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和高原分别是 ( )
A.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B. 东欧平原、青藏高原
C. 西西伯利亚平原、巴西高原
D. 北美中部大平原、青藏高原
2、欧洲西部是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下列旅游景点中属于欧洲西部的是( )
A. B.
C. D.
3、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远洋归来,在纽约港靠岸,卸货物的工人说都是农产品。请你猜一猜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农产品
A.玉米
B.大豆
C.棉花
D.咖啡豆
4、2017年,印度人口达到13亿多,占世界总人口17.86%,居世界第二位。人口多增长快使印度
①消费市场广阔 ②人均耕地等资源减少,增大粮食短缺压力 ③给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带来压力 ④旱涝灾害更加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读沿78°E印度地形剖面图,b地形区为( )
A.恒河平原 B.关东平原 C.德干高原 D.喜马拉雅山脉
6、下列“世界地形之最”搭配正确的是
A. 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B. 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
C.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亚洲
D.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非洲
7、根据亚洲的纬度范围判断,它主要位于(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8、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 )
A. 黑种人占一半多 B. 白种人仅占6%
C. 大量混血种人 D. 没有黄种人
9、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适宜作为攀岩活动地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图①②③④中,可能出现河流的地形部位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0、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有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是( )
A. 中部高,四周低 B. 东西高,中部抵 C. 高—低—高 D. 低—高—低
11、中南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2、日本樱花开花时间从南向北推迟了近两个月,其影响因素是( )
A.降水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市场因素
13、下列关于俄罗斯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民族构成单一的欧洲国家 B.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东高西低
C.东部地区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 D.重工业发达,多沿海分布
14、下列国家与首都对应正确的是 ( )
A. 美国纽约 B. 日本东京 C. 埃及柏林 D. 法国莫斯科
15、从纬度位置来看,澳大利亚地跨( )
A.热带和北温带
B.北温带和北寒带
C.南温带和南寒带
D.热带和南温带
16、小琳和小贝同学准备周末去郊游,以下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最适宜郊游的是()
A.
B.
C.
D.
17、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 降水量稳定,有丰收保证 B. 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C. 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雨热同期 D. 绝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雨热同期
18、目前,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是( )
A.采矿业
B.服务业
C.畜牧业
D.冶金业
19、西亚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经常冲突不断的原因不包括( )
A.复杂的历史、宗教背景
B.发达的经济
C.重要的战略位置
D.丰富的石油资源.极度匮乏的水资源
20、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是
A. 黄河站 B. 昆仑站
C. 泰山站 D. 中山站
21、________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美国华人最集中的城市为________。
22、南亚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地势高峻的 山脉,中部是 平原,南部是古老的 高原。
23、日本火山地震多的原因是由于地处 ________ 板块和 ________板块相互碰撞的板块交界地带.
24、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近__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占____。
25、亚洲的东面和南面濒临 和 ,水域广阔,因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 气候特征。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请你用箭头画出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
26、__________是最有吸引力、最具魅力的旅游资源。
27、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____个地区,其中我国位于____。
28、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________。党中央国务院都在北京,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___________中心。
29、欧洲西部的人称牧草为“ ”。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
①气候——以 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 ,有利于多汁的牧草的生长
②地形——以 为主,因此牧场广布 。
30、从1985年起,中国先后在南极大陆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请你写出其中两个:①____,②____。
31、澳大利亚多古老动物的原因:
32、下图为东南亚马六甲海峡航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马六甲海峡是连接________(大洋)和________(大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____(半岛),B海峡临近的国家:_________;
(3)A半岛的地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必须了解家乡。小明同学利用“五一“小长假对家乡的地形进行考察,进行了以下探究。
一、认识家乡
(1)图示区域的地形以_______为主。
(2)从县城出发,小明一行人发现张店比牛家村富裕。张店大力发展了蔬菜和肉禽蛋奶产业,他们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
(3)在牛家村,小明发现地里的庄稼缺水严重,当地百姓说这里几乎年年春旱严重,河流出现了季节性断流现象,可见小明家乡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_______地区。
(4)小明登上山顶A的防火瞭望台俯瞰全景,发现牛家村位于瞭望台的_______方向。
二、发展家乡
(5)遵循因地制宜的可特续发展原则,小明为牛家村的发展提出如下规划,你认为可行的是( )(双项选择,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A.在b处修水库
B.将规划公路打通
C.在B、C两山发展林果业
D.全村搬迁至张店村
(6)列举修建水库给牛家村带来的效益。_______(答出两条)
34、读“日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最大的岛屿A是____岛,其首都____(城市)位于该岛上。
(2)据图可知,日本的工业区集中分布在____沿岸。
(3)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富士山是最高峰,为活火山
B.矿产资源丰富
C.海岸线曲折,多天然良港
D.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4)日本气候的____(大陆性或海洋性)特征显著,夏秋时节,西部和南部常遭受____(气象灾害)的袭击。
3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 代表国家是_____,右图代表国家是_________;根据图分析两国人口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
(2)左图国家 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和 _____。
(3)左图国家有全世界最大的高原_。
(4)右图国家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
A.堪培拉B.墨尔本C.悉尼D.达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