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祥子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时候,身上保留着农民特有的淳朴、执着与坚忍。他不仅肯卖力,而且有一些头脑。
B.得到曹先生的允诺后,祥子去找小福子。在路上又遇见小马儿和他的祖父,老头子已经不拉车了。
C.虎妞用自己的钱从二强子那里买了辆车,可祥子晓得这辆车的历史,总觉得别扭。
D.《骆驼祥子》中人物的经历多具有双重性,如阮明,他曾经出卖曹先生,最终也被祥子出卖。
2、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邓稼先同志的爱国志向,值得我们________。
(2)她的钢琴过了十级,我十分________她的弹奏水平。
(3)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________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A.仰视 羡慕 欣赏
B.羡慕 仰慕 观赏
C.仰慕 羡慕 瞻仰
D.赞赏 敬佩 鉴赏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竹篾(miè) 丁卯(mǎo) 拽出(zuài) 忍俊不禁(jīn)
B.菌子(jùn) 毋宁(wú) 吞噬(shì) 怏怏不乐(yànɡ)
C.猥琐(wēi) 羸弱(léi) 无虞(yú) 心有灵犀(xī)
D.选聘(pìn) 迭起(dié) 告罄(jìnɡ) 屏息凝神(bǐnɡ)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 瀑布,从空中垂下。
②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 下来了。
③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 着我。
A. 一条 沉淀 笼罩 B. 一条 堆积 围绕
C. 一张 堆积 笼罩 D. 一张 沉淀 围绕
5、根据诗句中的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④遥知兄弟登高处,偏插茱萸少一人。
⑤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A.①③②④⑤
B.⑤①②④③
C.②①⑤③④
D.①⑤②④③
6、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 着我。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 ,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3)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 下来了。
A.笼罩 移动 堆积 B.围绕 流动 堆积
C.笼罩 流动 沉淀 D.围绕 移动 沉淀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商酌(sháo) 修葺(qì) 驿路(yì)
B. 譬如(pìn) 露宿(lù) 契约(qì)
C. 拖沓(tà) 折损(shé) 包揽(lǎn)
D. 菌子(jùn) 淤泥(yū) 亵玩(xiè)
8、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河中石兽》)
(乙)先祖母张太夫人,畜一小花犬,群婢患其盗肉,阴扼杀之。中一婢曰柳意,梦中恒见此犬来啮,睡辄呓语。太夫人知之,曰:“群婢共杀犬,何独衔冤于柳意?此必柳意亦盗肉,不足服其心也。”考问果然。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小花犬》)
【1】下列加点的“之”字哪一项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 )
A. 一老河兵闻之 B. 何陋之有 C. 求之下流 D. 太夫人知之
【2】请根据词典常用义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加点字 | 《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 | 字义 |
(1)求之下流,固颠 | A.坚固。B.通“故”,因此。当然。 C.固执,顽固。D.本来,原来。 | ______ |
(2)畜一小花犬 | A.通“蓄”,积聚。B.畜养,饲养。 C.禽兽,野兽。 D.养活,赡养。 | ______ |
(3)群婢共杀犬 | A.共同,一起。 B.同样,一样。 C.和,与。 D.共有,共用。 | ______ |
(4)考问果然 | A.这样,那样。 B.……的样子。 C.对的。 D.然而,但是。 | ______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群婢患其盗肉,阴扼杀之。
(2)何独衔冤于柳意?
【4】(甲)文中老河兵判断石兽在上流,(乙)文中太夫人判断柳意亦盗肉,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各自的判断依据。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从敌人到闺蜜,我和母亲花了27年时间
①妈妈生我的时候几乎把命给送了,从那以后,身体一直不好。因此爸爸包揽了抚养我的责任和大部分的家务。爸爸对我没什么期待,给了我一个快乐的童年。后来爸爸被调去外地工作,我开始了和妈妈“相依为命”的生活。
②妈妈开始亲自带我之后,迅速地发现了我的一堆毛病,比如说娇气、懒惰任性等。她在对爸爸进行了一番批斗之后,便迅速投入了对我的改造计划。而我作为倔强少女,也和她展开了顽强的拉锯战。
③我小时候扁桃体肥大,一吃冰的就发烧。我爸在家的时候老是盯着我,尽管如此,我还是隔一两个月就发一次烧,因为总会忍不住偷吃。有一次我又因为偷吃冰淇淋发烧了,妈妈发话了:“我没那个闲工夫像你爸那样盯着你,你的身体你自己负责。要是你再这么经常发烧,我就带你去把扁桃体割掉,或者你就等着被烧成个傻子吧。”
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是应该好言抚慰吗?你为什么要威胁割掉我的扁桃体?从此之后我真的开始不吃冰的了,发作次数也确实减少了。
⑤和妈妈的斗争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和青春期,但是我最终惨败了。不是我的反抗不够厉害,而是她真的是个狠人。
⑥高中时,我要去同学家住一晚,妈妈不让,我和她大吵一架。我假装要从阳台跳下去,威胁她。但是她特别淡定地看了我一眼说:“要是为了这种事情跳楼,你活着也没啥意义了,我就权当白养你了。”
