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宁波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8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9题,共 45分)
  • 1、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 2、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3、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 4、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 5、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 6、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 7、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 8、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 9、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10、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制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共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看到上述新闻,有同学认为:治理国家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道德要求就可以了,不需要法律。请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

  • 11、   背景材料: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后,凉山州县两级投入689人实施灭火。31日下午,30名扑火人员失去联系,其中包括27名消防员和3名地方扑火员。4月1日,经全力搜索,30名失联人员已经找到,但全部牺牲。据了解,遇难的人员中大部分都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看了这则新闻,小明和小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明:明知有危险还去扑火,这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小辉:年纪轻轻就牺牲了生命,这样的人生没有意义。

    请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 12、小美说:我国是资源大国,可随意开发资源。小军说:我国是资源小国,要注意节约资源。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13、面对家乡的快速发展,某校学生社团以“时政播报”的形式,向大家及时公布省情民意,以增强民众的责任意识,促进家乡发展,以期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请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安徽省居中靠东,沿江通海,山川秀美,习近平总书记曾称赞安徽“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我省坚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的方向标,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1)请你为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献计献策。

     2018年10月24日晚上,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主办,共青团安徽财经大学委员会、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承办的2018年“校园大舞台——徽风皖韵进高校”泗州戏精品小戏专场演出在安徽财经大学东校区艺术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安徽省泗州戏剧院的艺术家们为近500名大学师生献上了一场高水平的视听盛宴。

    (2)让“徽风皖韵留在校园”有何意义?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安徽必将开启新时代,书写新篇章,大有新作为。

    (3)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何现实意义?

  • 14、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瑞士媒体发表《深化务实合作共谋和平发展》的署名文章中强调,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继续成为各国投资的热土,继续为增进各国人民的民生福初作出贡献。

    (1)“三个继续”传递了哪些“中国声音”?

    (2)坚持“三个继续”的理论依据有那些?

  • 15、【全面小康  奋斗目标】

    材料一 我国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1)材料一反映的小康是一种怎样的小康?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两个100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请说说青少年为实现我们国家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做什么?

  • 16、   人民的领袖,国家的舵手,青年的旗帜。习近平对广大青年的嘱托实实在在又振奋人心。他到高校考察、给学子回信、与代表座谈……殷殷嘱托中,为广大青年擘画青春梦想;切切关怀中,为青春中国锚定发展航向。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1)如何理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2)青少年怎样“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这是201852日,习近平对北大师生的寄语,也是对当代青年的期望。

    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逢其时”和“重任在肩”的理解。

  • 17、   材料一: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为家庭弱势群体撑起了一把法律“保护伞”。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人民法院可撤销其监护资格;医疗机构、居委会、村委会等相关部门发现家庭暴力未报案将担责。

    材料二:一份《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引发热议。根据该报告,我国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超六成10岁以前“触网”,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手机已成为未成年人上网的重要工具。然而,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有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不良网站,荒废了学业,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

    (2)看了材料二,有人认为:只要矫治了不良行为,就能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了,请运用“远离高压线”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85
题数 17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