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B.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做了准备
2、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下列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抗美援朝万民一心,保家卫国众志成城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众新生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制度
B.民族团结制度
C.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张军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初,有这样一段经历:被拉到街上批斗、被抄家,被戴上“走资派”的帽子,全家被下放到边远农村。据此判断张军的爷爷那时所经历的是( )
A. “大跃进”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土地改革运动
5、为了更好的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
B.
C.
D.
6、《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指
A.实现全国统一
B.召开国民党一
C.北伐胜利进军
D.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7、1889年5月,出使美国的清朝政府大臣张荫桓奏请清政府以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旗面黄色为满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龙则象征皇帝。这面国旗于1900年在全国开始悬挂,直至清朝灭亡。黄龙旗在全国悬挂之际,正值国家危难之时。这里的“国家危难”是指
A.鸦片战争爆发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8、1984年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开始提出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等主张。此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发展乡镇企业 B.发展公有制经济
C.增强企业活力 D.加强对企业控制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
10、2020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草案)》主要内容公布,这充分体现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一国两制”的精神
11、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组事件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和挫折( )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抗美援朝 ③“大跃进” ④土地改革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 )
A.中共五大以后 B.中共六大以后
C.中共七大以后 D.中共八大以后
13、1984年以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是
A.创办乡镇企业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针对某事件,蒋介石无可奈何但态度强硬地声明:“我们……宣布退出我国所参与缔造的联合国。同时声明,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中华民国政府与全中国人民,决不承认其任何效力。”这里所说“某事件”指的是( )
A.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中国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C.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5、1954年召开的某次会议通过的文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表明( )
A.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彻底结束
B.我国建立起根本政治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马克思主义千条万绪,归根结底一句话,造反有理……”这段描写表现的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情景( )
A. 五四运动时期 B.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土地改革时期
17、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 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壮大
B. 我军已经进入世界强军之列
C. 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 祖国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18、1956年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 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一五”计划中的盲目跟风
D.反腐第一案中的毫不留情
19、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根据以下四个人物的名字判断他们年龄从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开放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20、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而采取的措施是
A.设沿海开放城市 B.设经济技术开发区
C.设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1、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
2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谈判:(1)中英谈判: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___________,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葡谈判: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________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___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在完成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4、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______;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25、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原则。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6、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扩大:(1)1984年,进一步开放________个沿海城市。
(2)1985年,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________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_____________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________推进,相继开放了一些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________和________等内地省会自治区首府。
(6)结果:中国形成“经济特区—__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27、(1)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6)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8、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___。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29、根据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30、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31、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
3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利用时间轴基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请写出①、②、⑤对应的历史时期。
34、2019年,新中国的年轮刻上了第70圈。七十年风雨,从巩固政权、发展经济……走过了不寻常的一段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巨人的声音)
材料一 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摘自诗歌《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1)请写出材料一描述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年月日)诗歌中“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楷模的力量)
材料二 如图
(2)如图两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今天,我们追忆英雄,学习楷模。请从下面四个奖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颁发给他们:①“最佳创业奖”②“最佳育人奖”③“最佳公仆奖”④“最佳科技奖”。(只填序号)
图一: 图二:
(革命的步伐)
材料三 中国革命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论》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革命第一步”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4)我国是在哪一年实现了“第二步”?其标志事件是什么?
(辉煌的成就)
(5)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请举两例这一时期的工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