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展开在
A.城市 B.农村 C.上海 D.广东
2、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09:00---10:00 | 朝鲜东学党起义 |
10:10---11:00 | 北洋海军的悲歌 |
11:10---12:00 |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
A.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
C.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
D.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
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下表与其典型事迹相对应的人物是
模范人物 | 王进喜 |
| 雷锋 |
典型事迹 | 大庆油田用身体制服了井喷 | 兰考县委书记患癌症坚持工作 | 解放军战士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车 |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袁隆平
4、2008年北京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上海举办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4年浙江乌镇举办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的主办权。材料充分说明我国
A.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B.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C.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D.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5、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根据这部法律,民族自治机关
A. 独立自主 B. 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C. 不用服从中央统一管理 D. 拥有完全的主权
6、下图是1979~1982年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人的变化情况,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集体劳动盛行
B.实行包干到户
C.乡镇企业兴起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7、据《新快报》报道,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大熊猫、你好、茅台酒”的热潮。在这一热潮中,横滨的中华街涌来了很多中外顾客。引发这一“中国热”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 中美关系的改善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美国与日本、台湾关系日益密切
8、下列是我国在1953年-1957年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可见我国
部门 | 工业 | 农林水利 | 运输交通 | 文化教育卫生 | 其它 |
投资比例 | 58. 2% | 7. 6% | 19. 2% | 7. 2% | 7. 8% |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B.优先发展教育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优先发展农业
9、《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记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请问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 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香港回归祖
C.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 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10、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种类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粮食 | 13213 | 14369 | 16392 |
棉花 | 69.2 | 103.1 | 130.4 |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颁布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
11、“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 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1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 的两位领导人是
A. 毛泽东和孙中山 B. 毛泽东和邓小平 C. 孙中山和邓小平 D. 刘少奇和邓小平
13、“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干部、著名学者专家及民主人士等被污蔑为“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和破坏,有的被下放到“五七干校”……这些现象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C.“走资派”夺取了政权
D.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14、“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 )
A. 两岸经济,互补互利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共同繁荣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宋朝统治者缴纳的岁币
②‘送礼’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③宋朝皇帝向三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④‘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致命弱点之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下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辉论断。他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
17、“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如果现在我们还不能建立重工业,帝国主义是一定还 来欺侮我们的。”为此,新中国实行
A.—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这理论体系开始。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19、以下具有巩固人民政权的历史事件有
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抗美援朝战争③土地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20、下图是70年前新中国的战士们高唱歌曲奔赴朝鲜前线时拍下的照片,下列歌词与之有关的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21、科学发展观内容:
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
22、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屠呦呦因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__,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3、20世纪60年代,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其中_______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铁人”是“_____________”
24、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
25、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国旗一一
(2)新中国采取的纪年方法一一
(3)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制度一-
(4)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一一
27、1938年3月,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1953年7月,______获得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9、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①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②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_____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将首届最高_____授予了袁隆平。同时,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_____”。
(2)青蒿素
①中国药学家_____领导科研团队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②由于对人类_____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0、重要的历史人物,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1)为改变我国“贫油”的面貌,艰苦创业,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是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________。
(3)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依然弃美回国研究核弹和导弹的科学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
31、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团结是地区发展、国家繁荣的重要保证。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港澳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分析促成港澳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
(3)为结束两岸分离状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3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
33、建国初期最能反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事件。
34、材料一: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摘自习总书记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
材料二: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 、 、 新发展理念,要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摘自新编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习近平在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阐述的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2)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请你回答第二个百年目标是什么?
(3)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请你告诉我“四个全面”战略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完善发展新理念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