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解决这些“难”题不能回避,更不能掩盖,而是需要给自己拓展更大更宽地舞台。
②他们选择了离祖国更近、离人民更近的方向,给人生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③就像很多年轻同志把自己的“人生战场”标定在祖国的边疆、一线。
④人生从来没有“荒凉地带”,即便存在一时的不如意,也要走出自己的“荒凉”。
⑤把人生价值定位于人民安宁,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积蓄人生出彩的力量。
⑥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有心理的起起落落,都是人生必须要 面对的“难”。
A. ⑥①③④⑤② B. ④⑥①③⑤②
C. ⑥⑤③④②① D. ④②⑥③⑤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出人头地 郑重其事 讳疾忌医 人才倍出
B.名副其实 莫名其妙 无所事事 再接再励
C.永往直前 语重心长 精神矍铄 无边无垠
D.甘拜下风 首屈一指 别出心裁 谈笑风生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经历了四次买车的经历,先后买了三辆车,可他的梦想最终还是落空。
B.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一生命运的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C. “因此,海洋才是真正的生活场所,我准备建设水中城市,海底住宅群……如果成功的话,那一定是自由的城市,独立的城市!”此段话是《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尼摩船长说的。
D. “一手拉着缆索,一手挥舞着锋利的鱼叉。离这个睡着的动物不到二十英尺了。突然,他的胳膊猛地一伸,投出鱼叉……”此片段描述的是《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捕鲸手尼德·兰。
4、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仰慕 窘迫 鞠躬尽瘁 迥乎不同
B. 彷徨 混浊 锋芒必露 锲而不舍
C. 调羹 轻捷 慷慨淋漓 炯炯有神
D. 咖啡 栏杆 沥尽心血 当之无愧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要想掌握技术,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
B.黑夜一个人走在荒凉的原野上,忽而传来什么动物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
C.大力士比赛中,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居然把公车拉动了,在场民众无不鼓掌叫好。
D.“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第二段两次提到“停下来”表现山路难走,也为下文写山势陡峭蓄势,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B.文章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式,极力刻画了雷公岩的陡峭。
C.文中描写红军吃饭用“抢了一碗就吃”,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此时非常的饥饿。
D.《老山界》一文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的文章层次。
7、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迭起(dié) 彷徨(páng) 深邃(suì) 锲而不舍(qì)
B.澎湃(pài) 徘徊(huái) 校对(xiào) 深恶痛绝(wù)
C.绽放(zhàn) 晌午(xiáng) 仰慕(mù) 鲜为人知(xiān)
D.镶嵌(qiàn) 滞笨(zhì) 咀嚼(jué) 骇人听闻(hài)
8、 仁宗在东宫,鲁肃简公宗道为谕德,其居在宋门外,俗谓之浴堂巷。有酒肆在其侧,号仁和,酒有名于京师。公往往易服微行,饮于其中。一日,真宗急召公,将有所问。使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乃.自仁和肆中饮归。中使遽先入白,乃与公约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幸先见教冀不异同。”公曰:“但.以实告。”中使曰:“然则当得罪。”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中使嗟叹而去.。真宗果问,使者具如公对.。真宗问曰:
“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具备,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真宗笑曰:“卿为宫臣,恐为御史所弹。”然自此奇公,以为忠实可大用。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①即宋仁宗,当时还是太子。②鲁宗道,字贯之,宋真宗、仁宗时人,卒谥肃简,所以称“肃简公”。③谕德:官名,为太子从官,负责侍从赞谕。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移时乃自仁和肆中饮归 (________) (2)但以实告 (________)
(3)中使嗟叹而去 (________) (4)使者具如公对(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幸先见教冀不异同。
【3】结合选文内容,补全下面的读书笔记。
本文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塑造鲁宗道的形象。“中使嗟叹而去”中的“叹”写出了(1) (________)。“真宗笑曰”的“笑”写出了(2) (________),一“叹”一“笑”突出了(3) (________)。
9、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独立蒙蒙细雨中。(《春寒》)
(2)枕中云气千峰近,________。(《宿甘露寺僧舍》)
(3)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___。(《赠刘景文》)
(4)________,莫言迁客似沙沉。(《浪淘沙》其八)
(5)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望江南》)
(6)闲梦江南梅熟日,________。(《梦江南》)
(7)________,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
(8)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蝶恋花》)
(9)……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燕子
贾平凹
不见了燕子,已是七八年的光景。我常常在城里觅寻,但每每却都失望了。商场的大厅里它自然不肯去的,那高达十几层的楼顶上,我爬上去了,也不曾见它的窠儿筑着,我也专意到公园过了一次,那水光山色里,也没它的足迹。啊,可亲的燕子,难道你是在地球上灭绝了吗,还是不肯到这大城市里来;这么苦着我,使我夜夜梦着你的倩影和呢喃的低吟,而哀愁儿不能自已!
