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
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
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2、1980年5月,邓小平对安徽的包产到户予以肯定和支持,他对这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业生产方式评价说,“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上述材料中“发明”指的是
A.研究成功杂交水稻
B.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C.农民实现当家作主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A.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D.追求高消费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观念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下列关于“中国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③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④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1964年10月,新疆罗布泊上空升起蘑菇云,中国进入了核时代,这一科技成就是
A.“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B.导弹发射成功
C.决定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6、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
A. 新中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抗美援朝胜利
D.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7、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共中央召开会议,经过慎重讨论,做出的决定为
A. 必须参战 B. 不易参战 C. 参战损害极大 D. 不参战利益极大
8、下列各项,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空前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
A. 中共成立 B. 新中国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9、下图为中国国家邮政局2001年12月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的纪念主题应为( )
A.庆祝中国申奥成功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周年
C.庆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庆祝中华民族筑成新的长城
10、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下哪个同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李同学:使土地成为农民私有财产
B. 张同学: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王同学: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D. 刘同学: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11、1958 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不久,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这反映了( )
A. 平均主义和“共产风”是时代的进步要求
B. 国家发展经济毫无计划和目标
C. 国家在发展经济时没有制定出总的路线、政策
D. 广大人民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2、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宜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上述材料描述的史实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开国大典
13、下图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图中的字母所对应的成就正确的是( )
A.长春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B.沈阳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C.鞍山大型油田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4、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随后习主席抚按宪法,进行庄严的宪法宣誓。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八大
15、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
A.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6、为了导弹、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一大批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断绝与外界有碍工作的往来,默默为我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事业进行攻关,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下列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技英雄人物是( )
A. 屠呦呦 B. 杨振宁
C. 袁隆平 D. 邓稼先
17、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
A.民主共和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特别行政区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他们心目中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新事物的出现说明了
A. 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B. 科技革命推动了购物方式进步
C. 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D.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19、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请把下面的这些外交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万隆会议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⑤尼克松访华
A.②①③⑤④
B.②①④⑤③
C.②①⑥③④
D.①②④⑤③
20、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1、唐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
22、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
23、1976年,叶剑英、华国锋一举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文革浩劫;______年12月19日至20日凌晨,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有利于实现经济的____和稳定髙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5、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_____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开始时间和法律依据、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3)完成: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____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7、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即_________。1956年,__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
(1)决定改北平为北京的会议——
(2)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4)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会议——
29、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成就: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________、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________、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________,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国防尖端技术取得巨大进展。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模范人物: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模范人物有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2)文革时期科技成就
①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②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③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30、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____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____,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____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5)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____,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6)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1、请归纳我国建国以来到70年代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
32、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现近代化的过程。
(1)简述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方面产生了怎样作用。
(2)说明图三、图四所示人物分别提倡怎样的政治制度。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3、探索中有失误,但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哪个重要油田是在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石油工中被誉为“铁人”的是谁?
34、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我们“当家做主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国际意义何在?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五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
——《美丽中国》
(5)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请谈谈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