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细阅读如图,请给下列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A. 中国的外交历程 B. 中美关系
C.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洗刷民族耻辱
2、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70年代末
3、周恩来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法问题,强调“中国经过了反帝、反封建的流血革命后,不会再流第二次血”,要求“和平转变”。为此,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 参加生产合作社
B. 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C. 实行股份制改造
D. 实行互助合作方式
4、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恢复是在哪一次上?
A. 第24届联大
B. 第25届联大
C. 第26届联大
D. 第27届联大
5、一副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对联中“当年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6、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的绿色旗帜。五星表明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的前提是
A.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C.澳门的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D.澳门的自然环境长期不变
7、2018年正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回顾历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提出了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②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④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法国艾德拍卖行于2012年12月17日拍卖了一枚中国清朝乾隆玉玺,被一名身份神秘的电话竟拍者以112万欧元的价格拍走。关于该国宝怎样流出国门众说纷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
A.鸦片战争时英军从北京抢走
B.英法抢劫圆明园时流出
C.甲午中日战争日军攻占北京时流出
D.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流出
9、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这一时期的传世之作有
A.《长生殿》《桃花扇》
B.《长生殿》《牡丹亭》
C.《红楼梦》《桃花扇》
D.《牡丹亭》《长生殿》
10、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获得奖牌居世界第一位。这表明( )
①中国已成为一个体育大国和强国 ②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③中国人民重视体育健康 ④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11、下列哪一事件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五四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中国的成立
12、“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它所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材料中的“大会”很可能是指(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八大二次会议
13、2019年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
C. 结果取得了重大胜利
D.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
1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最小的是
A.周跃进
B.孙建国
C.钱红卫
D.刘援朝
15、志愿军战士邱少云(见如图),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主要理由是
A.在敌群中引爆炸药 B.勇救朝鲜落水少年
C.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口 D.英勇无畏严守潜伏纪律
16、有人用《增广贤文》中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所谓“插柳”是指:
A.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B.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培育了近代海防和教育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17、“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开放沿海城市
B.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建立上海浦东开放区
D.建立经济特区
18、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的崛起得益于
A.国家将深圳设为直辖市 B.建立经济特区
C.实行“一国两制” D.建立特别行政区
19、在中共十九大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有新发展。这一发展指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是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川藏、新藏公路通车
D.香港、澳门回归
21、______年,______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____制度。
23、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各阶级颁布了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文献。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想建立“大同”的理想社会;
(2)孙中山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3)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2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_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
(2)影响: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_______。
2.中心议题:讨论_________的问题。
3.内容:
(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___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_________。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__________的作用。
(3)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4)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作为新中国的__________,以________为国旗,以_________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5)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____________纪念碑。
4.作用: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制度。
26、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引导分散的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____,走___________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7、重要的历史人物,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1)为改变我国“贫油”的面貌,艰苦创业,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是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________。
(3)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依然弃美回国研究核弹和导弹的科学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8、方针:“百花齐放”“______”。
2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全面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和发展___________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各项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_______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5)新发展理念: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____、绿色、____、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6)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_________”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31、情境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分析: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其重要任务是什么?
32、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后来又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5)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请问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中美关系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33、中共十四大确定的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强全业活力是域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必频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第一,必频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全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会业自主权;第二,必须确主职工和会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全业中的主人前地位。
材料二 从1995年开始,实施职工工资总额同全业经济效益接比例浮动的办法,(全业)一般上缴利税额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增长0.3%一0.7%。
(1)材料一表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主要途径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要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职工的工资挂钩?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有哪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