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举行,下列属于本次会议的内容有( )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③抗美援朝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956年,荣毅仁将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为新中国的工业振兴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红色资本家,他的举动属于(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4、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是根据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而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A.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
B.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C.北宋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5、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旗帜”等关键词时,你能联想到的是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思想 D. “中国梦”
6、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从性质定位看,“四个全面”是 ( )
①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②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
③民族复兴的理论指导
④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B.全面建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9、我市某中学为扎实推进“向日葵工程”,举行了盛大的启动仪式。仪式的第一项议程是升国旗、唱国歌。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0、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迈出的历史性的一步是:(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九二共识
C.汪辜会谈 D.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
11、这一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设在呼和浩特,这里居住着蒙古族、汉族、回族等,有丰富的煤、铁、盐、天然碱等自然资源。“这一自治区”是
A.A B.B C.C D.D
12、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重大贡献 , 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邓稼先
B.杨振宁
C.王进喜
D.钱学森
13、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带领团队培育出的超级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这里的“他”是
A. 钱学森
B. 袁隆平
C. 周恩来
D. 詹天佑
14、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一国两制”政策 D.改革开放政策
15、他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他“共和国勋章”。他是(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景海鹏
16、某班同学举办“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展”,拟分“艰苦创业”“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四个篇章。应选入“曲折发展”篇的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②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③“大跃进”
④“文化大革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18、近年来,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同步上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这些都雄辩地说明( )
A.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C.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台独”分裂势力已经消亡
19、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仍努力研制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
A.为新的世界大战作准备
B.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C.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D.打击美国对台政策
20、下列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交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A. 1991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B.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C. 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D.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1、________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1990年,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了。
22、______年12月,______全会在北京召开。
2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____》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4、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战略支援部队。
25、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有利于实现经济的____和稳定髙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7、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2)中共十二大: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_____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_____的社会主义”。
(3)中共十三大: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_____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时间:_____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
②谈话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_____;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_____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进一步_____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____产生了深远影响。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_____。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_____、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6)中共十四大:____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_____理论武装全党。
(7)中共十五大: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把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8、1952年底________的完成,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56年底,“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_________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__________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
3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________、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
(1)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怎样的正确路线?
(2)为什么中共八大提出的正确路线与意见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随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过严重的失误,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他们身上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32、新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艰辛的探索史和奋斗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请举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的两位模范人物。
(3)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民主与法制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你能举出两部法律吗?
33、大国外交是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中国现在正时刻展现的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周恩来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内外政策的误解和非议,在大会发言中郑重而诚恳地声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次“大会”的名称?我国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什么?
(2)联合国大会主席马利克致词说:“今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就座。”这种场景出现在哪一年的第几届联合国大会上?这对联合国而言,有什么影响?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形成怎样的特色外交格局?
(4)综上所述,你认为一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34、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些歌谣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歌谣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不同时间段的歌谣。阅读下列歌谣,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出革命干劲来,拿出革命干劲来,我们快马加鞭跑得飞快,赶过快咽气的英国老王牌。踢开困难,排山倒海,咱让那工业农业大跃进,咱让那社会主义鲜花处处开!”
(1)你认为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哪一重大失误?出现这一失误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材料二:凤阳歌谣: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2)凤阳花鼓是安徽地区一种民间艺术,材料中出现歌谣内容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实施?歌谣中体现了这一制度有什么优势?
材料三:《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3)歌曲中的“老人”是谁?“圈”又是指什么?
材料四:《走进新时代》:“我们意气风发,走进那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4)歌曲中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人是谁?“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旗帜”指什么?
(5)这些歌谣也唱出了人们的心声,结合你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