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巴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语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小石潭记》记游,《桃花源记》记事,《核舟记》状物;均为“记”体,内容不同,风格各异。

    B.“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这一句的主干是“收成是一年”,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致使句意不通。

    C.“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个句子语序合理,符合逻辑。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关雎》《蒹葭》都选自《诗经》,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回延安》为现代诗歌,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

  •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学习之后才知道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有困惑的地方。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作乱的窃贼就不会再盗窃。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密(zhì) 两) 骨)  部(diàn

    B.屿皱(zhě)   星(huì)  地qiào

    C.难(jié击(tóng带(xié)  潮

    D.射(yǎn)  二氧化guī)  追石(yǔn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sài)   è)制 qiú)劲   深è)痛疾

    B. àng)然 不zhuìdān)精竭虑

    C. chì)热   fěi)红   摩肩接zhǒng

    D. zhì)留   踌chú)   qiáo)首 坦荡如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抒情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记录了从东周到春秋时期的共305篇,它分为赋、比、兴。

    B.《蒹葭》全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直接描写了“伊人”,使其身影无处不在。

    C.本诗和《关雎》在语言形式都四言为主,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但《关雎》含蓄委婉,场景朦胧,而《蒹葭》则感情坦率朴素,热烈浓郁。

    D.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使诗具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

    2请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在下面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名句。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3)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6)北冥有鱼,______________。鲲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

    (7)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你班同学为搞活动拟了一幅对联,但发现下联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一下。

    上联:红烛永照人间路

    下联:天下长开桃李春

    你将下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傅雷家书》节选段落,回答问题。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1)这封信是针对傅聪遇到的什么情况写的?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句话。

    (3)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语句?请联系实际谈谈看法。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书

    琦君

    ①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②我就会问:哪本书呀?

    那本橡皮纸的。

    ④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⑤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着嘴。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着嘴的是母的。喜鹊也跟人一样,男女有别。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得最厚的一页。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鹤樱桃,是母亲永久的样本,她心里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⑥母亲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树皮的颜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非常坚韧,再怎么翻也不会撕破,又可以防潮湿。母亲就给它一个新式的名称—橡皮纸。书页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里,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了。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

    ⑦记忆中,还有一本母亲喜爱的书,那就是怵目惊心《十殿阎王》。粗糙的黄标纸上,印着简单的图画。是阴间十座阎王殿里,面目狰狞的阎王,牛头马面,以及形形色色的鬼魂。依着他们在世为人的善悉,接受不同的奖赏与惩罚。母亲对这些图画好像百看不厌,常常指着它对我说:阴间与阳间的隔离,就只在一口气。活着还有这口气,就要做好人,行好事。母亲常爱说的一句话是:不要扯谎,小心拔舌耕犁啊。”“拔舌耕犁也是这本书里的一幅图画,画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舌头被拉出来,刺一个窟窟,套着犁头由牛拉着耕田,是对说谎者最重的惩罚。

    ⑧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气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气为止。我也跟着背: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但每回念到八月的自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说。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节月亮的句子那么多。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和大哥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

    ⑨母亲还有其他好多书,她最最恭敬的当然是佛经。每天点了香烛,跪在蒲团上念经。一页一页的翻过去,有时一卷都念完了,也没看她翻,原来她早已会背了。我坐在经堂左角的书桌边,专心致志地听她念经,音调忽高忽低,忽慢忽快,却是每一个字念得清清楚楚、正正确确。看她闭目凝神的那份虔诚,我也静静地坐着一动不动。念完最后一卷经,她还要再念一段像结语那样的几句。最末两句是四十八愿渡众身,九品咸令登彼岸。念完这两句,母亲宁静的脸上浮起微笑,仿佛已经渡了终身,登了彼岸了。有时,她望着烛光摇曳,炉烟缭绕,静静地,久久地,我知道,她一定想起了久未归家的父亲和长兄。

    ⑩《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宇旁、草字头的字,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

    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选自《琦君散文精选》,有删改)

    【1】文章记叙了母亲和她的书之间的哪些事?请概括作答。

    【2】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通过对母亲的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细致地刻画了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请简要分析。

    【3】母亲为什么喜爱佛经这本书?请联系文章简要分析。

    【4】文章结尾段说“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这句话有何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写作文

    请以“这里,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体裁自定。②语句连贯,表达顺畅。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