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胡杨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武则天于公元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重视农业生产 B.提倡节俭 C.善于纳谏 D.严惩贪官污吏

  • 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惜唐宗宋祖,略输文采中的宋祖指的是( )

    A. 宋祖德 B. 李世民 C. 赵匡胤 D. 铁木真

  • 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其主要依据是

    A. 改国号为周

    B.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 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D. 开创科举制度

  • 4、武则天死后,为自己留下“无字碑”,功过任人评说。当代不少史学家对武则天做出正面评价,他们的依据主要是

    A.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武则天使唐朝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C. 武则天是聪明美丽、心地善良的女子 D. 武则天本是唐高宗的皇后,深受宠爱

  • 5、王晓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女皇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研究的人物是(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 6、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

    A.开创盛世局面

    B.进入鼎盛时期

    C.从此由盛转衰

    D.至此灭亡

  • 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些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写作这些诗的诗人被誉为

    A.诗仙 B.诗魔 C.诗圣 D.诗鬼

  • 8、“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共同点有(     

    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都有利于北宋边境贸易的发展

    ③签约的地点都在北宋的都城

    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订立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9、“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 10、“史学两司马”中北宋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A. 《资治通鉴》

    B. 《史记》

    C. 《汉书》

    D. 《唐书》

  • 11、“和同为一家”体现了唐与__的关系日益密切。

    A. 朝鲜

    B. 日本

    C. 吐蕃

    D. 回纥

  • 12、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   )

    A. 青花瓷   B. 白瓷   C. 唐三彩   D. 冰裂纹瓷器

  • 13、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 14、唐朝时期的男女交往比较自由,可以同行,共饮谈笑唱和,这表明唐朝(  )

    A.社会经济发达

    B.诗歌处于黄金时代

    C.宗教政治开明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 15、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市民文化兴起,人们在瓦子娱乐休闲。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隋朝洛阳 B.唐朝长安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 16、南宋时期,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盛誉的港口是(     

    A.广州

    B.泉州

    C.宁波

    D.扬州

  • 17、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420年,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完成了北京城修建

    B.元朝采取行省制管理地方,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C.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D.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 18、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与摘要内容相符的皇帝是(  

    摘要一 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摘要二 历史上称他统治期间为“贞观之治”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 19、“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该诗认为“此河”修建的最主要意义在于

    A.巩固了统治 B.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

    C.有利于周边农田灌溉 D.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 20、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②b的都城在上京

    ③与c并立的西夏由党项族建立

    ④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太宗时__________西行天竺取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_

  • 22、清朝在对全国的统治过程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________,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祟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 23、创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_____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 24、宋朝为了扭转五代十国时期尚武亲文的风气,实行________的政策。

  • 25、北宋时泥活字的发明者是

  • 26、唐太宗实行_________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称为“________”。

  • 27、戚继光抗倭

    (1)______中期,倭寇猖獗,“倭患”严重。

    (2)戚继光率领“____”到东南沿海抗倭,南下浙江。1561年率军在浙江_____九战九捷歼灭倭寇一万多人。此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 28、两宋时期,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入的________,推广到东南地区。___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 29、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__________不断壮大,市民文化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_”。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________”。

  • 30、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____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________”,流传四方。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政权名称与建立人物和所属民族对应连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出唐朝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那个乱到不能再乱的时代到歌舞升平的大唐“治世”,前后对照,真是朋相迥异!400年的战乱使中华民族受到空前的大分裂。但是,在这历史浊流的冲击下,她始终未散,依然整体,并且坚强地度过了战乱的黑暗,迎来了“治世”的曙光,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表现。

    ——吴枫、常万生《治世沧桑》

    材料二  唐朝拥有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再也没有真正统一过,外族入侵、藩镇割据、武将叛乱、农民起事不断发生,但名义上唐朝依然存在,而且在某些阶段,藩镇势力受到打击,朝廷的权力有所恢复。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材料三  在统一政权之性质日衰的唐朝后半期以后的年代中,包括北宋和南宋时期,“中国”逐渐变小了。当然,我认为“广义的中国史”是涵盖了契丹帝国、女真帝国和西夏国等国而展开的。但是即便如此国家或政权都是小型的,充其量也仅达到中型规模。

    ——(日)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那个乱到不能再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时期?此后,中华民族“始终未散,依然整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运用材料二中的关键词句,解释材料三中“唐朝后半期”“统一政权之性质”这一概念。

    (3)根据材料三中杉山正明的观点,你认为唐朝后半期以后的年代“广义的中国史”还应涵盖哪些民族政权?

    (4)结合所学指出,从“那个乱到不能再乱的时代”到两宋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