⑦我其实也害怕啊,只能哆哆嗦嗦地自己下来了。我明白了斗狠我是斗不过我妈的。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她当时肯定也是怕了的——自从我假装要跳楼的事情发生后,她就大装修了一次,把阳台弄成了封闭式。
⑧我上大学之后,妈妈整个人似乎突然就放松下来,很少教训我了。不知道是因为距离产生美感,还是因为我们的状态改变了,我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起来。我们开始煲电话粥,一起上街买衣服、下小馆子,开始尝试去了解对方。妈妈这些年一直围着我和爸爸转,似乎没有别的爱好。比起我的成长和爸爸的事业来说,她的人生显得那么不重要。
⑨我读研二时遇到了前男友,他是名校的医学生,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是他老爱和我唱反调。我说我想考博士,他说就你这种研究生学校有戏吗?我说有别的男生在追我,他说我有幻想症......他经常大言不惭地说要养我,却不肯承认我的能力和付出,这令我很痛苦。
⑩有一天当他提出结婚这个议题,我崩溃了。我哭着跟妈妈打电话,不知所措。原以为妈妈会说我这山望着那山高,对我一顿批评。但她对我说:“快点跟他分手吧!没必要委屈自己,我女儿是最好看最优秀的,不用那样的人来伤害你!”我握着电话,眼泪直往下掉,第一次觉得有妈妈在,总是会有人无条件来爱我的。
⑪后来我和他分开了。妈妈一直没有催过我找男朋友。我和现在的未婚夫在一起的时候,他选择辞职和我去到新城市一起重新开始。妈妈一直很支持,因为她看出他对我是真心好。
⑫那天和妈妈窝在一起看韩剧《婚纱》,两个人都眼泪汪汪的。妈妈说:“当年我要是一场手术没熬过来,你也早就成了个没妈的孩子了。”我一下抱紧了她。
⑬感谢上天让妈妈一直陪着我。幸好,我理解她的时候还不算晚。
【1】请以“妈妈的口吻”概括,发生在“我”和妈妈作“敌人”时期的事。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
而我作为倔强少女,也和她展开了顽强的拉锯战。
【3】上大学后,“我”和妈妈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试分析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的作用。
11、阅读《最大的残忍》,完成下面小题。
最大的残忍
①两年前,我在反叛的青春里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在我与母亲无休止的争吵之中,可以让她迅速闭嘴的绝佳方法:以我自己作为筹码。
②那个晚上,事情的起因其实很荒谬。母亲在家里准备了饭菜,而我拎着一袋肯德基进了家门,一场大战就猛地爆发。我们用话语疯狂地攻击对方,渐渐地吼到声嘶力竭,我开始痛恨母亲那张喋喋不休的嘴。我和她持续胶着,直到我把大大的袋子狠狠地甩在地上,再叫嚷上一句:“我什么都不吃,你满意了吧?”她才兀地沉默了,失去了所有回击的话语。我带着胜利将自己关进房间,当晚果然滴水未进。
③那个饥饿的夜晚,我认真思考着究竟是哪个情节起了作用。我把袋子甩在地上的样子大概极其凶悍吧,吓得这个从来只会对我强硬的女人竟然失语。
④那天之后,她开始变得弱势。被我吓到了,我下了定论。于是在多次实战演练中,我将“凶狠”这一技巧运用得越发熟练,我得意得不行。
⑤可这接连不断的胜利逐渐变了味。我不仅没能从她的眼神里看出“惧怕”二字,反而看见她眼中倒映出的我简直就像是正撤泼的小兽。我甚至觉得她的内心正居高临下,带着宠溺、饶有兴致地观赏我独演丑角。
⑥有那么一霎的怒不可遏,瞪大了眼睛不说话,感知深处燃起我被轻视的怒火冲天。冷冷地甩下“没心情吃饭了”,必杀技失去效用的我正打算退回自己的根据地,她却不自觉流露出不知所措的神态。“先吃饭吧,有什么话我们吃完饭再说。“她的语气出奇地柔软。
⑦怎么回事?我的大脑一下子转不过来,她好像因为别的什么在怕着我。
⑧“要吵也要先吃完饭。”她执着于要我吃饭,还非得盯着看。那么一瞬间我的脑中闪过了什么,我不敢确定。
⑨“你专注得好像我吃饭这件事多么了不起—样。”带着挑衅的火药味,我嘲笑她,眼里使劲儿堆出挤兑的眼。
⑩静默一会儿,她深吸了口气:“我再怎么和你吵,你吃饱穿暖都是我最大的事。”她毫不回避地对上我的眼。
⑪在这样灼灼的目光下,我竟是越发不自在了,只能低头一个劲儿地把饭菜往嘴里塞。面对这么一句简洁的剖白,我无话可说。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堵住咽喉,让我在这凉爽的夏夜(A)里面红耳赤。
⑫“吵架再凶,也别再拿自己做威胁了。说到底你是我女儿,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你出生那天我就想着,你连着我未来数十年的回忆和爱恨,以后我的所有,都是要留给你的。”她的声线染上怀念的味道,“你身体不好,我每天就盼着你健健康康的,就算脾气不好,生气、吵架、能生龙活虎地和我闹,看在眼里也就安心了。"这轻轻的声音在夏夜的蝉鸣(B)里晕开了。我触电般地起了个激灵,明了又暗的月色(C)下,她的眼眸里水光一片,通过几弯红红的血丝,沉沉地溢出一点衰老与妥协,一点儿不复争吵时那个意气风发的模样。我一时鼻尖酸楚。
⑬那个夏夜我找到了真正叫母亲沉默的缘由,也明白了这武器竟是最大的残忍。我再没敢动用过它。它为我心中不可触碰的禁区,连同那晩初现疲惫的母亲。
【1】在这一场风波中,“我”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与母亲发生冲突,取得胜利:我“得意”;(1)在与母亲交锋过程中,发现母亲依然兴致勃勃地欣赏“我”:“我”________、嘲笑:(2)获知母亲不和“我”争吵的真相:“我”________。
【2】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说说⑩-⑫段中,(A)(B)(C)三处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作用。
【4】文章的结尾使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2、作文⑵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所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定文体。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必须有真情实感,500字左右。
③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X”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