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忘乎所以了。
B. 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却说我是权威。
C. 于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D.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锃亮(zèng) 熏陶(tāo) 谥号(shì) 白雪皑皑(kǎi)
B.省亲(xǐng) 上颌(hé) 跻身(jī) 居心叵测(pǒ)
C.啜泣(chuò) 束缚(fù) 恪守(gè) 鳞次栉比(zhì)
D.绯红(fēi) 租赁(lìn) 联袂(jué) 义愤填膺(yīng)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家长们应撺掇孩子们加强体育锻炼。
B.他干的工作别人看着很枯燥,他却自得其乐。
C.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那个罪犯上个月作案后,便销声匿迹了,再也没有露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家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伦理规范。
B.在2019年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包揽了全部5个单项冠军。
C.只有把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改善民生上来,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群众就会感到满意。
D.5.18国际博物馆日,我市广大社科工作者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5、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自经丧乱少睡眠”的“丧乱”指“安史之乱”。
B.语言华丽、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2】赏析诗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填空。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诗经·周南》)
(4)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蒹葭《诗经·秦风》)
(5)________________ ,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6)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7)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贫贱之知不可忘,_______________ 。(《后汉书·宋弘传》)
(9)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尚书·旅獒)
7、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从下列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骆驼祥子》 《朝花夕拾》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渡向大海
黎衍俊
⑴一个初冬,我有急事到乡下,途中得摆渡。经路人指点,我到江边小平台上挥挥手,一只小船便从对岸箭般漂了过来。艄公察出我的焦急心情,说道:“大哥别急,小心点,摆渡过江,很快的。”听到这样暖心的话,看着满头大汗的艄公,我心中充满感激。
⑵坐在渡船上,我打量艄公:中等个子,留着短发,面上带着微笑,一身憨厚;穿着短裤,光着膀子,肌肉壮实,皮肤黝黑得油光可鉴。摇起桨来一拨一摆,船儿伴着优美的节律,在江上漂荡……
⑶上岸时,我问:“多少钱?”艄公说:“随意吧。”我来不及细问,便往船头的小箩筐中丢点钱,急急忙忙地离开渡船,也忘记感谢一声。
⑷回来后,我发现渡船在我的脑海里已挥之不去。常梦到,那段美丽的江面上来回漂荡的一叶小舟。
⑸一年夏季,我又到渡头来。夜里,江面凉风习习,萤火点点,渡船上,我和艄公长聊。艄公的父亲也曾是这里的摆渡人,一次晚上摆渡,山洪暴发,渡船颠簸,客人不慎坠入江中,父亲因年老体力不支,推起客人后已无力上岸,被狂洪卷走了。艄公十五岁时,为了生计,不得不辍学接了父亲的班,这一接就是三十多年。当我问到为什么不定价时,他笑笑说:“不定价,不讲价,给就领,多少随意,风雨昼夜都一样。”他补充一句:“这是家规。”“你孩子呢?”“摆渡忙,没时间,结婚晚啦。现在有两个孩子,大孩十岁。”
⑹艄公和我讲了一宵,讲的都是蓝天白云,清风摇曳,月朗星稀,夜鹤声声,都是寒冬送客时的愉悦,烈日摆渡时的欢欣,急人所急时的快乐,看到客人远去时的幸福。
⑺此后又多年没再见渡船,再到渡头,渡船已静卧于沙滩一隅。南方的深秋,江水绿如蓝,层层山岭依然苍翠,看不出秋意;芒花开得正旺,几枝斜入水面,花枝上一翠鸟全神贯注地搜寻着水底,不理会我;江边木屋废墟中站着的雀子,默默地注视着我,兜一圈僻静和寂寞给我……
⑻我打量渡船,从船头到船尾,从船舷到船底,发现那斑驳的船体一直有人养护,油刷不久,船头下两块底板也已换新,好像老人口中重镶上两颗牙。船体外,薄薄的青苔,增添了船的沧桑和硬朗。看得出来,有人总是惦记着渡船,想让它长留人间。
⑼在我思绪飞驰之时,一只黄狗跳上船来,开始以怀疑的眼光看着我,并向船的四周走了一圈,像在“检查”船体是否“受伤害”。后来靠近我,闻了一闻,便摇起尾巴来,好似已认定我是它久别重逢的“朋友”。我想起了,几年前和我在这沙滩上踢球玩的那只狗崽儿,就是它。
⑽ 狗来了,主人呢?我猛然省起,抬头四望。看到白云飘飘,江水滔滔,不远处,大桥已横卧,车水马龙……艄公在哪?此时,不远处一位少年向江边走来。我肯定这是狗的主人。于是,我问:“这是你爸爸的吗?”他回答:“嗯。叔叔,你找他吗?”“我们是老朋友,几年不见了,很想念他。”“他到外面打工了,过年才回来。”“你会常到这里来吗?”“嗯,爸爸说过,要常来看看船。”从他的口里,知道为了养家,培养子女,大桥通车后,艄公停摆,即到外面打工了。
⑾此时此刻,我回忆起艄公对我说的话:几十年来,几乎与外界隔绝了,也想去见见世面,很想摇着渡船到大海里扑扑浪……如今大桥飞渡,渡船使命已完成,艄公下岗了。他果真渡船到外面的“大海”里扑浪去了。
⑿告别。回首看着夕阳下的渡船,竟有点难舍。艄公,离开了你的船,在外“行船”的你还好吗?
【1】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文章主要情节。
①一个初冬,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年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③多年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经路人指点,我到江边小平台上挥挥手,一只小船便从对岸箭般漂了过来。(“箭般”有什么表达效果?)
(2)艄公,离开了你的船,在外“行船”的你还好吗?(请指出加点词语“行船”在文中的含义。)
【3】第⑺段画波浪线句子描写了渡头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文中内容,对艄公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赏析。
9、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不期而遇。人群里,我们有与亲人朋友的偶然相遇;书店里,我们有与渴慕已久的书籍相遇;影视作品中,我们有与伟人英雄的相遇;旅游中,我们有与美丽风景的相遇。。。。。。
请以“最美丽的相遇”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地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
(3)不得抄袭。
(4)文章不得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