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衢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 2、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皑(ái) 农yàn)   绊() 挑拨离jiān

    B. 口(zhá)  野(kuàng) 怅wǎng)  接而至(zhǒng

    C. ) 蛮hèng) 寒jìn) 暴风雨(

    D. sāi) 凋líng道(suì) 草长飞(yīng

  • 3、下列对诗歌《送友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A.首联点明了与友人告别的地点。

    B.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

    C.颈联中用“浮云”来比喻自己,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情。

    D.整首诗写景自然明快,流淌着友人间温馨的情谊。

  • 4、下列对于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增强”换成“增加”)

    B.××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去掉“能否”)

    D.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去掉“经过”或“使”)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武昌阻风

    方泽(宋)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无穷归思满东流”一句中的“满”字运用巧妙,试结合诗句简析。

    【2】诗人真的因为“贪看飞花”而“忘却愁”吗?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

    (5)一条条街道宽又平,___________,一盏盏电灯亮又明,_________

    (6)《子衿》中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谈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①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阅读上面语段,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家书》这本______集,凝聚着傅雷先生对儿子________(填人名)、傅敏等人深厚的爱。

    ②在这封家书中,傅雷多次提到莫扎特的原因是什么?

     

    ③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学校决定将《傅雷家书》推荐为全民共读书目,请你结合上文及原著内容,写一段简明的推荐语。

     

    (2)她有一头金色的长发……还好她的头发天生微卷,不需要像她那些朋友一般费尽心思,只为了让头发卷起一点点。她的另一个优点是一双深绿色的眼睛。

    句中的“她”是________(人名)。她是“苏菲的世界”的旁观者,被启蒙者,具有_____的性格特征。

    (3)《__________》是朱光潜先生在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每次一个话题教会中学生学会生活。我们可以运用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推荐的_______方法进行阅读,其中《谈读书》篇提醒我们:能否在课外读书,不在于有无时间,而在于__________。

    (4)阅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可以加深对“_________”内涵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

    黎孟德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

    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贩赶着驮炭的驴群姗姗而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轿顶上插满了杨柳,一看就知是城里富贵人家扫墓而来。作者在此巧妙地交代了时间、风俗,展开了序幕。

    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跑板在卸货。满载货物的船只吃水很深,水面几乎接近船帮,而卸完货的船只,则吃水较浅。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河对岸,五名纤夫在拉着船艰难前行。

    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将要过桥,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蒿竿撑住桥洞顶端。桥上岸边挤满了热心观众,帮着出主意。桥的另一边又有一只船迎面驶来,船夫们都站在船尾焦急张望,为双方能否顺利过桥捏一把汗。围绕这一紧急事件,作者远近照应,将这一复杂场面处理得合理有序又扣人心弦。

    桥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两岸挤满摊贩,店铺林立,百业兴旺。两商贩在街心争夺顾客,而那位顾客则左顾右盼,身子朝右,头却向左望,不知所从。桥上一官员骑马过桥与一小轿相遇,双方奴仆各不相让,旁边有人在看热闹。桥上下来一辆驴车,载满货物的车子惯性下冲,车夫弯腰拱背,奋力抵住;而驴子则松了一把力,摇头晃脑,漫不经心,缆绳也晃悠着,观者注意到此,多会心一笑。临河的茶肆中,茶客们或房间闲谈,或临窗眺望,好不闲适。

    画的前头是巍峨的城门横断画面,这在绘画创作中是很忌讳的,安排不当就会使画面出现割裂。但见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衔接城内外,过渡自然。进城后,画面节奏放缓,城内道路纵横交叉,沿街店铺鳞次栉比,人物举止从容舒缓,或结伴而行,或揖让为礼,有官绅士兵、和尚乞丐、说书卖艺人……城里有官府宅第,有酒楼当铺,铺面上的招牌显示出各行各业:“香”“孙羊店”等,一派繁荣有序的都市景象!

    《清明上河图》运用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卷中。远近人物,几笔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城楼房屋,小见铺内刀剪,无不刻画清晰,而又不给人比例失调之感,如此头绪众多、人物繁杂而无一处败笔,真可让人叹为观止!

    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

    (选自《读懂中国》,有删改)

    1下面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通过描绘城里富贵人家扫墓归来的情景,巧妙地交代了时间和当地的风俗习惯。

    B.画中巍峨的城楼以及城门内外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构成了整幅画的最高潮部分。

    C.画中景物,大到城楼,小到刀剪,都刻画得精细清晰,比例协调,无一处败笔。

    D.用“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画卷,形象展现了北宋的生活风貌。

    2下列对于文章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拱桥宏伟的气势,读之如在目前。

    B.“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蒿竿撑住桥洞顶端。”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细致入微地描绘出船上人的动作。

    C.“城里有官府宅第,有酒楼当铺,铺面上的招牌显示出各行各业:‘香’‘孙羊店’等”,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告诉我们北宋时期经济的繁荣。

    D.全文主体部分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结合生动的语言,细致的描摹,使读者不但不感到枯燥,反而引人入胜。

    3下列对文章的语言、顺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概括说明《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并简要评价,自然引起下文。

    B.全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顺序进行说明,层次井然。

    C.能够体现说明顺序的短语或词语是“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画面渐进、画卷再展、桥上、画的前头”等。

    D.作者是按照画面展开的顺序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这样介绍条理清楚,能够清晰全面地再现《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宛若图画就在眼前。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层出不穷。

    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要求:(1)题目自拟,写说明文。(2)不得抄袭本试题卷中的阅读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