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下图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B.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皇城即紫禁城
C.北京城平而呈“凹”字形,由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
D.北京城的建筑以宫苑为重点,并建有王府、坛庙等
2、如图,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3、乾元元年(758年),唐朝实行俸禄制度改革,大幅削减官员俸禄。其主要历史背景是( )
A.黄巢起义的致命打击
B.裁汰冗员的吏治改革
C.安史之乱的经济破坏
D.宦官专权的政治腐败
4、作者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A. 废分封立郡县
B. 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C. 郑和下西洋
D. 戚继光抗倭
5、《旧唐书·李密传》中曾这样描写隋末的社会状况:“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导致这种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炀帝暴政 B.隋朝灭亡
C.李渊称帝 D.农民起义
6、“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反抗侵略 B. 民族团结
C. 社会变革 D. 和平交往
7、唐统治者屡次派遣专人往海外寻访医药。……外来药物、医生、验方、医术和医学著作等大量涌入唐朝境内,大大丰富了中国医学宝库的内容。从目的与作用上分析,这种情境类似于( )
A.鉴真东渡日本
B.遣唐使来华学习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8、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哪一地区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
A.海南岛 B.库页岛 C.舟山群岛 D.山东半岛
9、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即位后,把女真族名改为
A. 回族
B. 满族
C. 满洲
D. 党项
10、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下面是某同学用制表法梳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时制作的表格,表格中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人物是( )
人物 | 主要事迹 |
|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
| 党项族杰出首领,定都兴庆府 |
| 统一女真各部,颁行女真文字 |
| 把国号改为元,完成全国统一 |
A.阿骨打、铁木真、元昊、阿保机
B.阿保机、元昊、阿骨打、忽必烈
C.阿骨打、元昊、忽必烈、铁木真
D.阿保机、忽必烈、铁木真、元昊
11、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唐朝的时代特征最贴切的是
A.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政权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2、“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江西出现著名瓷都景德镇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1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最早出现在什么地区( )
A.开封 B.杭州 C.南京 D.四川
14、清朝的棉纺织业中,轧花、纺线、织布、染色的分工及独立成业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A.商帮的形成 B.农业的恢复 C.手工业的发展 D.商业的繁荣
15、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著作为
A.《天工开物》 B.《牡丹亭》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16、明朝末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闯王李自成在崇祯二年(1629年)率领农民起义并且提出“均田免赋”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该口号的提出主要针对
A.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B.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C.连年旱荒,农民暴动
D.政治腐败,贪污成风
17、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与它类似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18、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B.大大缩减了科举取士名额
C.武将没有任何的军事指挥权 D.解除军队所有将领的兵权
19、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新的格局,军队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的重塑,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这种新格局不包括
A.军委管总
B.战区主战
C.军种主建
D.联合作战
20、宋朝时期他们规定向政府交税,他们的经济活动对城乡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自身的社会地位也发生变化,“他们“指的是
A. 士人
B. 农民
C. 作坊工
D. 商人
21、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是________。
22、唐太宗时__________西行天竺取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3、________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24、从_____________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5、两宋时期,南方水稻种植的品种是________。
26、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
27、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28、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_____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_____,史称“_____”。
29、文成公主和亲的对象是身为吐蕃赞普的__________。
30、巩固西北边疆
(1)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______________等族人民,清代把这个地区称为“_________”。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_________在俄国唆使下发动叛乱,______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______,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2)在维吾尔族人民的支持下,______派兵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3)清朝设置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4)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___________部,因不堪忍受________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______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安善安置。________的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32、根据所给的信息,请将相关人物的名字填在横线上。
(1)敢于直言,经常提醒皇帝居安思危,被喻为“一面镜子”,他是________。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________。
(4)“他率领本部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重返祖国”,他是_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要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材料二
材料三 雍正皇帝曾经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这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体现的是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2)据材料二,请你概括出10-13世纪的时代特征及历史发展总趋势。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清朝统治者管辖西藏地区的措施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