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则天于公元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重视农业生产 B.提倡节俭 C.善于纳谏 D.严惩贪官污吏
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惜唐宗宋祖,略输文采” 中的“宋祖”指的是( )
A. 宋祖德 B. 李世民 C. 赵匡胤 D. 铁木真
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其主要依据是
A. 改国号为周
B.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 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D. 开创科举制度
4、武则天死后,为自己留下“无字碑”,功过任人评说。当代不少史学家对武则天做出正面评价,他们的依据主要是
A.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武则天使唐朝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C. 武则天是聪明美丽、心地善良的女子 D. 武则天本是唐高宗的皇后,深受宠爱
5、王晓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女皇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研究的人物是(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6、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
A.开创盛世局面
B.进入鼎盛时期
C.从此由盛转衰
D.至此灭亡
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些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写作这些诗的诗人被誉为
A.诗仙 B.诗魔 C.诗圣 D.诗鬼
8、“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共同点有( )
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都有利于北宋边境贸易的发展
③签约的地点都在北宋的都城
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订立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10、“史学两司马”中北宋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A. 《资治通鉴》
B. 《史记》
C. 《汉书》
D. 《唐书》
11、“和同为一家”体现了唐与__的关系日益密切。
A. 朝鲜
B. 日本
C. 吐蕃
D. 回纥
12、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 )
A. 青花瓷 B. 白瓷 C. 唐三彩 D. 冰裂纹瓷器
13、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14、唐朝时期的男女交往比较自由,可以同行,共饮谈笑唱和,这表明唐朝( )
A.社会经济发达
B.诗歌处于黄金时代
C.宗教政治开明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15、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市民文化兴起,人们在瓦子娱乐休闲。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隋朝洛阳 B.唐朝长安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16、南宋时期,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盛誉的港口是( )
A.广州
B.泉州
C.宁波
D.扬州
17、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420年,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完成了北京城修建
B.元朝采取行省制管理地方,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C.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D.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18、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与摘要内容相符的皇帝是( )
摘要一 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摘要二 历史上称他统治期间为“贞观之治”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19、“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该诗认为“此河”修建的最主要意义在于
A.巩固了统治 B.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
C.有利于周边农田灌溉 D.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20、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②b的都城在上京
③与c并立的西夏由党项族建立
④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1、唐太宗时__________西行天竺取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2、清朝在对全国的统治过程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________,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祟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23、创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_____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4、宋朝为了扭转五代十国时期尚武亲文的风气,实行________的政策。
25、北宋时泥活字的发明者是 。
26、唐太宗实行_________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称为“________”。
27、戚继光抗倭
(1)______中期,倭寇猖獗,“倭患”严重。
(2)戚继光率领“____”到东南沿海抗倭,南下浙江。1561年率军在浙江_____九战九捷歼灭倭寇一万多人。此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28、两宋时期,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入的________,推广到东南地区。___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29、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__________不断壮大,市民文化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_”。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________”。
30、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____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________”,流传四方。
31、将政权名称与建立人物和所属民族对应连线:
32、请列举出唐朝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那个乱到不能再乱的时代到歌舞升平的大唐“治世”,前后对照,真是朋相迥异!400年的战乱使中华民族受到空前的大分裂。但是,在这历史浊流的冲击下,她始终未散,依然整体,并且坚强地度过了战乱的黑暗,迎来了“治世”的曙光,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表现。
——吴枫、常万生《治世沧桑》
材料二 唐朝拥有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再也没有真正统一过,外族入侵、藩镇割据、武将叛乱、农民起事不断发生,但名义上唐朝依然存在,而且在某些阶段,藩镇势力受到打击,朝廷的权力有所恢复。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材料三 在统一政权之性质日衰的唐朝后半期以后的年代中,包括北宋和南宋时期,“中国”逐渐变小了。当然,我认为“广义的中国史”是涵盖了契丹帝国、女真帝国和西夏国等国而展开的。但是即便如此国家或政权都是小型的,充其量也仅达到中型规模。
——(日)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那个乱到不能再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时期?此后,中华民族“始终未散,依然整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运用材料二中的关键词句,解释材料三中“唐朝后半期”“统一政权之性质”这一概念。
(3)根据材料三中杉山正明的观点,你认为唐朝后半期以后的年代“广义的中国史”还应涵盖哪些民族政权?
(4)结合所学指出,从“那个乱到不能再乱的时代”到两宋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