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工业的发源地是( )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非洲北部 D.北美洲南部
2、对南亚农业和河流汛期有重要影响,带来丰沛降水的季风是( )
A.东北季风 B.东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西南季风
3、亚洲的主体部分在
A. 东半球、北半球 B. 东半球、南半球 C. 西半球、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4、下列旅游景观位于埃及的是( )
A.
B.
C.
D.
5、关于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岛国,温带海洋性气候
B.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多优良港湾
C.资源贫乏
D.民族构成单一,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6、对铁路运输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运输量大 B. 速度最快
C. 连续性强 D. 受自然条件限制小
7、中南半岛上的自然特征不包括的是( )
A.地势北高南低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多高原和平原 D.大河由北向南流
8、从以下气候资料判断,美国旧金山属于下列哪种气候类型( )
A.A B.B C.C D.D
9、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
B.地跨寒、温、热三带
C.有“高原大陆”之称
D.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10、“我是南极的主人,我有流线型的躯体,人家说我像身穿白衬衫,黑燕尾服的绅士。 我经常站立,所以,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为了抵御严寒,我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层。”材料中的“我”是 ( )
A. 北极熊 B. 袋鼠 C. 大象 D. 企鹅
1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不规则的球体 B. 赤道略扁的球体
C. 两极稍长的球体 D. 正圆的球体
12、下列四大文明发祥地中,那一个不属于亚洲( )
A.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B. 印度河流域 C. 尼罗河流域 D.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13、北极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在北极地区发现的矿产主要有( )
A. 煤、铜 B. 石油、天然气、煤、铁
C. 铁、磷 D. 铝、铜
14、巴西矿产资源中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的是( )
A.煤矿
B.石油
C.铁矿
D.锰矿
15、七月份,沿昆曼公路(中国昆明-泰国曼谷)旅行,下列最有可能拍摄到的景观是( )
A. 高山峡谷中,苹果树上挂满果实 B. 平原广阔,片片麦田随风泛起波浪
C. 大雨倾盆,湄公河暴涨,波涛汹涌 D. 烈日炎炎,沙漠上点缀着几片绿洲
16、下列四幅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中,亚洲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2022年4月1日晚,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的总部设在( )
A.荷兰阿姆斯特丹
B.德国柏林
C.希腊雅典
D.比利时布鲁塞尔
18、河流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河流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穿行在沙漠之中,使流经地区成为“绿色走廊”的河流是( )
A.密西西比河 B.亚马孙河 C.尼罗河 D.伏尔加河
19、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 )
A.中国
B.印度
C.美国
D.澳大利亚
20、撒哈拉以南非洲产量和储量均居世界首位的矿产资源是
A. 铜矿、金刚石 B. 石油、天然气 C. 煤矿、铁矿 D. 黄金、金刚石
21、美国的人口居世界第________位,居________、________之后。
22、填空题
(1)火山之国——___________。
(2)铜矿之国——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最大的群岛——_____________。
(4)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_______________。
(5)世界上黄金产量最多的国家——_______________。
(6)北极的冰上霸王——__________。
(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_________。
(8)“五海三洲两洋”之地——__________。
23、按照地理方位,可以把亚洲分为东亚、________亚、________亚,中亚、________亚、北亚。
24、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召开,通过了以 发展为核心的< >。
25、印度的“绿色革命”,主要措施是
26、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主要位于______大陆,位于北冰洋的_____岸,太平洋的_____岸,印度洋的_____岸,亚洲西与________洲相接。
27、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目前,天然________、棕油等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28、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位女作家的祖国位于欧洲西部,从经济发现程度来看,她的祖国属于________国家。
29、美国是位于_______ (洲)的国家,德国是位于_______ (洲)国家。
30、欧洲西部有许多名胜古迹, 业发达。主要的旅游胜地有:(写出所在国家)
伦敦塔桥( ),风车( ) ,北欧峡湾风光( ),阿尔卑斯山滑雪( ),
巴黎埃菲尔铁塔( ),( )斗牛,地中海沿岸风光( ),雅典巴特农神庙( )。
31、读日本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A_______海;B______岛
(2)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相比,日本气候有明显的_______性特征。
(3)该国有“地震之邦”之称,主要是处于太平洋板块和______板块的交界处。
(4)C城市是_______(日本的首都)。
32、读南亚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亚西临 海,东临 湾,南临③ 洋。
(2)图中①是印度首都新德里,②是 河。
(3)南亚地形区分三大部分:北部是 山脉,中部是 平原和 平原,南部是 高原。
(4)尼泊尔是全球世界遗产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南亚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其著名旅游景点有:纳加阔特—“喜马拉雅观景台”、加德满都—“艺术之城”、博卡拉—“亚洲瑞士”、奇特旺—“野生动物天堂”、蓝毗尼—“佛教之源”……。同时,尼泊尔也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如果有机会去南亚旅游,你想去哪些地方,为什么?
33、读“欧洲西部地形图”及“两地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欧洲西部地形分布对来自海洋的湿润西风具有______(阻挡或利于深入)的作用。
(2)图中从A往东至C,传统民居墙壁越来越厚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降水量越来越少
B.冬季气温越来越低
C.纬度越来越高
D.海洋性特征越来越显著
(3)关于欧洲西部地形、气候、河流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 )
A.中部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水能资源丰富
B.中部地势低平,河流水流湍急
C.南部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冬季水量大
D.大陆轮廓曲折,多长河
(4)图中A地气候特征为______,农业适宜发展______。
(5)2019年3月习近平赴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与法国之间的经济商谈称为“______”。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非洲大陆赤道附近的地势特征:________。
(2)观察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归纳其气候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____(填“甲”“乙”“丙”或“丁”)河流量最大。请分析其水量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中国和非洲国家在资源、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这种合作,在国际上一般称为___________。
35、甲、乙两国分别是其所在大洲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国位于______(大洲)。乙国是______,其首都是______(填字母及名称)。
(2)据图可知,两个国家均被同一条重要的纬线穿过,这条纬线的名称是______。
(3)据图分析,两国发展工业共同的优势条件是______。
(4)甲、乙两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任意答两点即可)
(5)甲国地势特点______,乙国有世界是上面积最大的平原______。
(6)甲国羊毛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被誉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