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
A.聂耳
B.冼星海
C.邱少云
D.王进喜
3、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充分说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C. 我国建立了深圳、上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五个经济特区
D.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2019年10月1日,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是我国为了庆祝新中国的生日而举行的形象和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向国家和人民的汇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北伐战争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2012 年 10 月 11 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获得 2012 年诺贝尔文学中国作 家是 ( )
A. 袁隆平 B. 屠呦呦 C. 莫言 D. 丁玲
6、与下列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
A.发展了国民经济 B.巩固了新生政权 C.提高了国际地位 D.实现了祖国统一
7、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包括(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8、现在汽车已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一五”计划期间
D.改革开放后
9、每年的4月24日是我国的航天日。5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此事件是指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导弹核武器第一次发射成功
10、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C.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D.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党和政府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实行了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制度
12、1967年初,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称为( )
A.“二月逆流” B.“一月风暴” C.“二月抗争” D.反革命事件
13、1950年,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是
A. 聂荣臻
B. 徐向前
C. 朱德
D. 彭德怀
14、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胡锦涛
15、下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1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是( )
A. 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B. 建立合作社
C. 实行赎买政策 D. 没收私人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17、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贡献搭配正确的是
A.隋炀帝——结束分裂局面,顺应历史发展大趋势
B.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实现印刷技术新突破
C.李时珍——编写《天工开物》,丰富医药学宝库
D.渥巴锡——率部东归祖国,谱写爱国主义新篇章
18、张和解出生于1951年9月,他父母给他取名最有可能与什么事件有关( )。
A.和平解放北平
B.和平解放西藏
C.抗美援朝
D.解放南京
19、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20、比较邓稼先与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的经历和事迹,相同之处表现有
①都是“海归派”
②都是科学家
③都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
④都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鲜明的主题;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2、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_____》,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
23、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4、“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5、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7、根据以下三幅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图片 | 宗教 | 创始人 | 创始地点 |
图片一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二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三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2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9、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______;______为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____制度;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制度。
31、综合探究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奋进中的中国人遭遇猝不及防的灾难大考。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战“疫”,展现了中华儿女风雨共担的情怀。复课后,某校开展了“重温历史,汲取力量,与祖国同行,做时代骄子”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下是活动设置的几个栏目及相关历史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对应问题。
栏目一(英雄武汉——一桥飞架变通途)
材料一: 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1955年9月正式开工修建,1957年10月15日通车。它的建成通车,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四川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栏目二(追忆英雄——最美逆行者)
材料二: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火让他们倒下,但没有人退缩,哪怕是伟人的儿子。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身边,……今天我们重忆历史,只为了纪念那群可爱的年轻人。”
——百度网
▲
(2)材料二中“那群可爱的年轻人”是谁?
栏目三(民族脊梁——时代先锋)
(3)请你根据以下图文信息,把与栏目主题相符合的内容补充完整。
栏目四 (硬核科技——感动中国)
(4)请你写出下表中颁奖词的人物。
栏目五(说句心里话——我的中国心)
材料三: 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高度评价
(5)根据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国能“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的原因有哪些?
▲
32、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实行什么的历史性决策?
33、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下线;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材料一中成就的取得与新中国制定的哪一经济规划有关?材料一这些成就取得有何意义?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材料二中场景发生于哪一历史事件期间?该事件完成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阅读以下两幅图片
(3)材料三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34、习近平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历史教材(七下)
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长策”制度是指唐朝实行的哪一种选官制度?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唐朝统治者励精图治使唐朝达到了哪些社会盛世?
探究二(科技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摘自历史教材(七下)
(3)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探究三(对外交流篇)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
(4)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其中最主要的是 等国家。
(5)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朝对外交往具有积极主动的特点。请用史实说明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两个史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