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文山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设置通判监督地方知州 ④设置转运使掌控地方赋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2、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A.《三国志》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 3、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以下机构标志台湾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A. 台湾府

    B. 澎湖巡检司

    C. 台湾办事大臣

    D. 台湾省

  • 4、我国历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形式不断在变化,其中名人辈出,其作品与其搭配错误的是

    A. 李白——《早发白帝城》

    B.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C. 关汉卿——《窦娥冤》

    D. 罗贯中——《红楼梦》

  • 5、最近兴起一股“古代帝王偶像热“。其中,隋文帝的粉丝就有很多。粉丝追捧隋文帝的原因是

    ①统一南北 ②建立隋朝 ③立志改革 ④开凿运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6、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对于清朝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条约主要解决了

    A. 中俄两国停战问题

    B. 蒙古地区的归属问题

    C. 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D. 中俄两国西北部边界问题

  • 7、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唐朝的僧人

    ②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做出重大贡献

    ③西行求取佛法

    ④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江南……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诗)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诗)

    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 9、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杰出数学家是

    A.宋应星

    B.徐光启

    C.刘徽

    D.祖冲之

  • 10、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提出实施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振兴东北战略

    C.中部崛起战略

    D.科教兴国战略

  • 11、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实行

    A.官位沿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厂卫机构 D.八股取士

  • 12、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与上述史实相匹配的评价结论是

    A.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B.造反派之间的夺权狂潮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 1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对哪位古代著名诗人的评价?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 14、《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一文中说:“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最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这里的“内乱”是指(  )

    A.解放战争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 15、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吸收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C.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

    D.人口大幅度增长,土地面积增加

  • 16、下列作物是明朝从美洲引进的是

    A.水稻、小麦 B.玉米、甘薯 C.小麦、玉米 D.水稻、花生

  • 17、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作物的是(  )

    A.小麦

    B.水稻

    C.粟

    D.棉花

  • 18、下列关于唐朝文化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阎立本《步辇图》描绘的吐蕃使节求婚场景,反映了形神兼备的绘画艺术 ②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歌蔑视权贵,超凡脱俗 ③杜甫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④唐代颜真卿《九成宫醴泉碑铭》为代表的楷书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⑤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 19、581年,建立隋朝的是( )

    A. 隋炀帝 B. 李世民 C. 隋文帝 D. 黄巢

  • 20、岳飞率领岳家军大败金军主力的战役是

    A.澶州之战

    B.开封保卫战

    C.郾城之战

    D.赤壁之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下图人物是______

  • 22、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国,统一全国。________年,朱温建后梁政权,标志唐朝灭亡。

    (2)唐朝发明的适于深耕细作的工具是________。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___

    (3)唐朝陶瓷________闻名中外,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成为著名瓷都。

     

  • 23、党项族:(1)区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_____的一支。(2)建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史称____。(3)统治:仿效_____,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

    知识点2 辽与北宋的和战

  • 24、唐代劳动人民对生产工具作了重大改进。新耕犁有______灌溉工具有___;唐朝手工业也很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业珍品的是_________

  • 2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毛泽东诗词选》时,看到《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词句,便开展讨论,你能和他们一起讨论吗?

    1)小华说:汉武帝是汉朝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做了许多对后世产生影响的事。

    2)小丽说:唐太宗实行比较开放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大家尊奉他为各族的(   )

    3)小梅对词中宋祖到底是北宋还是南宋发生了疑问,你认为应该是(  )宋的皇帝。

    4)小成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了元朝,是吗?你应该告诉他,元朝是( )建立的。

    5)你补充说:由此我还想到,元朝人口大面积流动,元朝民族间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还创立了(   )制度,对后世省级行政区设立意义深远。

  • 26、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实行____制度。

    (2)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____,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_____,由____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____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4)元朝设置____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 27、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________”,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 2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________的统治。

  • 29、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_________制度。在中央,由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____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________负责监察事务。

  • 30、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________”之称。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编的《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历史现象(事件)与相关人物连接起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小明是班上图书角的管理员,现有下列图书,请你帮他将这些图书准确分给下列同学(只需填相应的字母):

    A.《西游记》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三国演义》

    (1)小张同学长大后想成一名中医,你应将____分给他。

    (2)小华同学一直对神话故事比较感兴趣,你应将____分给他。

    (3)小明同学想要一本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书,你应将____分给他。

    (4)小龙同学对刘备、关羽的故事比较感兴趣,你应将____分给他。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大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有一次,他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人才多”。

    材料三  明朝时,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发挥自己的见解。

    (1)材料一中选举官员的制度合不合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隋唐开始实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的考试制度对唐朝有什么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明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写成的文章称为什么?

    (4)你如何评价明朝对科举考试的规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