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泗阳近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到处高楼林立,花团锦簇,走在大街小巷,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B. 六月的生态公园,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垂钓,怡然自得。
C. 清晨,从森林公园的凉亭里传来悠扬的小提琴声。她想过去看看是谁在演奏,刚一转身,琴声却戛然而止了。
D. 关于如何举办好今年的读书节,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玉吧!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信天游是流传在我们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汉族民歌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可以分为赋、比、兴三类。
C.《大雁归来》的作者利奥波德是美国生态学家。
D.《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的戴圣编纂的。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写人、记事、状物、写景来抒发情感或发表观点,如《桃花源记》,作者通过虚构的故事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B.《登勃朗峰》是一篇游记,作者是法国作家马克·吐温。该文主要描写作者登勃朗峰时所见的奇绝景色,表现作者乐观、积极、率真的生活态度。
C.《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该诗通过卖炭翁的悲惨道遇,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D.当代散文家吴伯箫的《灯笼》一文,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4、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 《核舟记》的作者是明代的魏学洢,此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了苏轼泛舟赤壁的场景,令人赞叹。
C. 奥地利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①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 。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1】“湖上风恬月淡时”中的“恬”应解释为(___________)
【2】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3】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6、古诗文积累。
(1)踏寻诗歌的历史足迹,在先秦的《诗经》中,我们遇见美好的爱情,如“窈窕淑女,①____”又如“青青子衿,②___________。”在唐诗中,我们遇见真挚的友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③_______ ”,又如李白《送友人》中的“④______, 落日故人情”;我们还遇见济世的情怀,如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⑤______”,又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⑥_________”。在宋词中,我们遇见高洁的情操,如“⑦_______,⑧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诗文句子
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D.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①文句体现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两项(_____)(_____)
②文句作者是唐宋八大家的两项(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 ——著名钢琴大师; ——英语特级教师。
⑵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请你把《傅雷家书》向父母推荐,并说明推荐理由。(不超过60字)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摇号
孙道荣
①一大早,老黄就起来了,为全家人做早饭。平常,熬一锅稀饭,煎几个鸡蛋,一家人的早饭就对付过去了。今天不行。除了熬一锅稀饭,煮了几个鸡蛋之外,老黄还给每个人摊了块大面饼,两个馒头,外加一根大红薯。
②推开窗户,老黄望着透蓝的天空中悬挂着的火球似的太阳,对全家说,你们都给我吃饱了,吃撑了,这样,才有力气对付今天的恶战。
③老黄口里的“恶战”,不是和谁打架,而是去排队,摇号。
④说到这摇号,老黄一肚子苦水。
⑤孙子小明快上学了,家门口的小学校,忽然因为生源太多,容不下,开始实行摇号。摇上号的,就近上学,摇不上的,就不得不舍近求远,去几里之外的一个新办小学上学。今天是摇号日,孙子能不能就近上学,在此一摇。老黄一家,能不着急上火吗?
⑥本来是儿子大黄去学校摇号的,但不巧的是,今天也是车牌摇号日。除了孙子小明外,老黄一家四口,都一直在报名参加车牌摇号,大半年下来了,一次也没摇中。据说,这个月市里放的车牌号比往月多,也就是说,中签的几率大增,能不能摇上号,在此一举。老黄家至今还没有一辆车,眼见着孙子就上学了,每天需要接送,如果能就近还好,倘若不幸没摇上号,不得不去几里外的新学校上学,没有汽车,可怎么接送?简直不敢想象。一家人商量后决定,大黄一直在代表全家参加车牌的摇号,情况已经非常熟悉,他还是继续去参加车牌的摇号媳妇和老太太一起,带着孙子去学校摇号。
⑦老黄也没闲着,他要去参加一个更加重要的摇号——买房摇号。提到房子,那更是老黄心头永远的痛。
⑧早些年,房子便宜,可是,老黄为了培养儿子读书、结婚,差不多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儿子成家后,不得不和他们老两口,挤在一个屋檐下。这几年条件好些了,好不容易攒了些钱正准备给儿子付个首付,买个房子,不料,在房价一再暴涨的同时,房源突然也紧张起来了拿着钱也买不到房了,要摇号。老黄已经起早摸黑,去几个楼盘的售楼处排队,填表,摇号一次未中。今天,又一个楼盘摇号,老黄前几天就去排了队填了表,只等今日公开摇号了,分头去摇号。
⑨老黄最后一个离开家,追上大黄和儿媳他们,又给他们每人塞了两个煮鸡蛋。儿媳不想要,嫌鸡蛋难吃,老黄急了,谁知道要摇到什么时候?到时候,它就好吃了。
⑩出了小区门,大黄向东而去;儿媳和老太太,牵着小孙子,向南而去;老黄自己,则向北而去。这是多么晴朗的一天。六月初的阳光,仿佛就能将树叶的汁烤出来。
⑪傍晚,金色的阳光似是被揉碎了,透过河边的柳树肆意斑驳在大地上,老黄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不用问,从他的脸色就能看出来,又没摇中。儿子的房子,又一次泡汤了。大黄也回来了,他倒是一脸平静,与他每次去摇号回来一样。本来就没抱多大希望,自然也没什么失望。至少,脸上看起来是这样。但喜悦还是有的。儿媳和老太太这组,旗开得胜,成功地为孙子小明摇到了一个学位,也就是说,秋天,小明可以就近上学了。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老黄和大黄没有摇到号的失落,仿佛都一扫而空。
⑫老黄又辛苦地为全家烧好了晩饭。大家都饿坏了,狼吞虎咽,风卷残云。都吃好了,谁来洗碗呢?谁也不想洗,谁都似乎没有了力气。以前,大多是老黄像个老黄牛一样,默默地再把碗洗干净,把厨房收拾整齐。但是,今天,老黄是真的累了。忽然,小明奶声奶气地说,爷爷,那我们摇号吧,谁摇中了,谁洗碗。
⑬老黄噗嗤一声乐了,洗个碗摇什么号?再说,我们拿什么摇?小明说,爸爸今天买了个摇号机。老黄愣愣地看着儿子大黄。大黄讪讪一笑,今天去摇号车牌,还是没摇上。正好,他们有几个旧的摇号机要处理,也不贵,就百把元一台。我就买了一台,寻思着回来琢磨琢磨,说不定能从中找到什么中签的秘诀。
⑭老黄无奈地摇摇头,这小子,久摇不中,怕是有点中邪了。老黄对大黄说,那你就试试这玩意吧,顺便摇一摇,今天谁来把锅碗洗了。
⑮大黄写了4个号码,扔进摇号机里。1号是老黄,2号是老太太,3号是大黄,4号是黄媳妇。孙子小明歪歪扭扭写了个“5”,也扔了进去,说,我是5号。摇号结果是,5。小明激动得又蹦又跳。
⑯老黄叹了口气,你们都歇着吧。说着,走进了厨房。
【1】文章以“摇号”为题有什么作用?
【2】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老黄这个人物形象。
【4】文章设置“摇号洗碗”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9、以“家乡的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任选一个角度立意;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