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迪庆州九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她是印度人民的英雄,她英勇抗击英国殖民者,她的英名万古流芳。这里的“她”是(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哥伦布

    D.克莱武

  • 2、奥巴马在竞选美国总统获胜演说词中说道:安·尼克松·库已经106岁高龄了。她出生的年代,正是黑人奴隶制度解除之后,……当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当日本的炸弹投向我们的港口,暴政威胁着这个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个崛起的民族,民主重获新生。演说词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A.美国独立战争   经济危机   工业革命 罗斯福新政

    B.美国南北战争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珍珠港事件

    C.美国独立战争   经济危机   工业革命 珍珠港事件

    D.美国南北战争   工业革命   罗斯福新政 珍珠港事件

     

  • 3、英国学者威尔斯说:“(7-9世纪)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论述的史实是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行   C. 遣唐使来华   D. 土尔扈特回归

  • 4、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通过了许多决议,其中基本落空的一项是( )

    A. 根除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B. 开辟第二战场

    C. 建立联合国   D. 战后合作

     

  • 5、《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这句话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反映是 ( )

    A.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

    B.美国政府的构建通过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方式实现

    C.美国政府和国会的公职人员通过选举的办法产生

    D.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 6、一战中,坦克、飞机等各种新式武器纷纷投入战场。与这些新式武器出现相关的是

    A.蒸汽机的使用 B.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

  • 7、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军事行动是(  )

    A.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 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C. 解放军发动战略大决战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8、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诸多原因中,应吸取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A.防止西方“和平演变” B.必须搞好经济建设

    C.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D.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 9、英国煤的开采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增至1861年的5700万吨。与这种“变化”有关的是

    A. 发电机的发明   B. 蒸汽机的推广

    C. 内燃机的出现   D. 计算机的使用

  • 10、很多美国历史学者认为,这次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材料旨在说明南北战争

    A. 使美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 解放了广大的黑人奴隶并消除了种族隔阂

    C. 为美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D. 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 11、一个日本人说,“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方文明带入国内。”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内容的是

    A.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B.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C. 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D. 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

  • 12、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开始了“谋求和平的旅行”。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3、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领导岗位,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或监督权力的实施。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工人监督条例,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等。上述材料反映出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B.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D.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14、“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这部法典是指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权利法案》

    D. 《拿破仑法典》

  • 15、下列有关苏俄新经济政策内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大型企业仍由国家管理

    C.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D.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16、下边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A.陈化成力战英军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扶清灭洋

    D.聂士成天津殉国

  • 17、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春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主要依据是

    A. 1922年苏俄农民无偿获得了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 农民能够自由支配缴纳国民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

    C. 苏维埃政权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 农民享有优先支配农产品的权利

     

  • 18、“这一战将停止法西斯的进攻,这一战是带着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是关系整个世界战争的”。毛泽东所评论的是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登陆   D. 攻克柏林

  • 19、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保持了民族独立

    D.有利于社会进步

  • 20、近代史上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首批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

    A. 广州 B. 深圳 C. 厦门 D. 上海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________;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________

     

  • 22、从分散隔绝到联系紧密,今天的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

    ⑴促成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⑵第二次工业革命中,_____________的发明使人类真正进入了航空时代.

    ⑶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 23、明治维新

    (1)时间、榜样:从________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________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2)内容:

    政治上,_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________,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上,推行________改革的口号下,在“________”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________”,向西力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影响:

    积极:

    ①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________”,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 24、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_______、西亚、_______统治的新秩序。

     

  • 25、拉丁美洲范围及名称的由来:指今天________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这一地区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殖民地,以两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官方语言,而这量两种语言都属________语系,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拉丁美洲”。

  • 26、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 ),孙传芳和(   )。

     

  • 27、________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________________,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_________,推进了全球经济的________。随着互联网的发展,__________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 28、明朝宋应星的《________》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________》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 29、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30、英国崛起的条件有地理条件优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重商主义政策支持。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14~16世纪的欧洲被称为“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指的是哪两个事件。

     

  • 3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水利工程对应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该项工程的修建灌溉了关中平原的农田

    B.该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 33、德国和日本都曾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今天两国对这段历史的反思却不同。请比较二战后初期盟国对德国和日本处置的异同,面对今天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逆流,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1)观察下图,请将《马关条约》被迫割让的领土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 辽东半岛

    B. 台湾

    (2)据图分析《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的分布上有何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