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句子主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主干:那是愧怍)
B.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主干:邓稼先是奠基人和开拓者)
C.她从不相信那些骗人的传销。(主干:她不相信传销)
D.郭老当年在游艇中伏案疾书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主干:形象浮现眼前)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孤常读书”中的“孤”是古时王候的自称;“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B.“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望闻问切”指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气冲斗牛”中的“斗”是一种计量工具。
C.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对应词语的词性相同,尾字讲究“仄起平落”,即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
D.《老王》的作者是杨绛,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或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柳青为创作《创业史》蹲点皇甫村14年,这是作品的 ① ,更是人格的 ② 。
(2)邓稼先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用 ③ 精神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 ④ 的。
A. ①打造 ②提升 ③呕心沥血 ④问心无愧
B. ①打磨 ②修炼 ③锲而不舍 ④当之无愧
C. ①润色 ②修炼 ③锲而不舍 ④理所当然
D. ①打磨 ②净化 ③沥尽心血 ④当之无愧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着想/着落 红晕/晕头转向 淅淅沥沥/历历在目
B.怪诞/垂涎 孱头/潺潺流水 鬼使神差/差强人意
C.挑逗/挑夫 粗犷/旷日持久 迥乎不同/炯炯有神
D.宿儒/星宿 栅栏/姗姗学步 哄抬物价/哄堂大笑
5、选择关联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故此, 我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 我是应当受到宽宥的,况且我从未声言能够做到这一点, 我懂得它会以某种不同于我们任何臆度的方式形成。
A. 与其……不如……,或者…… B. 虽然……但是……,所以……
C. 不但……而且……,尤其…… D. 倘若……那么……,因为……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节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经”即儒家经典,其中“五经”指《诗》《书》《礼》《易》《论语》。
B.不管是追忆童年读书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是怀念保姆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C.“仙露琼浆、人声鼎沸、稳操胜券、姗姗来迟”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两句诗(文)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他们俩虽然是一母同胞,但性格脾气、处事方式迥乎不同。
B. 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叙利亚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D. 他不苟言笑,总是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印象。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⑴及鲁肃过寻阳 ⑵即更刮目相待 ⑶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
⑵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习的可能性,易于让人接受。
B. 从鲁肃的由衷赞叹和结友举动,可见他坦诚、率直、敬才爱才。
C. 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D. 孙权劝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
张颐武
①我们周围,有太多太多的标语,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酒后驾车,离死不远”“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宁添一座坟,不添一个人”……这样冷冰冰的标语口号,不仅令人望而生畏,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反而让人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让国人看了皱眉,让外国人看了,还会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
②有人认为,这种标语口号的出现并不奇怪,文明的提升需要过程,这种标语出现也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高速推进,人们很多积习难以跟上现代化发展的速度。相当一部分人的素质没有达到适应现代社会的水平。随着城市管理的细微化,我们确实发现越来越多的不文明行为出现了,这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提醒“标语”,来督促大家做一个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市民,所以这种提醒是必要的。
③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标语口号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应该只是板着面孔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应该用善意的语言引人向善。在语气和修辞上,口号的制定者应该多下功夫。放眼西方,充满人文关怀的口号不胜枚举。如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我们在爱中生长,爱也在我们中生长”;美国某老年公寓大厅内的标语:“爱一个人要付出很大代价,但不爱任何人时,代价就更大”;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的募捐宣传语:“幸福的人善于忘记自己给过别人什么,却永远记得别人给过自己什么。”
④如何把催人向上的“标语”设计得更美观、更合理,是标语口号的制定者需要思考的。任何人都会对冰冷、强硬的要求产生抵触。像“严禁酒后驾车”就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入人心;“禁止浪费水资源”就没有“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您的眼泪”更发人深省。像最近随处可见的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其中用到了泥人张和杨柳青年画的元素,不仅美观、大方,装饰了城市,而且宣传了我们的价值观,弘扬了民族文化。
⑤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叫《提醒幸福》的散文。她说,“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宠辱不惊……先哲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在我们文明程度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口号标语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多一点感情和温度,多一点幸福的提醒呢?换一种思维方式,口号标语也可以深入人心。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1】本文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冷冰冰“的标语口号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第④段为什么说“严禁酒后驾车”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人人心?
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①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②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传记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③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④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
⑤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⑥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⑦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1】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相同的地方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2】文章表现了奥本海默____________的性格和为人;表现了邓稼先____________性格和为人。
【3】文章主要运用了_______的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12、请以《让 充满味道》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等信息;(4)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