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喻户晓”“心有灵犀”“驿路梨花”“说和做”四个短语的结构是相同的。
B.《太空一日》叙述杨利伟首次太空飞行的经历,表现他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
C.《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卿言多务,孰若孤”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年轻人总是盯着电脑不放,即使在地铁上也目不窥园地盯着手机,所以眼睛总是干干的,时不时地还有灼热刺痛的感觉。
B.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他怏怏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C.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D.运动会入场式上,运动员们昂首挺胸耀武扬威地步入会场,博得全场的阵阵掌声。
3、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②那是中华民族________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③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的。
④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________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⑤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________的人物。
A. ①鲜为人知 ②任人宰割 ③当之无愧 ④可歌可泣 ⑤家喻户晓
B. ①当之无愧 ②任人宰割 ③家喻户晓 ④鲜为人知 ⑤可歌可泣
C. ①鲜为人知 ②任人宰割 ③当之无愧 ④家喻户晓 ⑤可歌可泣
D. ①可歌可泣 ②家喻户晓 ③任人宰割 ④鲜为人知 ⑤当之无愧
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长妈妈,在鲁迅笔下是同一个人。
B. 柳青的《创业史》讲述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坚持互帮互助,为建设农村合作社而奋斗的故事。
C. 小说《红岩》主要讲述了小萝卜英勇斗争的故事,书中有化装侦察、暗号接头、情报传递等现代谍报剧常有的情节。
D. 屈原的《离骚》,杜甫的《春望》,辛弃疾的《水龙吟》,文天祥的《正气歌》都是优秀的爱国诗篇。
5、下列对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者敏捷地捕捉到了鲁迅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精神、气质。
B.《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念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一棵小桃树》中运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人们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的深刻感悟。
D.《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重点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到“我”渴慕已久的绘图本《山海经》这件事,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6、下列对作家作品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的《黄河颂》作者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B.《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作品,文章语言平和却字字含情,是一篇足以体现杨绛先生“朴素本色”却“别致耐读”的语言风格的佳作。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中的一首抒情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D.《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阿长这位劳动妇女的深切怀念。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言简明的一项是( )
A.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鲜嫩的肉笋让我们吃得喷啧称赞。
B.火箭上升到接近四十多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
C.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D.她说她在等候上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
8、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问女何所忆:
(2)旦辞爷娘去:
(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4)朔气传金柝:
【2】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并翻译。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4】结合选文,说说木兰给你的印象。
9、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
(2)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
(4)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5)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
(7)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各题。
近年来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某班将开展以“津城换新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
【材料一】为了让津城的夜晚更加明亮、美丽,天津市把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作为市容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一步完善城市照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为街区、道路增设了功能性照明设施,优化了广场、桥梁、临街建筑的景观性照明。
【材料二】为了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洁净、卫生,天津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生活垃圾的清运管理工作,对城区老旧公厕集中进行了改造提升,还加大了封闭市场建设、道路保洁维护、排水系统修缮等工作的落实カ度,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净化进程。
【材料三】2018年,天津市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加大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创建“明厨亮灶”餐饮示范单位等措施,保证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
【材料四】天津城市绿化情况表
时间 | 绿地率(百分比) | 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 |
2015年 | 33 | 10 |
2016年 | 35 | 12.2 |
2017年 | 39 | 15.6 |
【1】上面四则材料中与“津城换新颜”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 )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D.材料四
【2】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在市容建设过程中,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11、现代文阅读
冰窗花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的牵念和期望。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任随平,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文章以“冰窗花”为题,有何妙处?
【2】文中第②段中划线句子非常生动,请从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
12、作文
在你的成长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种情感,或使你高兴,或让你痛苦,或令你迷惘,或让你释怀,或使你惭愧、尴尬,甚至难堪……但不管感受如何,他们都值得你去记忆。
请以《总有往事,值得记忆》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