记得在乡里的时候,天一暖和,它就来了,住在我家低低的草屋的梁上,一直到天气变冷的深秋了,才要离去。它是穿着一件黑外衣的,总是把头裹得严严,整日呢呢喃喃,一副懦弱而固执的模样。我刚刚会爬,光着屁股在土窝里滚,尿下了,又用手去和泥玩。后来,稍稍大点,就去放牛。我摘过草莓子吃,也趴在河里喝水,也坐在阳坡上捉虱,甚至跟着奶奶,一块去山坡上的庙中烧香磕头呢。可走到哪里,燕子总陪伴了我,当我念叨着“虱多钱多”“眼不见为净”的话时,燕子就不住地细语,别人听不懂那是说些什么,我是听明白了:它是懂得我们的,常常只要学着一声呢喃的叫声,它就会飞到我们手掌上来呢。
在我的童年幼年里,饲养过猫儿狗儿,但猫儿容易背叛,狗儿又多恶事,唯有燕子是最好的了。在这四山之间的地方,它给了我乐趣,也给了我得意。我年年盼着它来,它果然也就来了。一直过了好多年,它还是它的老样儿,年年还记着这么个草屋呢。
我长成大人了,从乡里到大城市里求学,我却深深地羞愧起儿时的愚昧,时常想起来,就感到脸红。然而,燕子,它还住在我家的木梁上吗,它还在说着那些永不改音的古老的话吗?我想把这一切的变化,一切的见识,诉说给它,但却再也寻不着它了。
终有一日,市里开会,会址是一座七层楼的大会议室,摆设十分讲究。我靠近那面一人多高的玻璃窗前,正听着报告,突然有了一片呢呢喃喃的叫声;神经立即触动了。举头看时,那窗外的半空,灰白色里,翻动着无数的黑点。啊,燕子,是我可亲的燕子!它竟到城市里来了,来的又是那么的多!在这个世界上,它是无处不去的;往日我怨恨它的不来,原来是我的少见多怪了!
燕子越来越多了,组成了一个燕子阵,使夕阳晚照的天,也不明朗起来。但是,却没有一只是冲着这座七层楼来的。我探出头看去,四面都是高楼大厦,燕子盘旋成一团,全是绕着右侧的一座并不高大的鼓楼飞的,在那鼓楼的顶上,檐下,栏里,阶内,出出进进,鸣叫不已。
这竟使我疑惑不解了。会议刚一休息,我就走到凉台上,想:鼓楼并不高大,也不艳丽,因年久失修,梁上已没了雕,栋上也没了画,连那临风叮当的挂铃也没有了,那有什么可吸引的呢?
“它为什么不到四周的高楼大厦上来?”“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旁边有人说。
“现代化的为什么它就不来?”“它是留恋古老的。”
我不大理会,便嘬起嘴来,作弄出儿时学会的燕鸣声,但它们纷纷从我身边飞过,却没有一只落下来,尽趋着鼓楼而去了。
“咳,”我长叹了一口气,“它们把我也忘了。”
“是你忘了你。”
是的,是我忘了我了,我再不是那么个流着黄涕的孩子了,我长成大人,我有了知识,它认得的只是过去的我!但我自豪,我得意,我终究不是往日的我了。可它,我的燕子,面对这现代化的建筑,无动于衷,疯狂儿恋着鼓楼,是因为只有这一处鼓楼,才是它们有情物,它们呢呢喃喃,只有将这永世不变的语言说给鼓楼,控诉、抗议这么大个城市里,再没有了它们的去处吗?!
啊,燕子,我不禁悲伤起来了:时至今日,还这么固执,这么偏见,不肯落脚在新的建筑,硬要向腐朽欲倾的鼓楼飞去,那么,城市将永远不会是你的天地了,现代建筑愈来愈多,你不是便要真的消亡了吗?咳,我该怎么说呢,我可怜的燕子,我可悲的燕子!
(选自《自在独行》,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1】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和燕子在城里偶遇时,“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开会时听到燕子叫声,“我”惊喜万分→看到燕子盘旋鼓楼,“我”________________→发现燕子不肯落脚新建筑,“我”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燕子,第1段应该放在第3段之后。作者这样的行文安排有何妙处?
【3】根据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一直过了好多年,它还是它的老样儿,年年还记着这么个草屋呢。”这里连用两个“还”字表现燕子的什么特点?
(2)“咳,我该怎么说呢,我可怜的燕子,我可悲的燕子!”作者为什么这么称呼燕子?
