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下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以来水运发达
B. 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
C.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农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D. 长江三角洲上的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
2、图中表示太行山脉和阴山山脉的字母分别是( )
A.a、d B.c、b C.a、c D.b、d
3、下列我国的地形区及其搭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黑土肥沃
B.黄土高原——喀斯特地形典型
C.柴达木盆地——紫色盆地
D.准噶尔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人为原因可能有( )
①降水量逐年减少
②过度放牧
③任意砍伐树木
④鼠害肆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如图中M—N两地之间的连线,是在不跨过任何大洋的前提下,你可以走的最长陆上距离,下图是沿线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M—N沿线( )
A.经过三大洲
B.全部处于东半球
C.气候类型单一
D.寒冷地区广阔
【2】丙地比甲地人口稠密,其主要自然原因是丙地( )
A.地势较高
B.全年高温
C.降水丰沛
D.交通便利
【3】图中与甲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 )
A.
B.
C.
D.
6、辽宁境内有“钢都”之称的城市是( )
A. 大连 B. 沈阳 C. 阜新 D. 鞍山
7、以小米为主食,居住窑洞的居民主要分布在
A.东北林区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8、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其中不包括( )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D.在联合国的地位受到威胁
9、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被称为( )
A. 工业的发源地 B.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C. 轻工业生产基地 D. “亚洲的硅谷”
10、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与北京市属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是( )。
A. 重庆市 B. 台湾省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哈尔滨市
11、下列对东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
B.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C.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的发展明显落后了,主要原因有资源枯竭、生产技术、设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
D.哈大工业走廊的四个中心城市是哈尔滨—长春—鞍山—大连
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A.都在0℃以下 B.南北温差小
C.普遍高温 D.南北温差大
13、国家旅游局在第三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大陆居民个人赴台旅游正式启动,小丽成为了一名幸运者,她查询了很多关于台湾的资料,你认为不可信的是( )
A.台湾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
B.日月潭、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
C.台湾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D.台湾的经济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
14、下列哪个地区的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 )
A. 西藏 B. 黑龙江 C. 云南 D. 内蒙古
15、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B.北极熊是北冰洋的象征
C.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定居在两极地区
D.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
16、“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水分因素 C.土壤因素 D.气候因素
17、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8、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组合是( )
①陆地面积和欧洲差不多大 ②内海为渤海和琼州海峡 ③东临大西洋
④大部分位于热带,小部分位于北温带 ⑤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19、四合院是哪个地方民居的特色
A. 黄土高原 B. 东北 C. 北京 D. 上海
20、贵州省与黄土高原有许多相同的地理特征,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都海拔较高,地表崎岖不平 B. 水土流失都比较严重
C. 都注重环境整治和生态重建 D. 窑洞是两地传统民居
2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从________、荒漠草原到________的变化。
22、发展农业应该遵循_______原则,我国非季风区草地广布,适宜发展_______业。
23、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____ .本区有________ 、雪豹、野驴等许多珍稀动物,牲畜中有“高原之舟”之称的________ .
24、青藏地区的主要作物有 、 。
25、西北地区以________ 为主要自然特征.青藏地区以“________”和“________ ”为主要自然特征.
26、珠江三角洲现已初步形成以__________为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的交通运输网络,成为广东省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
27、油料作物中, 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它的最大产区是 。
28、台湾岛上的主要气候类型有_______种,南部应是_______气候。
29、我国陆地领土面积_____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_____和_____,居世界第三位,与_____洲的面积差不多。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_____,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0、自20世纪_____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31、读“北京市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省区的简称__________,B___________市,C_____________海。
(2)北京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由北京通往东北地区的铁路干线⑤是________线,北京市区形成了_______状的快速道路网。
(3)右图中的气候类型与北京一致的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 。
32、读黑龙江省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省的地形主要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
(2)由于这里大部分地处中温带,因此,耕作制度只能一年________熟。
(3)这里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____。
(4)流经哈尔滨的河流是________。
(5)与黑龙江省相临国家的是___________。
33、读下图回答。
(1)图中A坡与B坡,降水较多的是___坡,原因是___。
(2)如果C点的气温为25摄氏度,那么海拔3000米的D点的气温为___。
(3)此图反映的是___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4、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还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________(山脉)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
(2)黄土高原地处我国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_____毫米以下,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
(3)黄土高原经流水的长斯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世界上________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改善自然环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________等。
(4)该地区矿产丰富,目前陕西、山西两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________基地。
(5)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图二所示的________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
35、读我国四大工业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工业区有10万吨钢材要运往C工业区,仅考虑运费,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
(2)B、C工业区的核心城市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铁路是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纽带。
(3)D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以______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与其他工业区相比,D发展工业最突出的优势是________
(4)为了解决C、D两工业区的能源短缺问题,国家已建成的跨世纪工程是________和_
(5)C工业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