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洲西部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其自然条件是( )
A.人们喜欢吃牛排、奶酪等食物
B.气候干旱,河流稀少
C.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少
D.人口密集,城市集中
2、日本的贸易伙伴中,排在前两位的是( )
A. 美国欧盟 B. 美国韩国 C. 中国大陆台湾 D. 美国中国大陆
3、下列海峡不是大洲分界线的是( )
A. 土耳其海峡 B. 直布罗陀海峡 C. 英吉利海峡 D. 白令海峡
4、日本气候与同纬度亚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多
B.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多
C.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多
D.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少
5、印度被称作“世界办公室”主要因为有发展迅速的( )
A.种植业
B.旅游业
C.服务外包产业
D.采矿业
6、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 )
A.欧洲西部
B.东南亚
C.澳大利亚
D.美国
7、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 ( )
A. 亚马孙河 B. 长江 C. 尼罗河 D. 密西西比河
8、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修建的原因不包括是
A. 南部地形平坦 B. 南部气温相对北部而言要高
C. 南部城市、人口相对北部更多 D. 南部有丰富的矿产
9、美国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是( )
A. 洛杉矶 B. 旧金山 C. 芝加哥 D. 纽约
10、世界上地跨两洲和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法国
B.英国
C.俄罗斯
D.美国
11、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如近几年越南咖啡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这里( )
A. 热量、水分条件充足 B. 地形全部是平原,土壤肥沃
C. 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D. 世界上对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12、人们习惯把澳大利亚称为“澳洲”,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B.澳大利亚以白色人种为主,居民通用英语
C.起伏和缓,地形自西向东分成三部分
D.首都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
13、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你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 )
A. 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B. 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C. 畜产品缺乏的问题 D. 土地沙漠化的问题
14、关于欧洲西部位置叙述错误的是( )
A.北邻北冰洋
B.西邻大西洋
C.南邻地中海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15、中东地区常见的牲畜,也是传统的交通工具( )
A.马 B.牦牛 C.骆驼 D.狗
16、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 )
A. 里海和黑海 B. 鄱阳湖和洞庭湖
C. 五大淡水湖 D. 贝加尔湖
17、读“印度德干高原图”,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德干高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濒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B.大部分处在北纬10°—20°之间
C.德干高原地处中纬度地区
D.德干高原地处温带地区
【2】此时,德干高原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3】此时,德干高原的季节是
A.旱季
B.冬季
C.凉季
D.雨季
18、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聚集在东南沿海的主要原因是:( )
A. 历史悠久,内河航运发达
B. 气候宜人,开发早,对外联系方便
C. 煤铁资源比较丰富,采矿业发达
D. 草原广阔,适宜放牧
19、在法国旅游的人,选择下列哪项旅游活动是合理的()
A.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的太阳
B.登埃菲尔铁塔,在欣赏名画《蒙娜丽莎》
C.欣赏勇士的斗牛比赛
D.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参观世界表都伯尔尼
20、在俄罗斯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之间的地形是
A. 西西伯利亚平原 B. 东欧平原 C. 中西伯利亚高原 D. 东西伯利亚山地
21、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人口 ,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 国家。
22、世界上最大的______沙漠。非洲的气候以______带气候为主。
23、亚洲气候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 位,为2.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更高达3.0%。
25、中东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
A. 热带季风 B. 地中海 C. 热带沙漠 D. 热带草原
26、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是典型的 气候,农业多分布在 。
27、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以________和_______最为高峻。
28、尼日利亚的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_______纬度地区,地处________带。
29、在我多水带地区适合发展_______。在我国少水带地区适合发展________ 。
30、写出下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省会。
31、读有关极地地区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图是___地区地图,③是___岛,它是世界最大的岛屿。
(2)B图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___度,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常住人口的大洲和唯一一个还没有建立国家的大洲。
(3)B图所显示区域是科学考察的宝地,到2009年,中国共建有___个科学考察站。①所示的___站是我国第一个考察站。中国的科学家想去该地区考察,最好的时间是我国的___季。
(4)A地自转方向是___时针方向,B地自转方向是___时针方向。
(5)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主要有___、铁等矿产资源。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据欧盟报告,印度已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
材料二:印度地形分布图。
(1)写出图中数字代号及对应的地理事物名称:
首都:①___________;海域、大洋: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恒河(在图中用⑤标出)___________;平原:⑥___________;高原:⑦___________。
(2)印度位于___________亚,是世界第_________人口大国。
(3)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黄河和________河都曾孕育了人类的文明,华夏文化和___________文化源远流长。
(4)印度成为农业大国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
①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丰富
②拥有世界10%的可耕地
③利用生物技术的进步改良品种,完善水利灌溉系统,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
④国内粮食消耗少,大部分用来出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印度最大的城市、麻纺织工业中心和第二大海港是(______)
A.加尔各答 B.孟买 C.新德里 D.班加罗尔
33、阅读图文材料,同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六大经济走廊,指的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规划的一个经济带建设,包含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
材料二 六大经济走廊示意图。
(1)中蒙俄经济走廊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该国工业区分布与矿产资源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新亚欧大陆桥走廊终点是荷兰的鹿特丹港,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乳畜生产大国,其形成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
(3)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人口第二大国是____,该国人种主要为____,主要信奉___教,近年来,该国的软件产业令世界瞩目。
(4)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本地生产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___海峡海运销往西欧、美国和____。
(5)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中南半岛属于东南亚。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____,半岛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这里盛产水稻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读东南亚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半岛,该半岛位于_____半球。(南或北)
(2)B地的气候是_____,气候高温多雨,适合_____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3)C海峡是_____。它沟通了印度洋和_____洋。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南北两侧分别被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纬线)穿过。因此,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___带(温度带)。
(2)非洲东濒E___________洋,西临F大西洋;北隔②直布罗陀海峡和③___________与欧洲相望。
(3)读图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气候:
A___________气候,B___________气候,C___________气候。
(4)由以上可知,非洲气候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