【4】下列对文章主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寄托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B.暗含作者对大城市的抗议和控诉。
C.透露了作者对进步和守旧的思考。
D.表达了作者对于自我成长的认同。
11、 一杯热茶里的春天
周莹
①那年冬天,雪花飘飘,让人感觉格外寒冷,由内到外,透心的冷。 我被老板炒了鱿鱼,在这座举目无亲的城市里,举步维艰。算一算,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我不能这么早就回老家。隔壁的邻居,给我介绍了一份送报纸的活儿,我毫不犹豫地就接了。天寒地冻的清晨,我骑着自行车上路了。
②那是一片繁华的厂区,我穿行在每一栋楼房之间。我要送的是一份都市报,客户大多是退休在家的老师和阔太太们。每份报纸需要送到各家门口的报箱。660份报纸,就是660个家庭,我得挨家挨户送。
③第一天送完报纸,已经是上午11点多了。我累得四肢发酸,但是我依然信心满怀。第二天,我送完最后一份报纸,坐在厂区门外的台阶上,直喘气。电话响了,是站长打来的。站长说有个客户投诉了,报纸送迟了。以后十点以前,他拿不到报纸,就得给他退钱。挂了电话,我把头埋在双膝间,泪流满面。
④“姑娘,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吧。”我抬头,面前站着一位满脸褶皱的老妇人,手上拿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热奶茶。她看见我充满疑惑的眼神,说:“我在那边摆个摊,卖水。”她用手一指,我看见厂区大门那边的花坛附近,有个冰箱和炉子摊。炉子上,一个大钢精锅里煨着很多杯奶茶。一杯杯奶茶之间,一股股热气冒上来,白烟弥漫。“这大冷的天,你坐在台阶上,该多冷。”说完,她就伸出手,把我拉了起来。接着,她从衣兜里掏出一条洗得发白的手帕,说:“把眼泪擦擦吧。”我听话地拿起手帕,擦了擦眼泪。没想到,接下来,我的眼泪像暴雨一般,急剧而下。
⑤“好了,不哭了,长大了,就要学会坚强。”说完,她把手里那杯还冒着热气的奶茶递给我。我伸出冻僵的双手,捧着热茶。麻木的双指顿时有了点点暖意,滴滴热流,像一股血脉,汇入我的体内。我和她站在厂门口的过道上,寒风刮过来,脸上像刀子割着一样痛。 “咕噜噜”一气,奶茶入喉,我的泪水不咋奔涌了。我擦干泪水,把手帕还给她。她却拉着我,要我去她的摊子坐坐。我点头答应了。她帮我推着那辆冰冷的自行车。我要自己推,她坚决不同意。我只好跟在她身后,从左边,穿越厂区大门去了左边。
⑥她端个墩子递给我,让我坐在炉子旁边暖和一下。喝完奶茶之后,我随手把瓶子丢在地上。她弯腰捡起来说:“可以卖一毛钱呢。”我的脸顿时红了,一丝自责袭上心头。我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来,在衣兜里掏钱,打算付给她那一杯奶茶钱。可是,我掏来掏去,才发现早上出门太急切,换了衣服,忘记带钱包了。
⑦我着急地搓着双手,不知所措。她看出了我的窘迫,笑眯眯地说:“热茶是我主动送给你喝的,你给钱我也不会要的。”我红着脸,低着头,小声地说:“那我明天来了,再还给您……”“你说什么?这么大个闺女,我在乎你那几块钱吗?我看见你在哭,只是希望一杯热茶可以温暖一下你寒冷的心。”“温暖我寒冷的心!”一听这句话,我的眼圈又红了。
⑧她继续说: “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冬天马上就完了,春天就要来了。春天一到,就有希望了。”然后,她一边煮奶茶,一边指着巷子口卖馄饨的男子说,那是我儿子,下岗了。每天卖点馄饨,养活生病的老婆。看着他的艰难,我也闲不住,出来卖点热茶,补贴家用。
⑨我扭头看看她儿子。他正冲我微笑。那一抹无比灿烂的微笑里,看不出丝毫的阴影和不欢,只有阳光和温暖。这份阳光和温暖,一定是这位母亲给予的。她又说,儿子后来变得坚强了,学会了微笑面对生活。你也要一样,生活是不相信眼泪的。遇到困难,哭,一点用也没有。明年春天,你一定会好起来的。记住了吗?我点点头,觉得她说得有道理。
⑩中午时分,我和她挥手告别。后来,我坚持每天在她那里买一杯热茶,当做早餐。 很快,就放年假了,我回家过春节。春节过,我换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春暖花开时,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我买了一些营养品去告诉她我的现状。她不见了。她儿子替她卖奶茶,才知她春节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我难过极了。
⑪春风吹拂的街口,我的泪水再一次不请自来。一位不知姓名的阿姨,在我心灵最寒冷的时刻,送给我的不仅是一杯热茶,而是一份生机盎然的春天。今生今世,我欠她的。欠她一杯热茶,欠她一份春天的希望。
【1】第1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文中四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了“我”流泪,请说说每一处“我”流泪的原因。
【3】写出第5段画线语句的含义,并说说该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妙处。
【4】请阅读全文内容概括老妇人的性格的主要特点。
12、按要求作文
那是一张写满慈爱的脸,让我感到了生活的温馨;那是一张溢满疲惫的脸,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那是一张阳光灿烂的脸,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热情……生活中,我们曾见过无数张脸,其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
请以“难忘那张 的脸”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抓住细节描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