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也被划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B.实行完全自主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C.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D.实行高度自治,享有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 新解放区
B. 经济特区
C. 少数民族地区
D. 边远地区
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雷锋 D. 向秀丽
4、2018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
A. 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5、按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万隆会议 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6、请将下列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cab B.bac C.abc D.acb
7、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下列关于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986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B. 2000年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C. 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D. 高等学校在现代化建设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8、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
①马克思主义思想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9、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同一时期,我国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还有
①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②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③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研制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下面两幅漫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
C.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前提
D.实现祖国统大业任重而道远,仍存在诸多障碍
11、黄炎培在《天安门歌》中写道“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这首诗歌创作的背景是
A.国民革命取得胜利
B.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C.新中国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2、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提出党的基本路线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3、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14、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 )
A.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B.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C.积极推进科技强军
D.大力发展航天技术
15、20世纪50年代,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依然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并将其作为“天字第一号任务”。这一决策是基于怎样的需要( )
A.顺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
B.尽快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C.加强新中国的国防力量
D.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6、“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这段材料出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列各项不属于文中的“这个期间”发生的是
A. 中共八大召开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7、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工业规模狭小,技术装备低劣,重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困苦,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②国内多年战争的破坏
③朝鲜战争造成的损失 ④国民政府的搜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1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引领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回顾历史,中共十二大最大的收获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这次会议强调了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 安徵风阳
B. 福建古田
C. 江苏南京
D. 上海浦东
21、____________年,中美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2、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3、“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4、______的提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推动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______制度有效地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5、______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年,我国用 __________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
26、1947年,根据党中央________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7、他艰苦创业,带领钻井队开采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井,被誉为“铁人”。(____)
28、(1)大庆石油工人代表“铁人”——________
(2)“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
(3)“党的好干部”——________
(4)“两弹元勋”——________
(5)“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6)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我国科学家——________
(7)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最可爱的人”——________
29、_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____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政府谈判,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976年,叶剑英、华国锋一举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文革浩劫;______年12月19日至20日凌晨,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
(1)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 五四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请简要叙述三大历史性事件?为什么说它们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三大里程碑?
(2)雷锋、袁隆平是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
(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你准备怎样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3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得追求。八年二班同学就海峡两岸的交往整理笔记时,提出了如下问题
(1)台湾问题一直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2)请你列举出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两例
(3)“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什么?
(4)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对台方针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6)通过上述探究,谈一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3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全国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2)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后,我国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谁?这一理论在哪一次会议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提出哪一思想也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34、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
——人民网
材料三 1979年4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材料四 每一个修宪,都是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和理论结晶。
(1)指出材料一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材料一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一页”的领导人是谁?
(2)根据材料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的改革重点是什么?该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对比材料三中的两则材料,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4)材料四反映出我国哪一所有制经济的地位有了明显提升?材料告诉我们,改革四十年来形成的理论体系是什么?为什么将它写入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