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
A.促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推动平反冤假错案
2、下列对“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实现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③“一国两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作出把当前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是在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4、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A. 台湾、西藏
B. 深圳、珠海
C. 汕头、厦门
D. 香港、澳门
5、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而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却粮食供应充足。下列人物为保障我国充足的粮食供应而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侯德榜
D.詹天佑
6、黄炎培说:在东半球大陆上,建造一所新的大厦。这座大厦是钢骨水泥的许多柱子撑起来的。这些柱子是什么?第一是中国共产党,还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分子,这些单位就是一根一根柱子。这钢骨水泥是什么?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些单位就是一根一根柱子。这钢骨水泥是什么?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里“新的大厦”指的是
A.全国人大召开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以1978年为起点,古老的中华民族开启了走向复兴的壮阔征程,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迈向追赶时代的现代化道路。“以1978年为起点”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部署
B.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十八大指出要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8、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着重阐释了
A.土地改革的目的
B.土地改革的意义
C.土地改革的成效
D.土地改革的作用
9、下列关于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开放区﹣﹣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0、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⑤
11、1985年,我国城市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多种所有制经济
B.国有企业改革
C.政企分开
D.增强企业活力
12、在1960年的一份报刊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关键信息:“大庆”“铁人”“艰苦创业精神”。请判断这个人物是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13、下列顺口溜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有
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②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民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
③白手打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全;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④早晚喝菜粥,中午吃个米糠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长征1号 B.东方红1号 C.嫦娥1号 D.天宫1号
1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成果是( )
A.通过了社会主义总路线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D.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称谓
16、建构立体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对我们学习历史十分重要。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 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B.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C.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17、下表为《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增长统计表》,表中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 )
年份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对外贸易(进出口) | 381.4亿美元 | 1154.4亿美元 | 4722.9亿美元 |
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 | / | 1028.9亿美元 | 5935.6亿美元 |
A.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D.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8、小明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和《浴血上甘岭》两本书,由此我们可以断定他最近感兴趣的可能是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19、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是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1、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2、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3、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________”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4、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5、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
26、结束: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
27、填空题
(1)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___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座精神丰碑。
(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
(3)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________》终于在板门店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4)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
(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毛泽东誉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________。
28、(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9、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一次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图片展览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组图片,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对应的图片解说。
3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32、西藏的和平解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解放以来,西藏的发展日新月异,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请回答:
(1)西藏是在哪一年和平解放的?西藏和平解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建立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3)新中国对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作用如何?
33、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解放区开展了怎样的斗争?这一斗争的开展给我国农村阶级结构带来怎样的变化?
(2)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3)中共八大是在怎样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还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我国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从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底,我国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34、从战争到和平20世纪以来,世界局势尽管跌宕起伏,但是人类始终为维护和平而不懈努力。
(1)根据材料一,福煦是针对哪个条约发出的感慨?根据材料二,希特勒军事征服欧洲开始于哪一年?
(2)根据材料三,杜鲁门强调的“极权政制”是指哪一种社会制度?根据材料四,当今世界局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综合四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世界局势发生怎样的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20世纪以来世界局势变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