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短语中,与“生日礼物”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到街心公园游玩。这里芳草萋萋,鲜花绽放,空气清新。一名少女正在弹奏吉他,乐曲好听极了,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欣赏
A. 阳光明媚 B. 街心公园 C. 弹奏吉他 D. 好听极了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歌手》节目中,声入人心合唱团的演唱气冲斗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阵喝彩和掌声。
B.公安机关一举捣毁了犯罪分子沥尽心血、苦心经营的这个制假窝点。
C.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取缔了多处不达标夜市。
D.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肯放下架子,不耻下问,你就可以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诘问(jié) 选聘(pìn) 深宵(xiāo) 微不足道(wēi)
B. 愧怍(zuò) 迭起(dié) 校对(xiào) 家喻户晓(xiǎo)
C. 默契(qì) 粗拙(zhuō) 咳嗽(ké) 深恶痛绝(è)
D. 诧异(chà) 滇池(diān) 狂澜(lán) 鲜为人知(xiān)
4、下列一组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中的“哎呀”是模拟声音的词,是拟声词。
C.“啊!海滩上有这么多人在散步。”中的“啊”表示感叹,是叹词。
D.“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弱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有时候,在廊前一坐,闻着桂花送来的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爱的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当每一朵花开时,都给我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A.“桂花”“自己”都是名词。
B.“在”是介词,“而是”是副词。
C.“淡淡的清香”是偏正短语,“安静古雅”是主谓短语。
D.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去掉“当”和“时”。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他并没有先“说”,而且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C.遵义市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7、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系列扑朔迷离的事件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B.盗贼索性躲进了小楼,兀兀穷年地研究起了如何躲避警察的追捕。
C.超强台风“山竹”过境后,大家都感到如释重负。
D.以前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都逐渐变成现实。
8、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各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日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愈诗“夕贬潮阳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①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②不能冬生一穗。后③系人主,可强鸡使昼鸣乎?
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④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⑤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李渔《牡丹》)
【注释】①葭(jiā):初生的芦苇。动:萌发。②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③后:指武则天。④俾(bǐ):使。⑤肮脏:读音 kǎng zǎng,高亢刚直的样子,意为不屈不厄。
【1】对上面两篇文章中加点字词的解读,不正确一项是( )
A.“花之君子者也”和“人主不能屈之”的“之”用法相同,都是作代词。
B.“宜乎众矣”中的“宜”意为“应当”,由此推断,“得贬固宜”中的“宜”也是此意。
C.“强项若此”中的“强项”意为“不肯低头”,和“游泳是我的强项”中的“强项”意思不同。
D.“阳”,从阜(fù),昜(yáng)声,其本义为“朝向日光的地方”,所以“正面宜向阳”是指朝向南方。
【2】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
B.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
C.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
D.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
【4】【甲】文中的莲花和【乙】文中的牡丹有何共同点?这在做人方面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原文具体说说。
9、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爱国?我们或许可以从古诗词中寻找答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王安石蔑视改革路上的艰难险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誓言犹在耳畔;看到国家的种种问题,杜牧痛心疾首,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抒发自己的忧虑和愤慨。
10、 回到车厂,他懊睡了两天。决不想上曹宅去了,连个信儿也不必送,曹先生救不了祥子的命。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清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骆驼祥子》
【1】祥子为何“懊睡”?
【2】请从孙侦探、车夫老马、虎妞三个人物中选取其一,谈谈他(她)在祥子从“人”到“走兽”这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1、阅读《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回答下列小题。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
①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②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
③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
④至于真正使用“正”字一笔一画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在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采用凭戏票制度,仅由服务人员领座,由善写计数的服务人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由于时间急促,恐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画上一笔,画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随后再去收费。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
⑤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画为一个单位。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画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⑥“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和短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⑦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
【1】开篇介绍苏格兰公投的计票方式有何作用?
【2】第②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3】细读第⑥段概括回答,“正”字作为计数符号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有哪些?
【4】投票选举中,为何经常使用“正”字计票?
12、请以“最美莫过此景”为题作文。
要求:①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②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在记叙中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