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中央领导人的常驻办公地点是下列哪个城市( )
A.北京 B.上海 C.香港 D.重庆
2、读我国某区域图(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由西南流向东北的河流是( )
A.黄河
B.长江
C.塔里木河
D.黑龙江
【2】关于此区域的地理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农业区为灌溉农业区
B.甲地农业用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C.丙侧山脉是防止沙漠东扩的天然屏障
D.乙地与丙地相比,乙地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水源不足
3、香港从大陆引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 )
A. 技术和资金 B. 高级服装和电子产品
C. 技术和劳力 D. 日常生活消费品和淡水
4、下列关于欧洲西部进出口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进口机械、汽车、化学物品;出口原料、燃料、粮食等
B.进口原料、燃料、粮食;出口机械、汽车、化学物品等
C.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工农业产品自给自足,不需要同国外贸易往来
D.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只有出口贸易,没有进口贸易
5、人们对东北三省的形容.哪一个不相符合( )
A.北大仓 B.林海雪原 C.鱼米之乡 D.白山黑水
6、下列旅游资源,属于贵州省的是( )
A.杭州西湖
B.黄果树瀑布
C.日月潭
D.大三巴牌坊
7、日本是东亚地区一个多山的岛国,也是一个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读日本图,回答以下小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A.①——本州岛
B.②——日本海
C.③——朝鲜
D.④——中国
【2】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海道的关东平原是其最大的平原
B.处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气候四季分明,很少受到台风侵袭
D.富士山海拔3776米,山顶白雪皑皑,终年不融化
8、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是( )
A.港澳地区
B.西欧
C.台湾地区
D.美国
9、我国南极科考走过了 30 多年的历史。1985 年 2 月,中国在南极建立了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中山站建立于 1989 年 2 月;昆仑站于 2009 年 1 月胜利建成;泰山站于 2014 年 2 月正式建成。 我国在南极已经建成的 4 个科学考察站。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站的时间选择在 1 月和 2 月的主要原因是( )
A. 此时是南半球的春季暖和 B. 此时是南半球的冬季寒冷
C. 南半球极夜现象 D. 南半球极昼现象
10、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农业生产优势的是( )
A.雨热同期,水热配合较好 B.平原广布,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C.人口较少,人均耕地较多 D.大部分属于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适合农作物生长
11、“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据此说出北京的职能之一是( )
A. 国际交往中心 B. 全国的政治中心 C. 全国的经济中心 D. 全国的交通中心
12、东北地区交通运输发达,其中占主要地位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公路运输
13、下侧“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反映出( )
A.我国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B.我国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
C.干旱出现频次最多的地区是东北平原
D.干旱灾害频次出现最多的地区降水少
14、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这体现了北京的一项重要职能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经济中心
15、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下列机构中,最有可能迁入( )
A.国务院 B.各国驻华大使馆 C.大型国企 D.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16、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是:
A.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B.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C.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
17、西北地区植被由东向西的分布规律为 ( )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18、“三洲五海之地”中的“三洲”是指 ( )
A.亚洲、欧洲、大洋洲
B.亚洲、欧洲、非洲
C.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D.非洲、南极洲、北美洲
19、如果只考虑纬度对气温的影响,根据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下列四地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20°N,110°E
B.30°N,113°E
C.40°N,116°E
D.45°N,120°E
20、我国西北地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
A. 山地、盆地 B. 高原、盆地 C. 丘陵、高原 D. 高原、平原
21、苹果、葡萄、梨是我国地理区域________地区的主要水果;南方地区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亚热带水果是________。
22、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位于________(填内海)近岸。
23、除本土外美国领土还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海外州。
24、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受 影响,大致自南向北 。
25、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_______,四川盆地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26、我国最大的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_。
27、东北地区气候类型及特点?东北地区属于____气候,特点:夏季____,冬季____。
28、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______
29、香港位于珠江口的_____侧,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组成,于____年___月__日回归祖国。
30、我国政府在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__________”政策。
31、读“日本主要工业地带分布图”和“俄罗斯资源和工业、交通分布图”,完成问题。
(1)日本和俄罗斯海岸线都很漫长,但内河航运价值不高,原因分别是____;_____。
(2)两国的工业分布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
(3)日本海运发达,而在俄罗斯的货运总量中,____运输占一半以上,这说明该国石油的产量和输出量都很大,因此俄罗斯被称为____。
(4)“大列巴”是俄罗斯语“大面包”的音译,是俄罗斯人传统的主食。请从气候条件分析俄罗斯面包储存时间长的原因。
(5)有专家指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一处帆船场地一旦发生地震引起的海啸,观众席在6分钟就会被淹没。结合板块知识,说一说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6)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2020年东京奥运会不得不推迟到2021年举行。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奥运会推迟将会给日本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2、读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A____山,此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西至B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2)流经本区的河流①即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主要在于黄河含沙量____(大或小),下游形成地上河。
(3)目前,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现象严重,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试列举一条自然原因。____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刻不容缓。请你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塔里木盆地已建设了几十座大型油气田,并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材料二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是将我国西部 盆地的天然气通过 运输的方式,输往东部,最终到达上海市。
(2)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来看,该项工程起于西北地区,沿途经过的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 高原,该高原存在严重生态问题是 ,正是因为这一问题,导致黄河下游形成了 。
(3)请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地区发展的意义。
(4)上海市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哪些?
34、读黄河流域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九个省区,在山东省境内注入 海。
(2)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黄河进入下游,大量泥沙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了著名的 。
(4)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界线是河口和 。
(5)请您说出治理黄河的生物措施。(1条即可)
35、[社会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实践课题:体验古今交通要道——河西走廊
实践资料:资料一: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它自古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汉唐时的“丝绸之路”经这里通向中亚、西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不仅是昔日的古战场,也是甘肃著名的粮仓。
资料二: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甘肃的人大代表安国锋和政协委员郝树声,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约而同地提出以“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为主题的提案,提到作为整个河西走廊“母亲山”的祁连山,最近几年出现了严重的雪线上移、冰川退缩、草原退化、林木减少等现象。
资料三:河西走廊地区示意图
实践活动一:认识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
(1)河西走廊位于 省境内,东起 岭,西至古 关,南北介于祁连山和北山之间,自汉唐以来已然成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 ”的咽喉要道。
实践活动二:认识河西走廊的人文环境。
(2)河西走廊气候干旱,降水不足,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 农业区之一,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 的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沿线的城市中, 是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 有著名的莫高窟, 是万里长城的西端。
实践活动三:认识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
(3)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常出现 或 天气。
(4)经过这次的实践体验,你认为河西走廊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