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保山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西夏的建立者是

    A.耶律齐 B.赵匡胤 C.元昊 D.赵光义

  • 2、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一一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一一宋应星   

    ③《红楼梦)一一曹雪芹   

    ④(农政全书)一一贾思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下图为清政府下令颁置的“金奔巴瓶”,先存于西藏博物馆。清政府颁置金瓶和玉签突出反映了(   

    A.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B.西藏地区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

    C.汉藏民族间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D.清政府尊重藏族地区宗教信仰

  • 4、年10月26日,第十二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启幕,本届文博会的主题是文化与科技融合,活字印刷术首次“走进”文博会。活字印刷术的最早发明者是

    A.蔡伦

    B.王祯

    C.毕昇

    D.司马光

  • 5、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从这首诗歌中可以了解到的信息包括

    ①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 ②印证了当时杭州的繁华、江南的富庶

    ③隋唐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猛    ④北宋时期,南方农业有很大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6、它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它是(       

    A.京剧

    B.昆剧

    C.元曲

    D.徽调

  • 7、一天早晨,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宋讷,昨天晚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很惊讶。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宋讷毛骨悚然,慌忙解释是因下属打坏了茶具。朱元璋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

    A.设立锦衣卫

    B.建立内阁

    C.成立东厂

    D.设立“三司”

  • 8、阅读《唐朝部分年代人口统计表》(见下表),分析755年至760年唐朝人口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

    A.贞观之治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 9、如下图所示戏剧形式,诞生于清乾隆年间,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戏种是

    A.昆曲 B.京剧 C.越剧 D.豫剧

  • 10、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A. 文天祥

    B. 戚继光

    C. 林则徐

    D. 岳飞

  • 11、下图是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货郎挑担将至村头,众多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该绘画:(  

    《货郎图》局部

    A.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B.描写热闹的城市生活

    C.反映发达的中外交通

    D.反映兴盛的海外贸易

  • 12、我国历史上,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是在

    A. 唐朝691年

    B. 宋代1227年

    C. 明朝1553年

    D. 清朝1842年

  • 13、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 《大唐西域记》

    B. 《西游记》

    C. 《金刚经》

    D. 《天方夜谭》

  • 14、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A.《国语》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 15、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主要社会作用是

    A. 巩固隋朝的统一

    B.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C. 方便隋炀帝南巡

    D. 巩固北方边防

  • 16、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继唐诗之后的又一座丰碑。宋词中豪放词派的开创者是(     

    A.苏轼

    B.李煜

    C.李清照

    D.辛弃疾

  • 17、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中,1978年12月18日,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历史时刻之一,一次会议召开了。我们称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因为它

    A.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B. 开始平反冤假错案

    C. 决定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 18、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昊等少数民族首领对中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

    A.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融合

    B.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C.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D.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 19、秦、隋两朝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①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②都因实行暴政而速亡

    ③都留下了影响深远的伟大工程  ④都采用科举考试方式选拔人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20、有人曾因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遭受株连九族之罪,这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 )

    A. 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 C. 八股取士 D. 大兴文字狱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___》,是一部____体的通史巨著。

  • 2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称之为 “________”;唐朝的________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 23、明朝的建立

    1368年,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 24、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措施:

    ①顺治帝接见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达赖五世,赐予“_____”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格鲁派首领为“____”的封号。

    ②雍正时,清朝开始设置_____。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③1793年,清朝颁布《_____》,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④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_____,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

    (2)影响: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 25、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书名或人名。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

    (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所著的悲剧是——《 》

    (3)他的作品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他是——

    (4)他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他被誉为“画圣”,其代表作——《   》

    (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26、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天山北路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_________的叛乱。乾隆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__________叛乱。

  • 27、____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____》的作者是明代杰出科学家宋应星,该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 28、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高僧是________。贞观年间,________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习佛法。960年,________建立北宋,以________(称为东京)为都城。

  • 29、宋朝在地方设置 ,从而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 30、表现

    (1)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2)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________风气盛行一时。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罗贯中   A.《红楼梦》

    关汉卿   B.《窦娥冤》

    吴承恩   C.《水浒传》

    李时珍   D.《西游记》

    施耐庵   E.《三国演义》

    曹雪芹   F.《本草纲目》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社会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提示,写出正确的答案。

    (1)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用人唯贤,使唐朝国力增强,史称_________________。

    (2)唐玄宗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_________________。

    (3)持续八年动乱,导致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4)他主持编写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司马迁并称为“史学两司马”。他是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延四年,发诏修洛阳之乾元殿(隋场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 “巨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殿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世?……袭 亡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夹。”……上(唐太宗)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

    ——唐太宗

    材料三 诗人杜甫在《忆昔》一诗中这样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1)根据材料一在罢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听取张玄素建议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唐蕃通婚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3)唐太宗的统治政策和治国成效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材料三中唐诗描写了哪一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什么局面?

    (5)纵观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朝进行概括性评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