戚继光抗倭③岳飞抗金④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16、以下古代战役,属于以少胜多的有
①阪泉之战 ②巨鹿之战 ③垓下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当时人民负担较轻
C.思想上实行高压政策
D.统治者注重生活节俭
18、梁启超在1905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教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哪一民族形成于元朝
A.藏族
B.回族
C.壮族
D.白族
19、如图所示的宣传画中有一句醒目的标语:“跑吧,中国!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对此标语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D.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20、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
A.农学著作 B.科技著作 C.编年体通史 D.神话小说
21、两宋时,原产于越南的 ______ 由福建推广到江淮一带, ______ 成为著名的瓷都。
22、经济重心的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___时最后完成。
(2)表现:“苏湖熟,天下足”;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3、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________。
24、概况: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________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________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25、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书名或人名。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
(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所著的悲剧是——《 》
(3)他的作品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他是——
(4)他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他被誉为“画圣”,其代表作——《 》
(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6、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是________。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27、清朝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
28、繁华的都市生活
(1)北宋的开封、南宋时的____、元朝时的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随着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____的场所,叫做“____”。瓦子中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____”。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3)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____,最为重视。
(4)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杂剧形成于____。
29、成吉思汗在位期间,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___________(判断对错)
30、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755-763年的________
(事件)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31、
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女真族 吴道子
诗圣 元昊
党项族 阿骨打
32、请列举唐朝和元朝设立的管辖西域地区的机构名称。
3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一位皇帝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库俱丰实。”
(1)材料一的那位皇帝是谁?这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是什么?他善于纳谏,被他比喻可以“知得失”的大臣是谁?
(2)材料二描述了唐朝另一个盛世局面是什么?在位的皇帝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