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1987年,浙江舟山,72岁的台湾退伍老兵回到故乡
A.自此海峡两岸实现了真正停火
B.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从此打破
C.港澳回归为此次交流奠定基础
D.这成为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2、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 1949 年增加 28%,1952 年比 1949 年增加 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完成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1980年,我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有
①海南岛
②深圳
③汕头
④厦门
⑤珠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4、建国60年以来,我国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异常鲜艳,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A. 改革开放政策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依法治国方针
5、下表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6、在革命年代,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新中国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走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发展道路。三者的共同点是( )
A.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B.推动世界潮流
C.取得建设成就
D.实现民族独立
7、“民国六年”是指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8、“新华社青岛2019年4月23日电题:奏响新时代海上和平乐章——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纪实。”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东海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9、八年级3班的学习小组讨论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恰当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成就
10、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础上,我国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A.坚持九二共识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武力统一,派驻军队
11、下面是高唐县某实验中学李铭志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片。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B.“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12、经自主勘探,我国于1963年建成年产600万吨的大庆油田,当年该油田生产原油439.3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67.8%。这说明此时中国
A.已跻身石油出口大国行列 B.具备了独立开采原油的能力
C.石油产能集中于西部地区 D.原油勘探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1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股份制的市场经济体制
15、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情况。1985年增长高峰出现的直接因素是
A.提出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
B.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6、阅读下面“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导致1958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D. 中共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7、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目标的道路上,与“富民”密切相关的人物是谁?(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习近平
18、“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
A.5月1日
B.6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19、1954年,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是
A.实现了西藏和平解放
B.消灭了地主剥削阶级
C.建立了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制
D.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大
20、“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平解放西藏”内容应形成的整体认识是( )
A.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行动
B.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斗争
C.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
D.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
21、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_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
22、20世纪60年代在兰考治理“三害”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_;20世纪90年代被当地藏民称为“活菩萨”的援藏干部是____________。
2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__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________。
24、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5、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高潮。
26、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________、全面从严治党。
2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02年在北京召开,“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为基本政策: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文献: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自治区建立:1947年,__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29、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0、国民经济调整
(1)时间:________年。
(2)表现: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3)成效:到________年,的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4)结果:________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1962年,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等在“七千人大会”上
31、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侵略朝鲜,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的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1)上述内容你能得到信息点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信息点四:
(2)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2、经济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请回答:
(1)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哪一措施?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请列举该措施实施期间取得的成就。(任举一例)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哪对三个行业进行变革?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本次变革的意义是什么?
3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三大行业分别是什么?
3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进行了模仿、探索、创新,但也有重大失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找到一条正确道路多么不容易!某校八(2)班同学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体验历史)
(1)模仿和探索
时间 |
建设模式与特征 |
典型事例 |
20世纪50年代 |
参照苏联模式 | 完成三大改造 |
工业化建设:完成①计划 | ||
1956年 |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②的召开 |
(2)严重失误
时间 | 建设模式与特征 | 典型事例 |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 重大失误 | ③ |
④ |
(3)勇于创新
时间 | 建设模式与特征 | 典型事例 |
20世纪50年代 |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创举 | 实行⑤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从实际出发 | 走⑥社会主义道路 |
20世纪80、90年代 | 提出⑦构想 | 成功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
(论从史出)
(4)我们应从失误中吸取哪些教训?
(学以致用)
(5)你受到什么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